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志
(廣西戲劇院彩調劇團 廣西 南寧 530022)
意境,在中國傳統藝術中體現了民族特色,也是普遍追求的最高審美境界,對傳統藝術形式的創新與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表演藝術家和批評家認為,意境是決定戲曲表演和藝術創作水平的唯一標準,可見戲曲表演離不開良好意境的營造。而根據戲曲表演的實際情況來看,意境在舞臺表演領域的受重視度顯然不足。無論鑒于戲曲“四功五法”的表演傳承還是基于言傳身教的實際,都需要戲曲表演人員結合實際情況,創造相應的意境。從戲曲表演教學視角下對意境的營造進行分析,探索戲曲表演過程中如何營造出意境美,對意境營造提出針對性的方法。
與西方國家的戲曲藝術表演風格不同,我國戲曲舞臺表演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虛帶實、以形傳神”的寫意化風格,對后世戲曲舞臺表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簡單的舞臺,涉及著場景布置的方方面面,需要表演人員結合具體的劇情,進行科學合理的營造。中國傳統戲曲自有一套靈活而獨到的方法,戲曲表演者需要結合實際的劇情,可以自由地變換舞臺時空[1]。
從時間上說,戲曲場景設置需要根據時間劇情,設置為白天或者晚上。比如京劇大師周信芳主演的京劇《烏龍院》“坐樓殺惜”一折中,從宋江出場上樓,經歷了黃昏到黎明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動殺閻婆惜的念頭,這為后續殺閻婆惜進行了鋪墊。到天明以后,由于走得匆忙,宋江忘記拿招文袋,這個情節設計得很巧妙。去而復返,在與閻婆惜爭執過程中,宋江不得不痛下殺手。整個故事情節因演員精湛的技藝,劇情節奏控制很好;時間情節營造上邏輯清晰、步步推進。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節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引人入勝,合理合情,不會顯得十分突兀。這是與所選演的劇目及表演者所演的人物分不開的,在多種因素的推動下才成功地塑造了感情充沛、動作強烈的戲曲情境。因此,為了實現了更好的舞臺效果,表演人員在戲曲表演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的表演情節和人物關系,整合內部表現資源,從而保證表演順利進行[2]。
為營造良好的表演氛圍,表演人員不僅要提升表達的技巧,還要營造良好的表演意境,通過唱、念、做、打,實現情與景的交融,從而保證實際表演效果。
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唱”可以凸顯戲曲表演的張力,把人物性格塑造更加的鮮明,給觀眾良好的聽覺感受,讓觀眾融入戲曲情節。只有觸動人物內心的演唱,才能承擔起營造意境的重任。
首先,表演者要動情。表演者需要融入個人的情感,通過自己飽含深情的演唱,觸動觀眾內心的情感,來抒發戲中人物的情感,表現戲曲中人物的愛、恨、情、仇。演員通過形式多樣的表演,來表現人物的情感,充分調動觀眾的情感。其次,演員要符合戲曲舞臺人物的身份,根據不同的劇情,扮演出不同的角色,從而讓表演更加富有藝術性,這給戲曲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3]。
越劇《紅樓夢》黛玉“焚稿”橋段是最為經典的唱段之一,大意為:她一生與詩書為伴,想起了當年賦詩比賽的情景,仍然是記憶猶新,但是知音難覓。演員把唱詞唱出來,既唱出了閨閣中大家小姐的高傲,又唱出了寄人籬下的不快。演員通過優美的唱詞和精湛的演唱,塑造出良好的意境,讓觀眾能夠真正體會到林黛玉內心的情感。
“念”主要用來解釋和推動情節的發展,全面地展示人物性格。結合具體的曲目,戲曲念白比較簡短,有的是一兩句話,或者是一個字,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表演正式開始以后,演員出場通常會有一段念白,這可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渲染氣氛,為后續表演做好鋪墊。
在《祥林嫂》末尾段“抬頭問蒼天”中,在唱詞中摻雜念白,通過這種交叉的表演形式,讓觀眾可以大致了解祥林嫂的一生。演員通過表演,我們可以看出祥林嫂對自己的一生態度平淡,沒有過多的哀怨。但是從觀眾的角度來看,祥林嫂的一生艱辛貧苦,生活中充滿了心酸。在提及阿毛時,祥林嫂沒有唱,而是念了出來:“阿毛,阿毛……是呀,我是笨,我單知道下雪天野獸在山坳里沒有東西吃才會到村子里來,我就不知道春天也會有狼。”通過簡單的念白,十分自責,把祥林嫂的情感都宣泄出來,讓悲劇色彩更加濃重,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祥林嫂悔恨和凄慘的形象,真正把觀眾帶入到當時的意境中,提升了藝術的表現力,讓觀眾對祥林嫂更加同情和憐憫[4]。
在戲曲舞臺中,“做”和“打”在很多場合是相同的。做,就是動作;打,就是打斗。中國傳統戲曲博大精深,一個小小的物件都能成為演員手中的兵器,完成“做”和“打”一系列動作,獲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其中最為精妙之處就在于演員可以用舞臺動作和技巧統領千軍萬馬,設置時節時令,具有穿越時空之效,演員可以根據戲曲的劇情,選擇不同的表演方式,讓戲劇表演更加真實、富有靈性。同時,演員在舞臺表演過程中,配合上舞臺燈光、音樂等,設定劇情的時間,由白天轉晚上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讓表演更加富有張力,不會受到某一個時間段的限制,這決定權在演員手中。
在《烏龍院》中,演員通過戲曲動作,讓時間不斷向前發展,從黃昏一直推移到次日黎明,不僅埋下了伏筆,而且推動了劇情的發展,把主人公一系列心理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感受了宋江的糾結、恐慌、無奈以及最后殺人逃跑的心理過程。這些劇情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一步步展開的。在空間上,演員通過自身專業的動作和打斗,比如在馬上戰斗、城墻上戰斗,可以塑造出活靈活現的古代戰場,讓觀眾感覺更加真實。
意境營造,對戲曲舞臺表演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戲曲演員需要利用不同的表演形式,通過精湛的表演,把觀眾帶入不同的意境之中,渲染出逼真的舞臺氣氛,讓觀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通過意境營造,獲得良好的藝術表演效果,引起觀眾共鳴,彰顯戲曲舞臺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