熊偉翔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快,我國高校在文化建設方面也在發生變革,主要是受到大學生在綜合素質素質教育的影響。在高校的教育變革上,完善教育教學就是其實質。在歷史的發展中我們得知,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更好全面發展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有效的在高校課堂教學改革中結合運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使大學生在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活動中成長的更加健康,也可以使大學生在第一課堂大環境中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本文主要圍繞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探析,分析其在現階存在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望更好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關鍵詞:互聯網;教師;教學模式;改革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授課方式單一。在當前的高校教學中,主要模式還是組織學生在班級里進行授課,教師向學生灌輸教材上的內容。教師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在短時間內并且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可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不高,這種教學模式枯燥,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校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課堂教學,教師更便于管理和教學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只注重傳輸指導學生理論知識,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只是按照教材進行講課,沒有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沒有分析出學生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理論與實踐因此嚴重脫節,與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目的嚴重不符。
(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差。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表現關乎著教學的成敗。在高校課堂教學中,教師多半是按照教材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師課堂授課方式過于單一枯燥,課堂會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這樣的教學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從而厭惡學習。而在大學階段,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總會被其他新鮮事物吸引,目前階段高校課堂上總會出現的現象,就是大多數學生關注手機、課外書等娛樂工具,學生提不起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中更不具備主動性。
(三)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在教學改革中創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是最主要問題。高校的各種文化都需要教師進行指導,無論是教學的第一課堂,還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第二課堂,教師和學生都作為教學中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將知識傳輸給學生,教學中教師占有主導的位置,學生主動性缺乏,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能有效結合教學與信息技術,這樣落后的教學理念,會制約高校課堂教學的改革進程,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也會受到影響。
(四)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性。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共同組建了教學活動,教學改革不僅要針對教師,也要針對學生,也是對學生學習上的改革。在實際高校的教學中,教學中教師很少會和學生互動,在教師互動時,學生也很少參與,教師進行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知識的接受上是被動的,這很難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會出現學生不主動積極、不配合的情況,嚴重影響著高校教育的改革。
二、互聯網背景下創新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信息化技術,對于社會各層面都有著沖擊,也不斷完善學生的思想教育的方式,改革著教學相關內容和手段,教師資源要大量增加,加大投入軟硬件,推動高校教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革進程。對教育教學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學生課堂教學模式。信息化的發展,社會在人才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著高校培養出新型人才,在對高校教學進行改革時,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發展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改革共同發展,將高校教師教學模式創新。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了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高校要加強教育理念的培訓,建設信息化、專業化高素質教師隊伍?;ヂ摼W背景下,對高校教育教學方法、模式、內容等有一定程度的沖擊,會影響這教師知識的傳授,進而影響學生知識的接收。
(二)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互聯網的發展所帶來很多信息化技術,在教學結構上,高校不僅要考慮到教學目標、內容、策略等,還要重視選擇教學媒介。教學媒介不同、功能不同,所帶來的教學效果也不同。因此,高校教師要高校的利用信息化技術,使其有效的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征,結合課程設計的特點,將課堂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與時俱進。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積極自主學習。
(三)加強教師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ヂ摼W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信息資源,提供給高校教學改革和教育活動主體新的途徑。然而,信息資源的發展,會使教師產生依賴性,學生也會因此在思維和心理上出現了惰性。針對這種情況,在高校課堂授課時,教師在選擇教學媒體上,要按照實際的教學內容、目標和對象進行選擇,對網絡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展示,并有效地傳授給學生。。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快速的發展,為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對于大學生的培養越來越重要。互聯網在高校中不僅要運用到校園文化建設上,還要運用到課堂教學的改革上。將互聯網的發展應用到高校課堂改革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耿彧,白濤.“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教學模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4).
[2]劉剛,李佳,梁晗.“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學創新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