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穗玲
摘要:薩托利的《民主新論》中的民主理論主要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的歷史經驗和思想理論,是一種建立在古典自由主義基礎上的代議制民主觀,在自由主義基調上,包含了對人、權力、自由、平等、民主等重要問題認識的龐大理論體系,其核心是保障自由,也正是這些認識構成了薩托利的民主理論體系。
關鍵詞:薩托利;人的認識;權力;自由;平等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喬萬尼·薩托利是自由保守主義者的代表人物,對自由民主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地探討和系統論述。他花費10年心血撰寫成的《民主新論》于1987年出版了,這本書是20世紀研究民主的重要理論著作。他希望以西方傳統政治理論為基礎,恢復他所謂的“主流民主學說”。《民主新論》談及了許多與民主有關的重要概念,并且辨析了各式各樣的民主觀,該書一問世,立即得到了西方廣泛的贊譽。
在政治學中,民主是其中的關鍵詞之一,薩托利在《民主新論》中主要論述的是政治民主。薩托利在書中說過:“當我們簡單提到民主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理解我所說的是‘政治民主;如果想表達‘經濟民主的意思,就得明說是‘經濟民主?!钡聦嵣?,薩托利在該書中所表達的民主理論不僅僅是單純地論述民主和民主觀念,而是建立在他對民主及相關問題的認識基礎上的一個理論框架;在這個理論框架中,對民主的認識和對各種民主觀念的辨析是該書主線,對人、權力、平等、自由等相關問題的認識也是薩托利的民主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中,筆者將從人的認識與民主觀、權力觀與民主觀、自由觀與民主觀以及平等觀與民主觀這幾個方面的關系去分析探討薩托利《民主新論》中的民主理論體系,并嘗試總結薩托利的民主理論。
一、人的認識與民主觀之間的關系
在《民主新論》中,薩托利把人分為三類,分別是大眾、政治家(精英)、專家這三類。“民主政體最核心的兩大群體是大眾和政治家;政治家收容了專家,但其實他們要聽專家(經濟學家、特別是官僚機構)的建議?!睂<沂乾F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補充,彌補選民政治家的專業知識和相關能力的不足,“由于我們知識的全面進步,非專家和專家之間的知識鴻溝越拉越大”“我們不得不屈就一種雖不受專家的統治,但要大量依賴專家知識的民主政體”。而在這里,雖然強調不得不屈就一種需要大量依賴專家知識的民主政體,會招來參與式民主論者的抱怨聲。參與式民主論者或許會認為這是一個偏離民主的步驟。但在薩托利看來,這可能是從輸入時民主向輸出式民主的轉化。薩托利對人的認識與漢密爾頓、麥迪遜十分相似,“政府本身若不是對人性的最大恥辱,又是什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由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彼_托利也認識了精英在政治事務中突出的作用,其認為現代民主社會只能是民主治國或能人統治,政治權力必須交給當選的政治精英,只有它們才能做出正確而合理的決策。在薩托利的民主管理中,上述三種人的關系大致是:大眾選舉、服從并監督政治家;政治家(精英)在民選的基礎上掌握政治權力、統治大眾;專家提供專業知識參考、協助政治家進行統治。薩托利認為:“貶低能人統治,我們只會得到低能兒的統治;貶低擇優,我們只會得到不加選擇?!币驗樵谒_托利那里,人和人在認識水平和政治能力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大多數人不適合直接掌握權力而只能委托適宜的人掌握權力,這種對人的認識是他反對直接民主的根源之一。
二、權力觀與民主觀之間的關系
權力是政治學里面的一個核心概念,而盧梭是人民主權論的重要奠基人。薩托利在書里面多次提到了盧梭這一位思想家。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認為組成一個社會的每個人都是權力所有者之一,盧梭主張的主權來自每個個人,這是盧梭的重要理論貢獻,但盧梭思想的危險在于過分強調了國家的整體性和對權力的服從。托克維爾沒有犯盧梭那樣的錯誤,“我認為‘人民的多數在管理國家方面有權決定一切這句格言,是瀆神的和另人討厭的;但我又相信,一切權力的根源確存在于多數的意志之中”。同樣地,薩托利也沒有重蹈盧梭的覆轍,“真實的情況是,僅僅包含著人民權力觀念的民主理論職能夠用來同獨裁權力作戰,一旦打敗了這個敵人,自然而然又移交給人民的不過是名義上的權力,權力的行使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薩托利認為只有對這一點了然于心了,才可以進一步去談論擴大人民權力的世紀方法和手段?!皬姆且蝗霜毑玫慕嵌?,我們也能更好地理解自由主義民主制度怎樣把人民的權力加以落實,以使它作為一個首要條件得到保護。行使權力要依靠授權、公共官員要受到事先制定的法律結構制約的憲政設計,是撤換領導、限制其執政時間、使其對人民負責及防止濫用權力的必要條件?!?/p>
在筆者看來,薩托利的權力觀實際上是圍繞著他心中的“自由”而設計成的,在《政府論》中,密爾主張:“我的結論是,每個人在參加社會時交給社會的權力,只要社會繼續存在,就決不能重歸于個人,而是將始終留在社會中?!被蛟S是密爾的觀點影響了薩托利,薩托利也不是非常認同人民在部分政治事務中直接行使政治權力,因此他主張代議制民主,而反對直接民主。以上是薩托利關于權力的認識,也是薩托利民主中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分。
三、自由觀與民主觀之間的關系
薩托利是自由保守主義者的代表人物,也對自由民主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其所說的“自由”也主要運用于“政治自由”這個特定的領域。在薩托利看來,民主是為自由提供一種安全的保障手段,是一種運行機制,自由才是追求的最終目的。而自由的獲得只有在民主的國家中才能實現。薩托利的民主觀堅持的是古典自由主義民主觀,薩托利的自由觀對其民主觀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是民主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薩托利在《民主新論》這一本書中,在分析自由與民主的矛盾、自由主義民主與非自由主義民主區別的基礎上認為,自由主義民主制度就是要以融合自由和平等為己任的政治制度,民主是自由主義的成果,自由主義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薩托利的民主觀是一種自由主義的民主觀,“只要自由主義的民主死了,民主就死了”。而且薩托利還把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等同于憲政制度,“無論過去和現在,憲政制度實際上就是自由主義制度??梢哉f,自由主義政治就是憲政——動態地看待自由的法律概念以求解決政治自由問題的憲政。這就是為何我們撇開自由主義就無法談論政治自由。”薩托利回顧了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相關歷程,“自由主義要求自由,民主主義要求平等”,前者的動力是縱向的,后者的動力是橫向的,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已經在當代融合了。薩托利還辨析了自由和民主的關系:“從民主的概念中也有可能推導出自由觀念,不過這樣做有點迂回和走彎路了。自由觀念并非來自人民權力說,而是來自平等權力、平等參政權的觀點?!眅ndprint
四、平等觀與民主觀之間的關系
薩托利認為自由與平等是現代民主追求的兩個目標,但薩托利警惕平等的要求而重視維護自由,“平等既可以成為自由的最佳補充,也可以成為它最兇惡的敵人”。要使平等成為自由的最佳補充,關鍵是對自由和平等的正確理解。自由是縱向民主所追求的目標,就是政府經人民的授權,在人民的監督下施政,防止任意和無限制的權力,保護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保護少數人的利益不受多數人的侵犯。平等是橫向關系上追求的目標,就是追求平等的權利。薩托利提出的自由主義民主認可的平等是“平等的普選權”“社會的平等”“機會的平等”,不承認“平等起點”和“經濟相同性”。在書中,薩托利還認真地分析了各種平等觀及其所可能產生的后果,“核心問題是,追求平等結果會損害平等對待,超出平等利用的界限,平等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再分配政策,最后也就成了剝奪性政策。”因此,要尋找出“同那些不可接受的不平等特征相比,那些不平等特征是可以接受的”,否則“過度的不平等對待要比滿足平等主義要求更可能招致人人為敵的戰爭。很明顯,在這里面,薩托利認可了很多不平等的存在,反對追求“平等結果”,而是注重“平等對待”。在追求更多平等的方式中,薩托利選擇第三種,即“更大的平等在于對各種不平等進行更充分、更恰當的再平衡”。
從以上的分析探討中可以看到,《民主新論》中的民主觀與薩托利對人、權力、自由和平等這些重要的問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些認識構成了薩托利的民主理論體系。該書中的民主觀是一種現代的自由主義民主觀,它在古典自由主義的指導下,是包含了對民主、人、權力、自由及平等相關問題認識的一個龐大理論體系,它反對極權主義式民主和古希臘式的直接民主,它以保障自由為核心目的。
參考文獻:
[1][美]喬萬尼·薩托利.民主新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美]漢密爾頓.聯邦黨人文集[M].程逢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M].董果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4]C.B. Macpherson. Democratic Theory: Essays in Retrieval[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3.
[5][英]密爾.政府論(下篇)[M].葉啟芳,瞿菊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6][美]薩托利.民主新論[M].馮克利,閻克文,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7][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