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喜平 安娜 任艷
摘 要:教師TIM(QQ辦公簡潔版)方便了教師的交流學習,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網絡教研是指在教研過程中運用了網絡技術的教研活動;從學習方式與教學研究實踐方式的視角來看,網絡教研則是將網絡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研究環境的有機因素,以探究學習交流研討作為主要方式的教學研究活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教研已經成為教師獲取知識技能、共享教學資源、交流教學經驗、提升自我素養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網絡;教研
教師TIM(QQ辦公簡潔版)為老師們搭建起了一個資源豐富、便利快捷的網上教研平臺,營造了一種廣泛參與、互相支持、暢所欲言的教研氛圍。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能夠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一定程度上提高教研的實效性,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隨著農村中小學校信息化環境地改善及接入互聯網學校的增多,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受到越來越多農村中小學校及其教師們的青睞。下面,我就農村中小學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談談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一、農村中小學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的主要優勢
(一)經濟投入少,易于實現
教師只要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掌握必要的操作方法,就可直接參與到網絡教研活動中來,交流經驗,分享成果。整個過程“多快好省”,教師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網絡流量費用,不再需要支付其他任何費用,經濟投入很少。教師家庭若擁有接入互聯網的多媒體計算機,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得到更多的學習、交流、溝通和提升的機會。
(二)思考更加充分,交流暢所欲言
在常規教研活動中,教師由于受時間限制,思考不夠充分,對問題的認識理解往往較為膚淺、片面。但在網上,面對TIM,對于一個問題(或者教學案例),教師可以充分地思考,將比較成熟的想法與其他人交流,使得問題的探討、研究更加深入。同時,在常規教研活動中,教師常常礙于情面,出于人際關系等的考慮,往往真正要說的話不想說、不愿說、不敢說,嚴重影響教研效果。但在網絡上,異時異地交流減少了教師面對面交談時的心理壓力,而且在TIM教研中,教師可以匿名或使用昵稱,發言顧慮少,更能夠發表自己真實的看法和想法。不同層次的教師都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陳述出來,并得到多位教師的指導。這樣的教研模式能形成民主、合作的教研氛圍,實現有效的專業引領,使教師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三)共享集體智慧,展示與發展自我
教師TIM是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教育教學情感的共鳴,教育教學智慧的共創,教育教學思想的共振。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能使教師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網絡資源的共享與循環利用,教師能力的優勢互補,網絡上的多元化、相互式交流,使參加網絡教研的教師在經營共同交流平臺的同時擁有個性發展的自我空間。
二、農村中小學利用TIM(QQ辦公簡潔版)開展網絡教研的推薦做法
(一)共享資源,主動交流,共同提高
學校要本著“分享、貢獻”這一原則,鼓勵教師廣泛參與到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中來。教師要能及時把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教學經驗、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案例等發表到TIM上,與同行們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同時,在閱覽他人TIM時,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踴躍回帖,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共同切磋,共同成長。“共建體現主體,參與獲得提高。”教師之間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積極主動地討論交流,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業務素質和專業研究能力。
(二)充分發揮“核心人物”的引領作用
在傳統教研中,核心人物的引領是關鍵因素,同樣,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也離不開一些核心人物。這些人可以是各教研組長,也可以是熱心于TIM教研的帶頭人,他們要能夠主動開展網絡教研,并且能用TIM記錄教研過程,把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與別人分享。學校要充分發揮這種“核心人物”的引領作用,盡可能讓那些既有潛能又愿意成長的老師盡快成長起來,使他們成為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的開拓者和熱心參與者。
(三)開展主題網絡教研活動,促進網絡教研的開展
為了更好地、有效地,使更多的老師看到網絡教研所帶來的益處,那就需要學校有意識、有目的的把教師集中起來,充分發揮TIM圈的優勢,把常規的教研活動和網絡教研結合起來,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目標、定主題,組織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如組織開展網上集體備課、網上評課、網上論文評比、網上小專題研究等,督促教師提高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的水平和能力,讓TIM真正成為教師自我發展的一個平臺,使常規教研活動得到延伸,從而放大、提升教研活動的功能與效率。
總之,網絡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有益補充和完善,是傳統教研的創新和發展。它豐富的資源、開闊的視野、超越時空以及方便快捷的特點,是傳統的教研活動所無法比擬的。作為農村中小學校的教師,我們要正確認識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的優勢,正視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中存在的困難,增強信心,加大宣傳,積極推進,切實提高教師利用TIM開展網絡教研的能力,讓每一個老師都有交流的平臺和展示的機會,力爭通過網絡來拓展教研的范圍,延伸教研的空間和時間,以提高教研的廣度、深度和時效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