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英
(紹興市上虞外國語學校,浙江紹興 312300)
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已有經驗,以教師為指導,利用學案為指導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運用,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皩W案”的本質就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并架起教與學的橋梁,是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媒介和手段。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要求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導學案的運用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重要幫助,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實踐探索。
(1)“導學案”教學的優勢。運用“導學案”教學既能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多種優勢:一是提高預習能力。課前學生利用“導學案”進行課程預習,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習慣,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二是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在課堂上運用“導學案”進行學習,能促使學生進行動手動筆練習,能提高學生和教師的課堂互動效果,使學生的思維能與教師的講解同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利于鞏固復習?!皩W案”的運用有利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使學生能找到學習中的問題,彌補所學知識的不足,能解決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問題。
(2)“導學案”教學的要求。雖然運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具有多種優勢,但并不是所有課型都適合 “導學案”教學,需要教師進行認真研究,由于“導學案”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積極研究創新教學方法,以探索出適合導學案運用方式的教學模式。導學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課前進行認真準備、精心預設,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指導和引領,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課堂控制能力,掌握較高的師生互動藝術;在課后要加大對學生的檢查力度,及時進行反饋,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要運用“導學案”教學模式開展數學教學,并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就要掌握 “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運用程序和步驟。運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可分為:課前導學、課中合作探究學習、課后導學測驗和評價三大環節,具體可細化為:課前導學,課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習題練習、精講點撥,課后進行測驗、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能力這六個步驟。只有按照導學案的使用程序和步驟進行教學,才能發揮“導學案”的作用,才能通過“導學案”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1)課前導學環節。運用好“導學案”需要教師在上課前確定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提出探究問題,指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來閱讀學習導學案,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預習所學內容,在預習過程中要對不明白、不理解的內容進行標記,并把這些內容課前匯報給教師。
(2)課中探究環節。在課中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核心環節,教師根據課前學生匯報的學習難點問題,進行分類總結為學生進行解答,并結合???、易混淆、易錯問題進行講解。講解之后要求學生上臺講解解題過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組內合作或組間競賽來完成導學案中的探究問題。教師要對學生的演講進行點評,并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進行精講、細講,以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3)課后鞏固環節。課后學生對導學案中的習題進行訓練和測驗,教師要及時對達標訓練和測驗進行批改并反饋給學生,根據達標訓練的測驗情況來調整教學進度,以保證每個學生確實理解弄懂所學知識。課后進行達標訓練,應注重實施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進行基礎題、能力題、提高題的訓練,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
(1)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運用“導學案”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調動其積極性,有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動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其積極性可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愛護和尊重學生,對待學生的學習和幫助要有耐心,這樣學生通過對教師的喜愛就能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二是實行分層教學。每個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有梯度,這樣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取得進步和提高,都能產生獲得感,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運用多種手段教學。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就能夠把不易理解的教學難點,變得形象直觀,降低學習的難度,使學生有效突破學習難點,從而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有效性。要想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導學案”的作用,就要注重提高數學導學案學習的有效性,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設置合適的學習目標。在“導學案”的設計和編寫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情況,設置合適恰當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性,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導學內容,要注重把長期目標、階段目標和按期目標相結合,這樣就能使每個都能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三是加強學案使用指導。要提高導學案的使用有效性,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使用導學案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使用方法,既要以學案為指導,又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這樣能使學生在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有效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3)加強學案導學與合作學習的整合。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新課改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通過把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組建成學習小組,就能使學生進行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通過交流探討,使學生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學到他人的優點,有效拓展數學思維的能力。運用“導學案”開展數學自主學習,需要加強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整合,使兩種教學方法相互促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整合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即要注重強化學生的交流和幫帶意識,讓學生掌握小組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他人意見等合作技巧。要注重研究在不同課型中對 “導學案”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整合與運用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檢查與監督,及時進行評價,以保證“導學案”在合作學習中發揮更多作用。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從而促進所有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