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玲
(廣東白云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第一,成立廣東白云學院出國留學服務中心,為全校學生提供出國留學和出國實習服務,建立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工作體系。經過幾年的努力探索,院長辦公會一致同意成立廣東白云學院出國留學服務中心,由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兼任服務中心主任,以學生工作團隊為核心成員,國際交流處及各出國項目主任輔助配合。出國留學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全校國際項目宣傳、項目咨詢,幫助學生準備國外大學留學申請或境外實習申請,協助學生獲得出國簽證咨詢,協助出國后的學生與合作院校和企業溝通解決相關問題、項目資料匯總存檔等工作。中心成立后,在每兩周舉行的學生及黨建工作例會上,中心主任代表國際教育模塊進行發言,定期通報學校國際教育的情況并布置相關工作,制定學生工作例會的國際化工作機制,這也是學生工作國際化保障機制的一個創新。
第二,創新學生工作內涵,構建多元化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根據學校教育國際化引領戰略,構建多元化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項目,這既是對學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學生工作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充分發揮學工的作用,培養國際性人才的有效途徑。幾年來,由學工人員主導,在外國語學院乃至全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項目,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特色和方向,對學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升學生工作團隊的國際化水平,培養學生工作團隊國際化管理視角。高校的學生工作管理隊伍對國際化人才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在當前的國際化大背景下,學生工作管理者應具備國際化視野。通過輔導員參與項目管理、派遣輔導員出國考察等方式,積極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拓展交流渠道,深化合作內容,全力打造國際化規模,學工隊伍國際化建設也在2016年開始有了新的突破。
第四,探索海外留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機制。長期以來,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都具有剛性化、統一化,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廣東白云學院外國語學院積極優化學生管理制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發展及個人需求的角度,積極探索符合出國留學學生的有效管理工作機制。外國語學院學生工作團隊通過對海外及來華留學生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目前高校在海外留學生及來華留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高校輔導員應怎樣做好出國留學學生和來華留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幫助留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為輔導員在處理該項工作時提供理論依據及對策建議,協助校領導制定《廣東白云學院出國學生管理辦法》[1]。
第五,探索來華留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機制。2013年開始,外國語學院學生工作團隊就積極參與國際化項目的管理,協助做好“暑期美國留學生來華對外漢語培訓項目”的管理。2016年,該項目直接由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負責,組織了由輔導員及學院教師組成的團隊,全面開展該項工作。在開展項目中,外國語學院學生工作團隊針對來華留學生學習、生活管理進行研究。以“暑期美國留學生來華對外漢語培訓”和“港穗青年文化交流項目”為例進行研究說明。配合學校職能部門,制定并完善《廣東白云學院國際留學生學籍管理暫行規定》《廣東白云學院來華留學生考勤管理規定》等制度[2]。
(1)開闊了學生專業知識和素質教育的國際視野,幫助學生樹立了跨文化的比較性思維方式,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充分理解互動學習的必要性。例如,有的學生的心得題目就是《中英兩國的服裝文化比較》,有的學生作為志愿者參加了學校的游學團接待工作,與外國留學生在一起學習了一個月以后,能充分理解互動學習的必要性,提高了主動學習的興趣,項目結束后,在班級學習的時候,會積極配合教師,大膽互動,調動身邊的同學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通過出國留學服務中心,建立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工作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從輔導員的維度為學生解決出國等問題。輔導員一直在堅持為學生出國留學貢獻力量,通過大量有益的活動、咨詢會等讓學生充分了解項目、了解國外環境等。
(3)境外專業實習有序進行,逐漸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教育合作培養模式。通過前期對海外留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機制的研究并出臺相關制度,出國留學工作規范有序,在國外學習學生有專人管理,從學院領導、項目主任到輔導員,建立高效的聯系機制,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提供幫助。
(4)境外實習、實踐項目人數逐年增加,獲得學生及家長的高度好評。
(5)留學生工作穩步發展,特色顯現,我國香港等多家雜志媒體爭相報道。
(6)提升了學生工作團隊的國際化水平,培養了學生工作團隊國際化管理視角。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工作國際化模式效果明顯,受到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下階段還可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1)推動輔導員國際化教育的“專業化”建設。組織專業培訓,提高輔導員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業務能力,專門配備負責海外留學生工作的輔導員。
(2)深入調研,進一步加強學生工作國際化模式研究。特別是在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調研及訪談中,應該加強對國外相關學校的訪談,從而更加了解學生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有效解決。
(3)加強對出國學生的服務及日常管理工作的探討和研究。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的,而選擇出國實習、游學或深造的學生越來越多,出國學生的服務及管理已迫在眉睫,也是今后工作的難點。
(4)積極開展國際文化傳播活動,構建多元化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在原有的“國際教育周”、項目宣講會等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及活動內容,如開展“互聯網+國際項目展”等活動,使學生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5)以廣東白云學院出國留學服務中心為抓手,完善學生工作國際化體制機制建設。廣東白云學院出國留學服務中心是一個新組建的以學生工作人員為核心的部門,中心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充分發揮學工的力量,為學生服務,在日常運作和為學生提供幫助的同時,要不斷總結并規范部門工作流程,切實為學生提供高效的服務[3]。
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學生工作國際化是一項需要搶抓機遇、整體推進的工作。工作者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吸收借鑒世界發達國家高校學生工作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從根本上調整工作思路,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明白學生工作國際化過程中的各種關系,實現育人目的,為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增強國際交流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