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捷
摘 要:閱讀是一項體驗活動,能夠帶領學生領略各種風景與情感,但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是一種客觀的表述,讓學生進行信息提取與分析的過程。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行有效信息的篩選以及利用,將閱讀技巧傳授給小學生,讓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進行閱讀,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
非連續文本具有比較直觀明了、信息量大、適用性強的特點,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滿足了人們的閱讀需求,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閱讀體驗,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但是如何進行非連續文本閱讀的教學,還需要教師與廣大教育者進行鉆研,為閱讀教育開拓出一條新的途徑。
一、信息認讀、提取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篇文章的構成應該有標題、有正文、有總結。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關注文本的標題,對整篇文章進行一個定位,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便可以快速、準確地抓住關鍵信息,最后對信息進行認讀與提取。不論是圖表類、群文組合類、還是片段的閱讀都可以遵循定位關鍵信息、分析整合信息的原則,從而在多種類型的非連續文本閱讀中快速地獲得知識與信息,實現文本意義的重整。但是在不同的文本類型中,信息提取的順序有所差異,比如,說明書的信息讀取是根據自身的需要,然后找出關鍵的信息條目進行讀取,而在英語課本中,一般是圖文結合的形式,學生應該從簡單信息入手,然后漸漸地掌握更多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進行《閱讀圖表》的教學時,在課程的伊始向學生展示一幅漫畫《世界讀書日》,吸引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你們了解這個節日嗎?”根據學生給出的反映,教師對學生進行世界圖書日的具體介紹,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圖表:中國人對“世界讀書日”的了解,然后讓學生根據這個圖表,說出自己所讀取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看法,再者教師向學生出示“中國人年均閱讀量”的圖表,最后教師讓學生對兩個圖表進行信息的讀取。小學生也有自己的閱讀習慣以及性格特征,每個人都是多樣的,因此,在開始階段,教師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進行信息的讀取。
二、信息推理、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
非連續性文本中并沒有明確的寫作情感目的,一般都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或者是現實的諷刺。在進行信息的推理與探究時,可以采用多個文本組合,尋找關注點解析推論。實際上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中,不論是多少個文本的組合,也都是針對同一個主題進行的內容闡述。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出:第一,通讀文本,了解文章大意;第二,信息整合,尋找文本之間的共通點,可以是內容上的一致,也可以是表達方式上的相同,總之,就是根據我們閱讀的目的去探究他們之間的聯系。對于小學生來說,推理與探究只停留在簡單的層面上,只要能夠做出簡單的判定就可以。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貫徹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學生挑選出需要的重點信息。
例如,教師在進行《圖漫類》教學時,《凡·高奶奶的世界》是由江華所著,里面有許多的圖畫,它的主要內容是她的往事回憶。教師可以摘取其中的《石榴樹》《向日葵》《江家老屋和古樹》三幅畫,首先讓學生分別提取畫中的有效信息,然后根據這些有效信息進行分析與探究,比如有的學生說:“這些都是一個生活場景。”還有學生說:“顏色都很好看。”學生一言一語地回答,很快教師就為學生總結出正確的答案:“你們的方向都對,這些畫都是作者的生活場景,是她的一份回憶,也是她熱愛生活的見證。”討論就是探究的過程,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大腦思維,增強小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信息解釋、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
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式,是對學生進行信息解釋、鑒賞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與途徑,文本的提點以及問題的適宜性是確定問題最終合理性的前提。教師可以舉一例子,去引發學生的聯想,然后得出一個有意義的結論。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概括能力、歸納能力以及自主構建的能力,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進行信息的讀取與推理之后,需要進行一個總結與概括,同時對其進行解釋與鑒賞。這要求學生需要對所有的信息與知識進行聯系與內化,然后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文本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以《功夫熊貓》的電影海報為例,總結有效的閱讀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你們知道功夫熊貓嗎?”然后通過多媒體為大家播放相關的圖片信息,為大家營造一種氛圍,之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海報的分析。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一個海報,考查學生對該類文本閱讀的掌握能力,從而鞏固閱讀方式。
總而言之,非連續文本閱讀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在現在的語文教材編排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對情感的引導,但是相對缺乏對文本信息摘取的訓練,因此,更應該重視非連續文本閱讀教學為小學生所帶來的教育價值,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提升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周宏.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6(11):114-115.
[2]軒穎,李榮冉.基于比較的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6(26):34-36.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實踐的研究》(課題編號JCJYB1802 1402)研究成果。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