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徽
(甘肅省慶陽市文化館 甘肅 慶陽 745000)
當代社會,攝影藝術的應用范圍很廣,無論在專業性的場所還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攝影藝術的影子。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通過攝影滿足精神層次的需求。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是滿足人們現實需求的現實體現,也是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促進攝影藝術發展與時俱進的關鍵。
攝影藝術沿續了傳統照相技術的基本特征,但同時也有著很大的突破。相比于傳統照相技術,攝影藝術形式豐富多樣,使得照相成為一種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19世紀以來的照相機以立體成像技術為依托,是記錄某個生活瞬間的重要方式。過去,照相機并未真正走入群眾的生活,而僅僅被部分社會人群所擁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如今的攝影藝術已經成為大眾化的物品,成為普通民眾記錄生活瞬間和生活片段的重要工具。
在當下的群眾文化中,攝影藝術的普及程度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攝影藝術審美的群眾普及性;攝影工具的群眾普及性,主要是指新時期的群眾對于攝影藝術的審美已經具備了普遍性的特征。攝影照片是對某個景物瞬間的定格,富有藝術氣息的照片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情感。以往,普通大眾可能無法深刻感受攝影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因素,而現如今普通大眾對于攝影藝術也擁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攝影藝術審美的普遍性,意味著藝術“門檻”的降低,同時也意味著普通大眾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
如今攝影設備開始受到群眾廣泛關注;憑借著自身操作簡單、功能齊全等特征,攝影設備的使用范圍也不斷擴大。人們借助攝影設備記錄生活中美好的瞬間、片段或者某個美好事物的靜態或動態形象。人們通過對攝影設備的使用及研究,提升藝術審美能力、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實現追求美的夢想。因此,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有助于提升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促進群眾文化精神層次的提升。
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意味著普通大眾成為了攝影藝術的宣傳者和推廣者,而這種局面的形成則是推動攝影藝術不斷發展與進步的關鍵。事實上,任何一項技術的傳承與發展都需要以群眾為基礎,只有經歷過群眾檢驗的技術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與利用。因此,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攝影藝術,有助于推動攝影藝術的推廣和普及,同時有利于攝影藝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在群眾文化中加強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有著重大的文化價值意義。在目前狀況下,要利于各種渠道來豐富大眾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積極尋找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路徑,讓攝影藝術真正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一方面為攝影愛好者們提供了提升藝術修養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基層群眾對于攝影藝術的精神追求。一個優秀的攝影作品,不僅能夠傳達出很多淺層次的信息,而且蘊含了豐富的內涵。優秀的攝影師往往能夠以藝術的形式呈現出真情實感。攝影師或者攝影愛好者,在創作攝影作品的過程中要實現情感與作品的結合,讓作品充滿活力與魅力,使得觀賞者能夠感受到創作者融入在其中的情感,從而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因此,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時,就需要為群眾呈現出飽含情感內涵的作品,以此吸引群眾的眼球,培養群眾的審美意識,讓群眾成為攝影藝術的推廣和宣傳者。
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要以群眾為基石,真正讓攝影藝術成為一種大眾藝術。這就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注重聯系群眾,結合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為群眾提供參與攝影藝術交流等活動的機會,讓群眾切實地感受攝影藝術。例如,群眾文化工作者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攝影大賽,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攝影藝術氛圍;可以定期邀請攝影愛好者前往風景美麗的場所共同參與攝影活動,或者通過組織攝影展覽活動為群眾提供欣賞作品和交流學習的機會,給群眾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和心靈上的審美感受。
面對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新形勢,在群眾文化中推廣和普及攝影藝術,應構建完善的網絡體系,讓科技為攝影藝術發展助力。例如,群眾文化工作者可以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為攝影愛好者們提供攝影藝術交流或者攝影藝術信息瀏覽平臺,使攝影藝術信息得到有效傳播,為攝影藝術的推廣和普及奠定扎實的基礎。
群眾文化與攝影藝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群眾文化中普及和推廣攝影藝術,需要積極尋找結合點、探求新路徑,制定合理的普及方案和實施策略。攝影師在作品創作時,往往會基于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將情感融入作品中;而群眾在欣賞攝影作品時,同樣也會結合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自身內在的情感。因此,我們在推廣和普及攝影藝術時,則需要尋找群眾情感與攝影師情感之間的聯結點,如此才能夠使得攝影作品愛好者更好地理解攝影藝術、理解攝影作品。在攝影作品后期處理過程中,攝影師應合理安排作品中的景與物,使之與群眾的審美需求相符,讓群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夠切身體會作品內容及內涵。
新時期,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攝影藝術實現與時俱進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提升群眾文化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地在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群眾文化工作者應注重以群眾為基礎,深入群眾生活、了解群眾需求,定期組織活動,完善網絡體系,健全推廣機制,大力提升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和藝術素質。
[參考文獻]
[1]蔡榮章.情感與意象的融合——論攝影藝術的審美意識形態[J].照相機,2009(09):64-65.
[2]婁世民,袁丁月.從《金土地》作品看攝影藝術形象的表現[J].大舞臺,2014(04):44-45.
[3]楊震.試析如何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