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堅,陳 焜
(桂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2)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推廣“互聯網+”的政策,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互聯網+”的關注[1]。在當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各行業、各領域之間的跨界融合不斷加深,“互聯網+”將引領新一輪的科技信息革命,推動社會產業的發展變革。中國受教育者擁有移動設備的人群規模龐大,特別是16歲以上的學生完全可以成為網絡學習的主力軍。中國北方大學的292名學生在線對27個項目進行了調查,發現教學因素是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的主要原因[2],即學生網絡學習的自覺性取決于這種行為是否真正納入日常教學中、是否引起興趣等。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的網站學習應該選擇何種模式呢?
桂林市衛生學校對2016級護理12班(48人)和13班(37人)進行kahoot問卷調查,48.2%的學生希望在網站學習中習題和提綱項目內容更多些,15.3%的學生希望案例視頻內容更多些,12.9%更喜歡實驗微課,而最少選擇的是文字知識拓展,只有10.6%;27.1%的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的學習評價能夠短信通知家長,25.9%的學生希望自己郵箱接收學習評價就可以了,而23.5%的學生不想看到自己的學習評價,18.8%的學生則希望在班級公布,同學之間有比較;42.4%的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的學習結果計入期末成績,24.7%的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的學習結果只當作一般作業成績,16.5%的學生則希望自己在網上的學習結果作為平時課堂評分,只有9.4%的學生認為網上的學習結果需要取代實驗成績。由上述調查可知,大部分學生希望網站要以教學目標學習為主,案例和知識拓展為輔,學習評價在網站中要占到較大的比重。
網站建站構架不僅僅是一個內容結構化、資源拓展化、教學提綱化、課堂翻轉化的資源庫或學習平臺[3],還是一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下有機融合的網上師生協商討論、自我評價的系統[4]。因此,網站建站構架的是一個沉浸式學習體系,旨在增強學生的沉浸感和存在感[5]。
“最近發展區”理論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讓教學處于“最近發展區”之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首先網站必須建立在廣泛的研究調查基礎之上;其次網站上必須有學生的用戶名、姓名、密碼、班級、學號等真實注冊信息,才能讓學生有存在感和歸屬感;再次網站必須有學生熟悉的東西,例如學校生活剪影欄目有學生學習活動的掠影,點擊后可以觀看學生的配樂短視頻,增強學生的沉浸感。
建構主義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提供多樣化的信息來源。學習網站就如同教師到場指導,學生進入好藥師虛擬藥房參觀學習,形成職業意識;學生觀看案例視頻,培養職業認同;觀看實驗視頻,逐步養成職業習慣;拓展學習知識,完成習題測試,有時間機器軟件讀秒,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存在感和沉浸感,增長學生的專業知識。
教育的發展需要教師終身學習,因此學習網站必須與時俱進,才能讓學生真正沉浸到學習中。網站擁有一個數據庫和一個強有力的后臺,課題組教師均可進入后臺網頁輕松修改舊欄目、增加新知識。學生擁有一套形成性學習評價系統,實時傳遞數據,各班級學生學習狀況層次分明,家長一目了然。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而與教師指導相比,學生協同解決問題和觀察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6]。學習網站有大量的學習資源,有問題欄目、建議欄目、設想欄目,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提問,加強學生協作,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最終達到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7]。
網站建成后,在桂林市衛生學校2016級護理12、13、14、16班和助產1班階段考試后進行推廣應用,半學期過后,返回學生使用網站記錄12 477條。其中4 663條復習課堂提綱記錄,占37.4%,3 143條看知識拓展記錄,占25.2%,2 636條做習題記錄,占21.1%,1 352條觀看案例視頻記錄,占10.8%,觀看微課實驗視頻記錄有633條,占5.1%,50條進入情境模擬記錄,占0.4%。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學生學習以教學任務為主,特別是思維導圖類型的課程提綱,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都在學習;(2)學生對每種藥物全面而深入的知識拓展也非常感興趣;(3)習題是學生反復操練、掌握知識要點的基本方式,因此在學生網站學習中占了較大比重;(4)由于學生都來自縣城和農村,手機流量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對于大流量的視頻觀看較少。
網站建成后,在桂林市衛生學校2016級護理12、13班和助產1班段考后返回數據。12班階段考試平均分為60分,期末考試平均分為69分,13班階段考試平均分為65分,期末考試平均分為67分,助產1班階段考試平均分為57分,期末考試平均分為49分。由此可見,對于成績中等偏上的班級,用網站學習模式提分較大,而對于成績較差的班級,他們可能借口用手機學習而用手機做課外的事。網站需要在監督評價方面加以完善,避免學生不作為或作弊。調查結果表明,建立一個網站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它可以促進協作學習和提高興趣,同時它也可能由于監督不到位出現作弊等現象。
藥理學網站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協作學習和提高學習興趣,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網站還是有不足之處,針對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還得加強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質疑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在線學習,并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2015-07-04.
[2]HaoShuang,Dennen,Vanessa P.Influential Factors for Mobile Learning Acceptance among Chinese User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7(1):101-123.
[3]謝幼如,尹睿.專題學習網站的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3(1):34-38.
[4]宗云.國外語言學習網絡課程的開發建設與啟示[J].教育探索,2010(2):44-46.
[5]WangYi Fei,Petrina,Stephen.Virtual Immers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Gaming Environment:Immersion and Presence[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7(2):431-450.
[6]Young Hoan,Kenneth Y.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ith 3D virtual world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7(1):202-211.
[7]Gke Kurt.Implement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Teacher Education:Evidence from Turke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17(1):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