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平,汪海位,韓忠良
(天偉化工有限公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十二五”期間,國內氯堿行業發展迅速,PVC樹脂產能和產量穩居世界第一,2016年底全國PVC產能達到2 414萬t/a,其中80%左右為電石法。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我國PVC產能出現嚴重過剩。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引導下,部分電石法通用型PVC樹脂生產企業開始轉型升級,發展特種樹脂。
高聚合度PVC樹脂具有耐低溫、耐高溫、回彈性良好、永久變形小、機械強度高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彈性體、薄膜、線纜、汽車配件等領域。新疆天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天偉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偉化工)于2014年建成20萬t/a特種PVC樹脂裝置,并成功地在70 m3聚合釜上實現了高聚合度PVC樹脂的全天候工業化生產,其中平均聚合度2 500的高聚合度PVC樹脂(P-2500)得到用戶的高度認可。
一般情況下,PVC分子質量的大小僅取決于聚合溫度,與其他條件關系不大[1]。聚合溫度越低,PVC樹脂的分子質量越高。低溫合成法完全依靠冷卻水控制聚合反應溫度。表1為聚合反應溫度與PVC平均聚合度的對應關系。
低溫法生產的難點在于反應熱的移除和引發劑的選擇。反應溫度與冷卻水溫差較小,反應熱不能快速移除,反應時間長,產能受限;另外,低溫下須選擇高效引發劑引發反應。低溫合成法的優點是高聚合度PVC分子鏈中不正常的弱結構及鏈端基結構較少,白度好,增塑劑吸收量高,加工制品晶點少。

表1 聚合反應溫度與PVC平均聚合度的對應關系
擴鏈劑的活性中心將反應中的兩個長鏈PVC自由基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更長鏈的PVC大分子,從而得到高聚合度PVC樹脂。引入擴鏈劑可以將反應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料型的反應溫度。擴鏈劑法的優點是可避免低溫法撤熱困難、反應時間長、引發劑選擇困難的問題,但擴鏈劑法生產的高聚合度PVC分子質量分布過寬,且不正常的弱結構及鏈端基結構相應增加,白度低,增塑劑吸收量低,加工時制品產生晶點的概率高。
在綜合考慮生產工藝特點和產品性能后,天偉化工決定以5 ℃冷卻水為降溫介質,采用低溫法合成高聚合度PVC,以確保高聚合度PVC能夠在醫療軟管、薄膜、線纜、彈性體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具備不受季節氣溫因素影響的全天候生產能力。
采用低溫法生產高聚合度PVC樹脂撤熱慢,反應時間長,為避免發生滿釜事故,應保證適當的注水量和注水流量,適當的注水量不僅可以填補體積收縮的空間,有利于熱量移除,還可以吸收部分反應熱。
氯乙烯密度比PVC小,由氯乙烯聚合成PVC時,由于兩者的密度發生變化,隨著反應的進行,釜內物料的體積收縮,按照單釜生產PVC樹脂20 t計算,體積收縮量ΔV計算如下:

式中:ΔV為體積收縮量;m為物料質量;ρVCM為氯乙烯的密度,反應溫度為38 ℃時取0.876 kg/dm3;ρPVC為PVC的密度,取1.40 kg/dm3。
計算得到ΔV=8.545(m3)。
在保證釜內物料體積不發生變化的條件下,理論注水量應為8.545 t,預計反應時間11 h,軸封水流量設定為400 kg/h,計算得到中途注水流量為300 kg/h。
氯乙烯聚合為放熱反應,反應熱為1 532 kJ/kg,則生產20 t PVC樹脂的反應熱為3.064×107kJ,這些熱量由循環冷卻水移除和中途注水吸收。
中途注水采用注低溫水工藝,若注水溫度為10 ℃,則注水吸收熱量Q注水=cmΔT=4.2×8.545×103×(38-10)=1.005×106(kJ)。

熱負荷分布指數R按照1.6計算,夾套最大熱量移除速率Qmax=2.695×106×1.6=4.311×106(kJ/h),單臺聚合釜需配套的循環水的最大冷量應不小于此值。
在P-2500的聚合溫度下,最好選用半衰期為2~3 h的引發劑[2]。單一引發劑隨著反應的進行逐漸消耗,后期會出現聚合速率下降、轉化率不高的情況,因此宜選擇至少兩種引發劑復合使用,原則上是選擇1種半衰期小于2 h的高活性引發劑與1種半衰期大于2 h的中低活性引發劑配合。為此決定選擇活性較高且易于采購的EHP與CNP復合使用。EHP與CNP的半衰期與反應溫度見表2。

表2 EHP與CNP的半衰期與反應溫度對照表
高聚合度PVC樹脂反應溫度低,在低溫條件下反應體系的表面張力大,相對于PVC-SG5型樹脂不僅需要加大分散劑的總量,同時分散劑種類和用量也需要進行調整,以確保單體液滴能夠均勻分散,盡可能不發生聚并和黏結,為此增加保膠能力強的醇解度為88%的PVA和分散能力強的HPMC的用量;同時調整了輔助分散劑的用量,以提高高聚合度PVC的增塑劑吸收量。
2014年9月,天偉化工共生產了60批次P-2500型高聚合度PVC樹脂,完成了生產配方的定型,生產配方見表3,產品檢測結果見表4。

表3 P-2500型高聚合度PVC樹脂生產配方
注:分散劑、引發劑用量為與單體的質量比。

表4 P-2500型高聚合度PVC樹脂質量檢測結果
高聚合度PVC樹脂是特種樹脂,如果按照懸浮法通用型PVC樹脂國家標準要求進行檢測,則不能全面反映樹脂的性能,為此天偉化工針對其應用領域建立了完善的評價體系。
利用Haake擠出機,對PVC樹脂進行模擬拉絲造粒、擠出片材等加工試驗,通過加工制品的性能來評價PVC樹脂的性能。
在高速混合機中按照比例加入PVC樹脂、增塑劑、熱穩定劑,將物料充分混合均勻后備用,利用Haake單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采用粒料進行片材加工。加工配方及擠出機運行參數見表5和表6。

表5 加工配方
3.1.1 光學性能評價
PVC透明材料要求樹脂盡可能完全塑化,在加工時往往預先擠出造粒,再進行擠出加工成型;或經過開煉機煉塑,再進行壓延成型。

表6 擠出機運行參數
通過加工透明材料可以考量PVC樹脂在復雜的加工條件下的塑化性能和受熱的黃變性。試驗結果表明:提高加工溫度,透明材料的透光率增加, 霧度下降, 黃度指數增大。這是因為加工溫度越高, 樹脂塑化越好, 樣品內部混合的均勻性、添加劑與樹脂的反應或吸收及 PVC大分子狀態的一致性越好,材料內部對光的吸收和散射越少,因而透光率增加, 霧度下降;但溫度過高, 會由于 PVC熱降解而使黃度指數增大[3]。表7是高聚合度PVC樹脂光學性能評價的結果,測試樣品通過擠出機平模擠出,設定厚度為0.40 mm。
3.1.2 晶點
高聚合度PVC在加工軟管、薄片、薄膜等材料時,在制品表面上會出現難以塑化的晶點或疵點,用肉眼就可以明顯分辨,不僅影響制品的外觀,還會造成該處力學性能下降、印刷時難以附著油墨等問題。可通過擠出類似輸液軟管的實心PVC拉絲,計量拉絲表面晶點或疵點數,結合拉絲表面的光滑程度(手感),評價其產生晶點的可能性。擠出機口模直徑為3.0 mm,截取單位長度的PVC拉絲條統計表面晶點數,以接近于加工條件的方法評價高聚合度PVC樹脂中的真“魚眼”數,結果見表8。

表7 高聚合度PVC樹脂光學性能評價結果

表8 高聚合度PVC拉絲晶點數檢測結果
注:拉絲樣條每根長度40 cm,截取5根檢測晶點數,取平均值。
3.1.3 危害性物質測定
為保障高聚合度PVC能夠在食品、藥品包裝,醫療器械材料上的應用,須對PVC樹脂進行危害性物質的測定,防止有害物質直接或間接導致食品、藥品污染變質,或因溶出物導致侵害發生,天偉化工對高聚合度PVC加工材料進行了重金屬、還原性物質含量、水溶出物酸堿度等項目的監控檢測,并與GB 15593—1995《輸血(液)器具用軟聚氯乙烯塑料的化學性能》指標進行了對比。水溶出物重金屬總含量按照GB/T 14233.1—2008中5.6進行測定,水溶出物還原性物質含量按照GB/T 14233.1—2008中5.2進行測定,水溶出物酸堿度按照GB/T 14233.1—2008中5.4進行測定。隨機選取4個批次P-2500加工成軟質粒料,檢測結果見表9。

表9 危害性物質檢測結果
①0.02 mol/L KMnO4消耗量;②與空白對照液pH值之差。
由表9可見:P-2500樹脂符合GB 15593—1995的規定。
天偉化工對低溫法高聚合度PVC生產工藝進行了創新設計,克服了低溫法在大型聚合釜上生產的難點,實現了全天候生產高聚合度PVC樹脂的能力。該工藝實現了電石法PVC樹脂的無害化生產,產品順利通過了SGS檢測。P-2500型PVC樹脂在70 m3聚合釜上的成功開發,豐富了天偉化工特種樹脂的產品品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產品性能優良,受到下游用戶的廣泛認可。伴隨特種樹脂的開發,針對特種樹脂的性能評價技術也得到很大程度提升,評價方法更接近實際加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