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鍵鍵
(潭州教育廣州分公司美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放下高談闊論,從近十年教學經驗中,我想發自內心地去說說關于學美術或者說學畫畫這個大題目。
凡事都需要一個立足點,學美術、學畫畫也是如此。我素來是一個喜歡美術的人,打小如此;也可以說我是一個不喜歡美術的人,這是后話。
先說說喜歡美術的事吧。依稀記得,也就是六歲左右的時候,我拿起了畫筆,畫了平生第一張畫。可以說還未有自主能力呢,因為對于那張畫的印象都是模糊的。但是我的父母和我的兄姐都告訴我,確有其事。
我和大姐要了紙筆,倚在家里的大門上,開始面向威武的門神,對臨了起來。是的,就是對臨,把眼中的這位關羽畫在了那一張并不四方——當時就已經破了角的紙上。印象頗深刻,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去做這件事。家里人雖覺得稀奇,但沒有阻止我。畫得如何?在我眼中當然是曠世之作。我記得拿給了我的大姐看,她依稀點了點頭,“還是不錯”。現在想來,以我所了解的大姐,其實我畫得可能慘不忍睹。
這件事是證明我從小就喜歡畫畫的鐵證。從此,我的人生就和喜歡畫畫掛了鉤,家人自然而然帶著稀奇的心情,對此事進行贊揚。一個人的進步往往在于別人的認同,從那以后,我畫畫經常比同齡人好。
學美術,天賦很重要嗎?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論點。天賦對學會畫畫的人來說,水到渠成,極其自然。他不會覺得自己有天賦,因為他從來沒有發現自己的天賦存在過。他們會和你在講臺上講:有人說畫畫需要天賦,我畫畫就沒有見過需要天賦才能畫得好的。你聽了會說,“這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啊,沒見過不等于不存在嘛。”但是許多求學美術的人就是如此,因為這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回答,無形中對學畫畫平添一道天塹,往往令后來者、初學者望而生畏。
那么,你的意思是只要努力就能學會嗎?天賦不需要了嗎?不是不需要天賦,而是需要我們對天賦有正確的理解。
學美術,特別是學得好的人,為什么讓大家那么欣賞?就是我們覺得他們擁有學習美術的天賦。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開始形成這樣的天賦在于有人對他的表揚、夸贊。為什么我會有這么樣的結論呢?我不是什么大師,也不是什么權威學者,我只是一個畢業于清華美院的本科生,在教育的前線上奮斗了將近十年的一個年輕人,沒有什么強大的理論去支撐自己的言論。但是在每一次,對那些比較遲鈍的學生或比較智慧的學生,夸贊認可一番后,他們的進步及感恩心,他們透露出來的對畫畫的喜愛,讓我茅塞頓開。這樣的結果,相比一切高談闊論來論證這個議題,還要更加有力量。

圖1 素描作品展示一

圖2 素描作品展示二
天賦是什么?如果天賦給你帶來的是畫畫的喜悅,那么天賦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讓你進步;但如果天賦給你帶來的是讓你感覺到自己很渺小,連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不能拿到,那么天賦就是一種累贅了。
要學好美術,就要明白一個道理,天賦不天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條路上,美術教育工作者是否認可你,能夠使你在這條路上信心十足的學習。
講述自己年少畫畫的事,我其實就是讓大家去思考我們是否做到這個“學”字,然后才思索美術是什么。寫文章就如畫中國畫一般,要有些留白,方意蘊無窮。之前,我說了自己是喜歡美術的人,現在我要說的是,我也是不喜歡美術的人。
我為什么不喜歡美術呢?一個喜歡美術的人,畫畫對于他來說應該是最快樂、最開心、自然的事。我身邊有很多人,畫畫會畫得很久、畫得很多,開始的時候我也如此。可是,在我開始準備藝考后,這種感覺就越來越少了。因為我不明白美術到底是什么了。美術是畫畫嗎?美術是好看的畫還是表達內心的畫?美術不只是畫畫嗎?那是心靈寫照還是殿堂里的精致掛像?你說得明白嗎?
所以學好美術,不只是畫像這么簡單。介于這種喜歡和不喜歡之間的矛盾的感覺,讓我們深思。學美術的人都情智豐富,代表人物就是梵高、八大仙人等一系列大師級人物。自己亦想成為他們,成為這些人需要多大的勇氣?無限大,因為他們就和我們客觀宇宙一樣,無邊無際。
一頁頁的大師作品,我都熟記于心;一次次和大師思想上的碰撞,都讓我堅定自己的認知。無論是古今中外哪一位登峰造極的大師,都明確地告訴我:不急,要慢慢參悟,而不是像我小時候一樣拿起紙拿起筆臨摹完事。應該要回歸自我,在生活中去參、去悟。
手上技能,只需靜心去練就好。但是真的喜歡美術、真的要學好美術,那么請放下一切外在物質,把我們可以放下的一切都放下。回到原點,去看、去聽,那一切在生活中的美術、那一切在我們眼前的美術,去參、去悟,去用心畫、用心學。我們得到的自我、得到的一切真我,才能讓我們明白要學的其實在我們自己完完整整的手上——“我手畫我心”[1]。
學美術是一件很有情智色彩的事。學美術,重點是知道什么是美術、怎么學,別無他法。
[參考文獻]
[1]冉文.如何將生活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