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出高素質人才的場所,英語是高職教育的關鍵課程,英語也是一門重要的交際語言。在就業導向下,高職院校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完善教學設施,本文在討論高職院校應如何積極構建起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著重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與英語職業能力,改變傳統高職英語教育過于注重教授專業英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英語綜合實際應用能力的現狀。結合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來制定教學方案,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關鍵詞:就業導向 高職 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c)-0162-02
基于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育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增強創新意識,適應時代發展。高職英語教育必須堅持以下原則:一是信息化;二是多元化;三是一體化;四是開放。但是,從高職英語教育現狀來看,高職英語教育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高職院校要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英語教育水平,滿足學生的學習和就業需求。
1 高職英語教育現狀分析
1.1 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外語是部分學生的弱項,這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僅僅停留在寫和讀上,而不會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這種聾啞英語在國內并不少見。高職院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高職院校應用統一教材開展教學活動,這就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會阻礙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1.2 教材缺乏特色
雖然高職院校英語教材的數量和種類比較多,但是高職院校選擇的教材缺乏針對性,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與學生的英語水平不相符,這就導致部分學生認為教材內容簡單,而還有部分學生認為教材內容難度較大。除此之外,高職英語教育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訓,無法突出英語學科教學特點。
1.3 教學手段單一
從高職英語教育現狀來看,很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手段單一,很多年紀較大的教師無法熟練操作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依舊在使用板書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不符合新課標教學要求。
1.4 缺乏專業英語教師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缺乏專業的英語教師,現有英語教師缺乏實踐經驗,而且教學觀念比較傳統,教學手段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沒有認識到教師培訓的重要性,這對于英語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
2 基于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育對策分析
2.1 構建符合就業需求的課程體系
基于就業導向,高職院校需要構建符合就業需求的英語課程體系,高職院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英語教材建設,教材是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高職院校要發揮出立體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立體教材是相對傳統紙質版教材而言的,立體教材實際上就是多媒體等教學資源,英語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二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英語教育,不能盲目。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不同,英語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來制定教學方案,最大化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三是可以適當增加外國語,讓學生了解語言的多樣性,并感受到學習語言的樂趣,為日后就業深造奠定基礎。
2.2 采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社會和國家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豐富英語教學模式和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啞巴英語的現狀。當然,英語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學生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多閱讀課外資料,鍛煉自己的書面交流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必須做出全新的改變,從教學的主導轉變為教學引導者,英語教學要從封閉式向多元化轉變,突出英語課程的特點,注重學生情感變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正確引導學生,發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除此之外,既然高職院校學生存在差異性,英語教師就必須認識到學生差異性對英語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把學生劃分為幾個等級,并根據學生的等級因材施教。英語教師要多鼓勵基礎薄弱的學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并未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學科的重要性,在這部分學生看來,英語不是一門技能,與自身日后就業聯系不大,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學生學習英語學科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能夠順利畢業。針對這部分學生,高職院校和教師都必須加強引導,在堅定學生學習信心的同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學科的重要性。基于就業導向,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能夠分模塊開展課堂教學,明確英語教育的目標和方向。但是,英語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把多種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師生互動,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提供說英語的機會和環境,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如今,高職院校畢業學生人數不斷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就業難度,很多學生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新時期,高職院校必須分析社會就業形勢,了解市場環境的變化,分析社會企業用人需求,幫助學生開展職業規劃,加大就業宣傳力度,提高學生的專業性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日后就業奠定基礎,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3 結語
高職英語教育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職院校每年畢業大量學生,但是很多學生并不符合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在畢業后無法就業,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在就業導向下,高職院校必須從根源上分析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和調整,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當然,高職院校要想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就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了解市場就業需求,分層次開展英語教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學科的重要性,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縮短與其他院校學生之間的差距,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力,為自身日后就業奠定基礎。高職院校也要加大就業宣傳力度,幫助學生制定就業方案,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蒲麗娟.構建就業導向視野下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J].新課程研究,2016(10):63-64.
[2] 張勵亢.論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及構想[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3):4-5.
[3] 吳季琴.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研究[J].亞太教育,2015(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