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曉君
(無錫市長安中學 江蘇 無錫 214177)
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形成、閱讀品質的養(yǎng)成必須從小抓起。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潛能的發(fā)揮、知識的積累、個性化的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是通過學生大量的課外閱讀獲得的。
新課程的實施為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促進學校閱讀基地建設提供機遇。以無錫市長安中學為例,該校于2015年4月列入無錫市“新優(yōu)質”學校培育建設項目,在“新優(yōu)質”學校建設推進中,其中一項重要舉措為:“打開學校”,建設“書香”校園,組織動員全校師生投身“誦讀經典,沐浴文化”系列讀書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積極性,還原學校“書香”本色。三年來,師生“讀書”的熱情高,圖書館人來人往,校園的“書香”味愈加濃郁,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閱讀方式必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其核心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圖書館作為中學生第二課堂,具有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豐富的圖書資源,在這里學生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更好地引領和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們可以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獲得自我完善和人的全面發(fā)展。
當前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在電腦、手機高度普及的情況下,網上各種信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學生通過培養(yǎng)訓練熟練地掌握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獲取更多先進的知識、信息、勵志類的作品,豐富自己的課外閱讀;同時,也要提高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閱讀基地要發(fā)揮學校圖書館的指導功能,指導學生開展有益健康的電子閱覽、網上閱讀等活動;在閱讀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下的閱讀技能技巧,引導學生選擇健康、有價值的信息資源。
在當前升學競爭激烈、“擇校難”成為社會熱點的情況下,是否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個話題引起高度關注。增加課外閱讀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知識層面,了解時代發(fā)展動態(tài),開闊視野。建設閱讀基地可以引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熱情,將圖書館變?yōu)椤白x書館”,因此無錫市長安中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組織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氛圍。2014年底的一次升旗儀式上,舉行全校性“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美德”的誦讀活動。圖書館為師生配發(fā)了誦讀材料,引導學生與好書為友,與經典對話,與博覽同行,積淀文學底蘊,提高文學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成為道德高尚、學識淵博、有人生品位的人。2015年初,隆重舉行“百千萬讀書活動”啟動儀式。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同臺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并發(fā)出倡議,號召大家樹立親近書本、喜愛書本、學會讀書的新形象,共同沐浴文化的恩澤,接受傳統(tǒng)洗禮,享受閱讀的快樂。2015年5月,長安中學被授予江蘇省書香校園閱讀基地稱號。學校以此為契機,通過表彰、贈書等活動進一步激勵師生投身全民讀書活動的熱潮,讓校園散發(fā)出陣陣“書香”。圖書館在類似讀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基地作用。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群體的讀書建設和教師閱讀實踐活動的構建,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多樣的教師讀書活動:推薦好書、分享閱讀的活動;閱讀思維碰撞、智慧共享的讀書心得交流會;開展優(yōu)秀讀書筆記評選、讀書沙龍、讀書研討會、讀書報告會、讀書演講比賽,等等。2015年4月的教師讀書心得交流會上,三位年青老師分別作了《目送》《教育是慢的藝術》《走在孩子的后面》讀書心得交流,讓老師們很受感悟和啟發(fā)。2016年底的班主任讀書心得交流會上,班主任們按照學校推薦書目《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56號教室的奇跡》,結合實際,帶著問題、困惑進行研讀。心得的交流、智慧的分享拓展了班主任們的工作思路,增加他們了改進工作的動力。同時,讓大家進一步認知了“讀書”也是為自己“充電”,增強知識底蘊,增加學識修養(yǎng),提升人格魅力的道理,從而真正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班主任”。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就要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書籍,采取合適的閱讀方式方法,從中感受到閱讀對鞏固、豐富課堂知識的意義,對人生發(fā)展的益處。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力求使學生親自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使他們在這種發(fā)現(xiàn)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勞動和進步。這本身就是一個最主要的興趣源泉。”因此,圖書館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探索。如:每班設立圖書角,營造班級近距離、直接的讀書環(huán)境。
1.加強閱讀指導
依托課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特別是在語文學科教學中,以閱讀教學為專題的專門指導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過程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通過學生讀書交流活動等形式,在“實戰(zhàn)”中激發(fā)閱讀興趣。
2.專家演講引領
整合校外資源,聘請專家學者來校作“閱讀”的專題講座,對學生擴大視野、增加閱歷、提高認識、激發(fā)興趣很有幫助。2015年3月底,《讀者》與“讀者”一次心靈的約會在長安中學舉行。圖書館為此做了些相應的后續(xù)工作,如:組織師生閱讀“勵志”書籍,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閱讀的能力,增加閱讀的廣度、深度。
環(huán)境能感染人、影響人、教育人。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有抱負、有理想,學校圖書館是書的海洋、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是學生調節(jié)課堂教學、充實學校生活、發(fā)展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閱讀的主要場所。好的環(huán)境增強優(yōu)質的閱讀效果,讓學生在高雅脫俗、飽含生機、健康向上的環(huán)境中端居靜思,博覽群書,沐浴文化的恩澤,享受閱讀的快樂[1]。
館員是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人,其政治素養(yǎng)、文化素質、人格魅力、人際關系構成了圖書館的“軟環(huán)境”[2]。圖書館員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素質,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職業(yè)觀,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以人為本,樂于奉獻。另一方面要提高業(yè)務素質,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積極參加培訓,掌握現(xiàn)代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
學校閱讀基地建設是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化素質教育、充實師生學校生活、確立終身學習觀念的需要。閱讀基地的構建要以學校圖書館為平臺,以師生廣泛的閱讀實踐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建濃厚的校園“書香”氛圍。圖書館要加強自身資源發(fā)展,真正成為師生滿意的閱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