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濤
(寧海縣西店鎮望海小學,浙江寧波 315613)
目前,我國小學教學模式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比較濃厚,學校領導的強制化、權威化的行政管理方式與新課改的實際要求并不相符。由于學校管理人員的強勢領導,使得廣大小學普通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之間常常存在著利益之間的客觀矛盾,突出表現為學校行政人員通常享有更好的工作條件、更高的工資待遇和更多的進修機會。因此,一些優秀教師為了謀求更優厚的個人待遇和更樂觀的發展前景,紛紛從教學崗位轉向為行政化崗位。這就造成了兩個不利的局面:一是小學中大量優秀教師離開了教學一線崗位,從而降低了小學的教學質量。二是學校對普通教師過于苛刻的行政化限制,導致教師和學生無法發揮其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并沒有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目的。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我國各級教育基本都還是秉承著唯成績論、分數至上的一種理念。并且在教育大環境的影響下,成績至上甚至已經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和公認的一種的社會性原則。目前整個社會都覺得成績至上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其中存在的很多陷阱和問題。成績至上的原則在應試教育環境中是科學合理的,可是如果放在社會不斷發展所產生的現代教育理念之中的話,就可以發現成績至上的觀念嚴重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發展和道德素質的提升。如果只對小學生強調“分數才是硬道理”,那么學生的發展必然會單一化,并且讓學校、老師、家長等所有相關者都瞪大了雙眼盯著學生的考試分數,沒有人會把發展學生個性、提升學生品德放在重要的位置。
從小學教師的角度來看,雖然互聯網多媒體等教學媒介能夠豐富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可是對于那些非計算機專業出身的教師來說,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收集資料制造課件。加之多數小學教師都有著較重的教學任務,因此他們很難擠出足夠的時間去充分的現代化手段開展教學工作。同時,還有些小學教師只注重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簡單運用,而沒有注意將實際生活的元素融合進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之中。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在課堂學習中無法真正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習的興趣。教師片面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導致多媒體、新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無法真正起到活躍課堂、豐富教學方式的作用,同樣也無法真正做到利用互聯網充實課程內容的目的。
目前很多小學多采取傳統的崗位講授培訓模式,也就是讓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學會培訓規定的課程。這種培訓方式雖然有著較強的計劃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缺點是針對性不強,無法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學校強化教師培訓工作,應該努力將現代教育理念融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業務素養、學術能力和職業道德等多個方面,并且充分聽取教師的心聲,最大限度將教師們的需求融入培訓計劃,從而調動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自覺性。
首先,應當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的實際教學資源稟賦特點,積極改革當前的教學管理模式,使小學教學管理最大化發揮出當地教學資源的效益。同時,小學還應緊跟現代化教育的核心宗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客觀評價學生的能力基礎素質,依據學生本身的特點開展各項教學管理工作,從而使學生真正能夠喜歡學習、愛上學習。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多組織教師對現代化素質教育展開探討,使教師們的意見真正接納并融入教學管理工作中來。充分聆聽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從而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觀能動性,直至提升現代化小學教學管理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成績至上的問題在我國小學中十分普遍,其典型變現為: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更受教師的關注和青睞,甚至班里的座位排序都是根據學生的成績高低安排的,并且教師對學生成績的評價顯得單一化、片面化。這種思想理論顯然與現代化社會以及現代化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現代化小學教師管理的宗旨在于,以學生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長期地、全面的發展。而目前的成績至上的觀念顯然與這樣的目標和要求是不符的。因此,學校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寬松、自由的環境和氛圍,這樣才是真正尊重教師和學生的個性,才能使教師和學生真正激發出師生的自覺性和能動性,這同樣才是以人為本的根本所在。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將學生的學習成績進步與素質提升相結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重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力、社會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從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使小學生能夠更加多元化地成長。
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的今天,小學教師應該善于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從而豐富教學課程資源,以此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學會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等新媒體手段,將課程教學努力打造成一個精美的藝術品。學生學習的過程等同于一個藝術熏陶的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然而現實中很多小學教師做不到這點,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在課堂上能安靜的聽講就是乖學生的表現。熟不知課堂是一個實踐出真理的場所,教師只有善于運用新媒體資源,將生活中實踐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課堂學習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勇于嘗試運用互聯網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借助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新的互聯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單向教學轉變為邊教邊學,從而真正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對于現代化小學教學管理而言,強化教師素質能力是實現教學管理改革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真正提升小學教師管理水平的重要內容。因此,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根據現代化小學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針對性地改進發展小學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和內容等。思想層面的培養上,學校要充分尊重教師的個性以及創新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發明創造的能力。實際行動方面,學校應加強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師范性和學術性,但是小學教師學術能力的提升并非是一撮而就的,需要給予教師一定的學習和進度空間,切不可操之過急。
總之,為了適應時代變化的需要,現代化小學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是必然趨勢。在這一改革過程中,學校應當以現代化教育理念為根本,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思想,加強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使用,積極分析現代化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有效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促進現代化小學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小學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