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森
(魯迅美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04)
動態設計屬于綜合藝術,其具備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各個藝術種類的特征。通常情況下,設計者的動態設計具有超越現實,極具精神幻想與色彩的特點。動態設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讓其展現我國獨特的風格,融入傳統文化,進而彰顯我國的民族精神。當前,如果只是簡單的模仿或者借鑒各個國家的動態設計,很難更深入地推動本國動態設計產業的進步發展。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元素合二為一的動態設計,已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分析怎樣融合當今動態設計的狀況,把傳統元素從各個角度、各個方向融入動態設計之中,可以讓我國的動態設計同時兼具當前的流行元素、傳統文化內涵以及文化底蘊。
動態設計是一種藝術創作的形式,其影響力也逐年上升,特別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動畫影視感興趣,其市場也不僅只面向兒童。在動態設計中融入部分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除了能夠拓寬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與群體之外,還能推動其傳承和發展,提高我國傳統文化在國內以及國際方面的形象與地位,讓憑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得以創新的動態設計能更好地發展進步,深化國民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目前,我國逐步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我們的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也出現了矛盾和沖突。若要穩住自身文化的主體地位,傳統文化就必須要取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動態設計相結合即為一種創新,這能夠促進世界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讓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
從目前來看,在中國國內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和熱愛的動畫影視作品大部分來自日本和美國,我國原創優秀作品屈指可數,動態設計品牌更是幾乎沒有。但是,我國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其中有大量素材可以用于藝術創造,若能把兩者結合起來,就能創造具備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動態設計,動態設計產業也會隨之得到發展。到那時,具備中國傳統文化標志的動態設計品牌也能得以創建。
當今社會,互聯網發展迅速,我國經濟和科技也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漸提升。動態設計跳出了動畫片這一專業范圍,在廣告、音樂視頻、娛樂綜藝等各個領域其都有所涉及。動態設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部分國家,比如說美國、日本等,它們的外來動態設計對我國的動態設計發展造成了阻礙,它們的出現,讓中國動態設計人看到了我國動態設計的短板,中國動態設計在動畫飛速發展的這一階段所面對的挑戰非常嚴峻。
信息時代,數字技術可以說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媒體模式之一。數字技術和藝術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數字技術使動態設計獲得了進一步的優化,同時在各個方面都拓寬了動態設計的創作渠道。高科技的廣泛應用使動態設計能夠運用更多種表現方式,動態設計的可行性大大提升。科技的應用幫助動態設計脫離了制作困難帶來的局限性,讓新思路、新想法能夠得以實現。但如果動態設計過分依賴于高科技,而忽視動態設計的本質,將本末倒置。如果只有技術,那么觀眾只會在視覺上被其吸引,長時間下來,觀眾會逐漸厭煩此類模式的動畫,這種動畫無法長久發展。
世界全球化腳步逐漸加快,我國的動態設計在取材、技術、傳播、營銷以及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向他國進行了學習,我國的動態設計得到了發展進步。當前來看,動態設計并非只是針對兒童的一種產業,其在各個年齡層次都有受眾。中國動畫的發展瓶頸不只在于各類技巧,更在于相關人員的動態設計能力。創造具備中國特色的動態設計,必須在持續融合、創新的前提下進一步保護好中華民族獨有的傳統文化和底蘊,否則中國動態設計的長遠發展很難實現。
我國傳統元素的力量不容忽視,其具備眾多種類與深刻內涵。它是東方文化不可替代的一種珍貴景觀與財富,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世界的藝術海洋之中,其神奇的東方文化魅力也是獨一無二的。動態設計產生至今,傳統元素在中國動態設計中的存在感不容忽視,比如說書法、水墨畫、剪紙、皮影以及秦磚漢瓦、敦煌壁畫、太極八卦等等,其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給我國的動態設計以及世界動態設計的創作都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中華傳統元素凝結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同時傳承了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精神。
“中國傳統音樂”即表演形式為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樣式和風格的音樂,其包含歷史悠久、藝術水平卓越的古代作品和優秀的當代作品。中國傳統音樂題材整體上能夠分成以下幾種類別:民歌、曲藝、歌舞、戲曲以及器樂曲等,為中國音樂的精華所在,給我國的動態設計音樂創作提供了各種素材和靈感[1]。
中國傳統紋樣內部蘊含著人與自然,也代表著人們在藝術創作方面的理念、方法和模式等,其樣式種類繁多,形象、色彩、構造等均為中華傳統紋樣所獨有。從最初的《大鬧天宮》展現的古代青銅器、漢化像石、六朝造像等各種傳統紋樣,到現在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在傳統紋樣基礎上開展的角色設計,同時還運用了現代科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優秀的動態設計作品應當盡可能展現本土民族性的特色。在動態設計的傳播之中[2],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愈來愈得到體現。在進行動態設計制作時,人物角色的服裝造型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說《秦時明月》在人物角色服裝設計方面極大地結合了秦朝服飾的特點,基本以袍作為整體的服飾樣式,利用各類色彩與服飾的特征來顯示各個階級的階級地位,按照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差異來具體設計人物服裝的款式、紋樣、色彩、配飾等。傳統服飾元素生動地展現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且讓我國的動態設計作品中的民族代表性更為突出,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動態設計內容[3]。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積淀的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中華民族的全部智慧,屬于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精神。中國動態設計可以走向全球,在全球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國的動態設計必須與當代科技、傳統元素相結合,同時具備各種題材與內涵,才可以發展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