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濤
(佳木斯市圖書館,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一個國家或民族,只要擁有了追求知識、渴望閱讀的社會風尚,就會充溢著智慧、活力及希望。閱讀既能傳播知識,也是傳承文明以及文化的基本路徑。由國家政府倡導,全社會參與的全民閱讀,有助于推進社會的整體文化氛圍提升。英國在《未來的框架》一文中提出“閱讀推廣以及推動非正式學習”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使命。從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來說,可以把服務工作劃分成三個階段:(1)傳統紙制文獻服務階段,如普通的圖書借閱活動;(2)現代信息資源服務階段,如數字資源信息檢索;(3)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階段,以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為表現形式”。閱讀推廣階段是前兩個服務階段的創新,通過以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為載體,將前兩個服務送到需求者手中。隨著現代開放型圖書館的誕生,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作為服務創新方式,服務于讀者。因此也可以看出,圖書館服務與閱讀是存在著必然聯系的。發表于1949年的 《公共圖書館宣言》提出,“必須激勵閱讀興趣,不斷通過精心策劃的公共關系項目宣傳推廣圖書館服務”閱讀推廣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發展良機,逐漸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以及事業發展變革中的新亮點。
推崇閱讀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從古至今,勤勉讀書也成為許多人的家訓。但我國通過開展“國民閱讀調查”獲得的數據卻不容樂觀,1999—2005年,這幾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國民閱讀率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尤其2005年竟跌破50%,這一結果,經過媒體的傳播,強烈沖擊著人們的閱讀自信。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名流以及出版界的高度重視,紛紛發送有關文件,持續數年倡導和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社會知名人士在不同場合呼吁加強閱讀,甚至提出議案要求設立“國家閱讀節”。自2006年開始,全國各地城市舉辦了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公共圖書館更是積極參與,提供文獻資源、組織讀書活動、大力宣傳推廣閱讀,成為全民閱讀的重要推手。
近些年來,我國圖書館界隨著服務理念的持續提升和不斷創新。逐步確立了均等、開放、免費、共享等全新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然而在公共圖書館推出這些創新服務后,并沒有出現想象中的書刊閱讀熱潮。一些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到館率雖然很高,但存在自修人次超過借閱人次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國民閱讀率降低在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過程中的具體表現,鑒于傳統紙制文獻服務和現代信息資源服務日趨完善,公共圖書館自然要尋找新型服務模式,嘗試服務模式的創新,推廣閱讀就是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碩果。通過借鑒,吸收國內外閱讀推廣的先進經驗,圖書館不斷地以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引領人們走進閱讀。
圖書館推廣閱讀活動方案要有可行性、活動內容具備可操作性。圖書館應該明確讀者需求,根據館內實際情況,切實通過開展閱讀活動,促進圖書館推動閱讀職能的發揮。主題明晰能夠迅速吸引讀者,加深讀者對閱讀活動的印象。如“品味經典、感悟人生;書香伴你成長”等,通過不同的活動主題,促進讀者讀、悟、知、行相結合,從而實現使閱讀推廣活動走向深入的目標。這些閱讀推廣活動既要起到引領讀者閱讀的作用,也能增強讀者間的閱讀交流,進而激發出讀者閱讀渴望,促使讀者喜歡上閱讀,并把閱讀轉化成自覺行為。
圖書館應當借鑒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的理論以及方法,深入研究閱讀主體與客體,客體與本體相互間的關系,并在此前提下不斷強化推廣閱讀的專業力度。閱讀客體包括閱讀的時間、環境及對象。從文獻學角度看,圖書館可以注意閱讀的思路、閱讀的目標、閱讀的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幫助讀者加強閱讀辨識的能力。從閱覽環境方面來看,應該努力打造出閱讀觸發效應的空間,閱覽室需要營造出符合讀者主體閱讀意識的氛圍。從閱讀時間來看,分析讀者的閱讀規律、單位時間內的閱讀效率以及如何分配閱讀時間,力求做到合理使用閱讀時間。圖書館要著力挖掘讀者閱讀的心理動力,促進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對讀者閱讀毅力進行磨煉,激發出讀者自覺閱讀的情感,并以科學的方法指導讀者進行閱讀。圖書館應對閱讀推廣的服務效果全面評估、運用多種服務形式密切聯系服務對象,保證隨時掌握其閱讀動態,在保障讀者閱讀自由的態勢下,引導讀者閱讀方向。
眾所周知,公共圖書館承擔著保存人類的文化遺產、傳承先進的人類文化理念、開展廣泛的社會教育等職能,是供人們進行終身學習的“沒有圍墻的大學”。秉持著服務大眾、提升國民素質、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由于公共圖書館是開放公益的,所以不受社會階層、職業、年齡等因素制約,特別是在公共圖書館法推出后,只要讀者愿意都可以自由使用和接受圖書館的服務。圖書館要不失時機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在讀者參與活動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從而提升增強國民的文化自信力,并且轉化成內在的、強大的民族自信心。現代型的公共圖書館,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優雅舒適的學習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的空間場所。圖書館既是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又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促進者,是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地。
推廣閱讀是由國家政府倡導的,圖書館積極參與的全民行為。圖書館開展推廣閱讀活動,也是體現圖書館社會價值,彰顯書刊使用率,突出公益形象的大好機會。而缺乏讀者利用,無法產生社會效益的公共圖書館,必然面臨生存危機,事業發展面臨挑戰。推動全民閱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各司其職。圖書館更應該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充分利用自身文獻資源優勢,為廣大讀者提供閱讀服務。近些年來,“閱讀”的概念也隨著科技進步而發生了轉變,數字閱讀、微閱讀等全新的閱讀方式,正逐漸為人們所接受。追逐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服務功能和完善服務手段的公共圖書館,完全可以滿足讀者的各種閱讀需要。可以說推動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具有其他社會組織不可替代的作用,開展推廣閱讀活動公共圖書館責無旁貸。同時,也是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創新模式。
推廣全民閱讀活動,提升文化自信、建設書香社會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具體體現。圖書與閱讀也是圖書館事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要素,圖書與閱讀兩者關系結合得越緊密,越能呈現出圖書館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