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
摘 要:德育是一線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有效的德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也有助于學生日后的成長。可是,一直以來德育常常被忽略,而過分注重基礎知識點的講授,嚴重阻礙了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學思想的轉變,要從小學開始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道德品德和價值觀,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德育;視頻觀看;情境表演;故事講述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各方面成長的時期,也就是說,有效的德育也就成為了這一時期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但是,以往的德育我們僅是在通過班會、班主任講授的模式進行,導致學生的理解只是表面上的,得不到深層次的理解,這不利用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們要立足于學生的特點,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視頻、情境表演以及故事講述等方式來將相關的德育內容滲透進去,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內容,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活動之中進行論述,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成長為一名有素質、有道德、有能力的人。
一、視頻觀看:理解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是德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學生健康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說教,要充分發揮微視頻、動畫片等直觀手段的作用,通過恰當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愛國主義的內涵,進而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愛國主義意識。
例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為什么要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在德育教學中,我除了進行簡單的講解與分析之外,還組織學生對有關愛國主義的視頻片斷以及動畫片中的一些視頻資料等進行了播放與展示,比如:組織學生觀看《小兵張嘎》,雖然電影有點老,但故事的主人公與現階段的孩子年齡相仿,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白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進而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身上的那份愛國主義精神。當然,除了這類視頻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離學生比較近的,比如:觀看武大靖在冬奧會上的比賽,讓學生思考武大靖的表現,進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在這樣的視頻輔助下掌握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二、情境表演:學會感恩的真諦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水平的提高,很多學生都比較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甚至還有學生認為家長、教師包括社會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一點感恩的心。所以,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感恩,要通過情境表演活動的應用來讓學生在情境再現以及活動表演中真正理解相關的情感態度,進而,使學生在參與表演、思考表演內容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感恩的真諦,最終為學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例如: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真正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理解教師對自己的付出,真正地感受到社會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做出的努力和改變,在德育教學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情境進行表演活動,比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父母的一天進行表演出來,即:讓學生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和我,表演從早上起床開始,記錄展示父母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這樣的表演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照顧,感受到這份愛都體現在哪些方面,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感恩意識。當然,除了表演父母的一天,也可以表演老師的一天等,這些表演的完成以及展示就是為了讓學生從中去理解父母、老師的辛苦,進而使學生愿意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家長、對待老師,最終促使學生的道德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
三、故事講述:樹立安全法制意識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安全法制意識的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來是因為年齡小,在他們認知里面還不太能準確地判斷出哪些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二來學生的安全意識較弱,不懂得保護自己。所以,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故事講述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交流,進而,幫助每個學生都樹立起基本的安全法制意識。
例如:在教學時,我們可以自編一些故事,比如:夏天玩水出事故的事情、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故事等,通過編撰一些安全法制的小故事來幫助學生去理解哪些活動存在安全隱患,遇到了一些事情該如何處理等等。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解,也能逐漸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在故事化的課堂中養成良好的發展。當然,除了自編一些故事之外,我們還可以將故事延伸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當中,進而,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使學生在理解與感受中樹立起安全法制意識,最終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總之,我們要重視德育,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去思考與探究,進而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進而以積極地態度走進德育教學的課堂,從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方吉庭.關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6(33):126-127.
[2]陳達明.有效加強小學德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9-131.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