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荷
摘 要:幸福向來是人一生的追求目標,由幸福激發產生的內在驅動力,是人的一生中為自己目標努力過程中最堅實的動力,而幸福課堂的構建目標也在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為學生構建有幸福味道的語文課堂,才能夠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堅實的學習動力,并且不會輕易地發生改變。下文,便就如何構建有幸福味道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來進行一番探究。
關鍵詞:閱讀課堂;幸福;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基礎語文知識儲備、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興趣,但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過于老套、死板,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早已對傳統的語文課堂產生疲勞感和厭倦感,這就大大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而有幸福味道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則可以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愛上語文閱讀,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習的高度興趣,推動學生學習內在驅動力的產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有幸福味道的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應這樣展開:
一、優化課堂學習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習氛圍是影響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年齡較小,其不具備自主學習的強烈意識,因此,其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學習時,難免會因為一些不必要的因素而影響學習狀態,進而拖慢課堂學習進度。而教師為學生優化課堂學習氛圍,則可以使學生在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受到集體的感染,進而能夠對集體學習產生認同感和幸福感。
例如,筆者在教學時,會將學生設為若干小組,并為各小組設定競爭小組,從而為學生創造競爭對手,而在課堂中,筆者在一節閱讀課的總結階段,會讓學生在小組內對課文的中心思想、作者優秀寫作手法、文中精彩段落等進行總結,并讓各小組與競爭對手進行對比,優者得分,而每周筆者會對分數進行統計,相互競爭的小組中得分高的小組會得到獎勵,而得分低的小組則會被得分高的小組懲罰。這樣一來,學生便會產生十足的動力,在獎勵和懲罰的雙重推動下努力爭分,而且不會以一節課的輸贏為判斷,便給了學生追趕的機會,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都積極地進行學習,并會感受到自身所發生的改變,進而產生學習進步的幸福感。
二、豐富學生閱讀內容
教師在營造有幸福味道的語文課堂時,閱讀內容的選擇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只有為學生選擇出有質量并且有趣味性的閱讀內容,才能夠使學生在接受閱讀教學時,充分地解讀語文之美,感悟文學世界的精彩紛呈,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對教學內容的豐富,筆者認為,單憑教材中固定的閱讀內容遠遠不足,教師還需引入課外閱讀,利用課外廣袤的文學世界來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裝填學生的知識行囊,推動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筆者在講《窮人》一課時,先是利用多媒體播放出一張圖片,圖片中是陰暗的小屋、搖曳的燈火、衣著破舊的婦人等元素,勾勒出陰沉、黑暗的色彩,而后,筆者便讓學生結合圖片來閱讀課文,使學生能夠透過黑暗的色彩,看到人性中閃爍的光明。接著,筆者又為學生導入《最美好的禮物》這一故事,讓學生透過“我希望能做一個如您一般的哥哥”來看到人性中最純真質樸的部分,再通過兩篇課文的對比,筆者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性中的美好,從而使學生能夠從語文閱讀中領略到更多指引心靈發展的積極力量,并推動學生對語文閱讀興趣的提升。
三、應用多元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極其重要、不可忽視的,但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調,這便會影響到學生對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的感悟,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應用多元教學方法,為小學語文課堂增添多彩元素,從而引起學生注意,使學生充分感受語文學習的豐富多彩,進而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嗅到幸福的芬芳。
筆者在語文課堂中展開教學時,會結合視頻、故事、音樂、游戲、朗誦、表演情景等多種元素展開教學。例如,筆者在講《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便利用多媒體播放出一個保護環境的紀錄片視頻,在視頻緩慢推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宇宙中看到蔚藍色星球純澈、潔凈的美麗、能從高空中看到灰褐色大地的遼闊,能從近距離視角下看到野生動物磅礴的生命力……進而使學生能夠通過視頻感悟到地球中無聲默放的美麗,而后,視頻中闡述了美麗易被摧毀的道理,筆者再結合學生身邊的小事加以闡述,從而推動學生愛護環境意識的形成。在這節課堂中,學生通過視頻的播放,更生動形象地體會到《只有一個地球》中所蘊含的愛護環境的中心思想,體會到語文學習方式的多元多樣,從而能夠對語文學習保持高度的激情和熱情。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教學時,只有為學生構建有幸福味道的語文課堂,才能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形成對語文及語文學習的喜愛和熱愛,從而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方法及策略,進而推動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高效提升,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楊曉潔.聚焦核心素養,構建有幸福感的小學語文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
[2]徐冬菊.有效銜接課內外閱讀 架設心靈的幸福橋梁: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J].新教師,201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