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富寶


摘 要:創設情境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策略。它主要通過創設真實情境、質疑情境、糾錯情境、想象情境、實驗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理解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創設情境;真實;質疑;糾錯;想象;實驗
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猶如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以人為本,主動發展”的教學理念正沖擊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中學一線教師,應該在這場變革中充當排頭兵的角色,努力在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探究轉變。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發生、形成的過程,養成提問質疑的習慣,使學生在思考中生疑設問,在設問中深化思維,在實踐中培養科學的探究知識的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作粗略探討。
一、創設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中學生還處在生長發育期,他們喜歡接受新事物,然而他們對新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真實情境,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下學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以及探究和創造的欲望,有效地降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恐懼感,使學生養成一種喜歡探究問題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一節的教學中,我創設了如下真實情境:
師:前面我們已學習了等比數列的概念及通項公式,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等比數列的知識。首先我想問一下,我們班有同學喜歡國際象棋嗎?你們知道關于國際象棋的傳說嗎?請看屏幕,這里有國際象棋的示意圖,棋盤上共有8行8列,構成64個格子。國際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有什么要求,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個格子放上1顆麥粒,在第2個格子放上2顆麥粒,在第3個格子放上4顆麥粒,在第4個格子放上8顆麥粒,以此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請給我足夠的糧食來實現上述要求?!眹跤X得這并不是很難辦到的事,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同學們,你們覺得國王能滿足發明者的要求嗎?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數學課也是這樣,引入教學非常重要,本節課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典故引入,故事中又蘊含著很深的數學問題,就像給學生設立了一個謎團,這樣一種情境立即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每個學生都有一種解開謎團的欲望,正是這種強烈的欲望拉開了本節課的序幕,充分調動了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又使所學知識有血有肉,通俗易懂。
二、創設質疑情境,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展,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傳統教學中的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往往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造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科學批判精神,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問問題,更要鼓勵學生提問題,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使老師束手無策,也要肯定他們大膽發表自己見解和質疑的行為。
這一環節的教學不只是完成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簡單應用,更是給學生一個思維的空間,當一個問題解決以后,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及時轉向,由此延伸出其他相關問題,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使學生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五、創設實驗情境,培養數學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數學是為了用數學,數學來源于實踐,學生學習數學時也離不開實踐。教師通過創設實驗情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強學生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有數學知識的存在,從而讓學生懂得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當作是一種樂趣。鼓勵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與數據處理能力,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
例如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一節的教學中,針對現實生活中等比數列求和問題的廣泛應用,我布置了如下研究性課題:一些商店為了促進商品的銷售,便于顧客購買一些售價較高的商品,在付款方式上較為靈活,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采用分期付款時又可以提供幾種方案以便選擇,例如顧客購買一件售價為5000元的商品時,如果采取分期付款,那么在一年內將款全部付清的前提下,又可以分4次付清或12次付清。請同學們分組對市場上購房情況作深入的了解,研究分期付款與一次性付款的差額情況,作為本節課的課外研究性課題。
這一教學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總之,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創設各種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地相互交流,民主地、和諧地、理智地參與教學過程,這正是師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發揮教學整體效益的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1]張成職.高中數學情境教學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2]劉詩晴.高中數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實踐與研究[D].揚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