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鳳
摘 要:師德是教師之本,做好師德建設工作,有效地發揮師德的作用也是學校管理中的重要任務。那么,什么是師德呢?師德是怎樣體現的呢?從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幾個小故事入手來說一說師德的燎原之力。
關鍵詞: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
師德的建設是保障教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的重要因素。那么,“抽象”的師德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網絡上近日流行一首《涼涼》教師版的歌曲,其每一句歌詞其實都是教師師德的展現,也是教師形象的勾畫,如:“夜漸微亮,校園寂靜空曠,你還伏在桌上,一束微黃燈光,夜漫長,靜謐安詳……”體現了教師的愛崗敬業,這就是師德的表現。“舊時桃李如今猶存,只愿用我青春換你百年樹人”這也是師德。本文就從下面幾個小故事入手來說一說“師德”。
一、愛崗敬業
愛崗是為了完成我們作為教師的責任,敬業是為了對得起教師這一稱謂。所以,愛崗也好敬業也好都是師德的體現。
記得,那是2017年5月28日,我校的時老師突然嘴里說出“我有事出去一下”,在上班期間,聽到從他嘴里說出這句話,讓我很詫異地追問了一句,他說:“這不響應國家二胎政策嘛!孩子要出生了,我得去趟醫院。”我們學校離縣醫院有好幾公里,他著急忙慌地趕到醫院時,他的孩子已經呱呱墜地!本想他會請幾天假,可第二天清晨他仍然第一時間站在學生宿舍樓下,和五(2)班的孩子一起晨跑。
愛崗敬業讓教師家校難兩全,可在這一艱難的抉擇下,我們教師都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留在這個崗位上,留在這個影響將來孩子發展的職位上。
二、關愛學生
“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個人的愛,而是出自教育的需要,是與教師教育責任相關系的。而且,師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記得去年畢業的一名小女生,劉某,長得平平常常,個字也不高,不喜歡說話,成績平平。就是這樣一名中等生成為我們忽視的對象,但就是這樣一個各方面都沒有突出特點的學生被語文老師注意到了,因為劉某寫的字工工整整,就像是字帖里走出來的,并將這件事情與我們幾個任課教師進行了交流,我才開始關注這位“普通”的小女生。但在深入了解后,我發現劉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跟著爺爺奶奶,因為爺爺喜歡寫毛筆字,所以她也喜歡寫字繪畫。可是,因為常常想念父母,上課的時候常常不能集中精力,導致了學習成績越來越差。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會不定時地借給劉某電話讓劉某與父母通電話以解相思之苦。而且,為了保護劉某喜歡寫字繪畫的這一興趣,我和劉某約定,如果想父母了可以畫一幅畫,我負責將作品拍成照片傳給父母看。漸漸地,我發現劉某的笑容多了,性格也開朗了很多,已不再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感到自卑和無助,因為她明白父母的心一直與她在一起。
就是這樣一個對我們來說再簡單不過的做法,一個承諾,給一個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憶。其實這就是師愛,無言的師愛,我們不需要家長的感激,也不需要學生記住,只希望能讓學生在這一成長過程中健康快樂,給自己的事業不留遺憾。當然,這也是師德的表現。
三、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責任,也是我們選擇教師這一行業的初心。或者說,每位教師都是懷揣著這一目的進入到學校的大門的,我們希望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所懂得的道理來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當然,能夠真正將“教書育人”這四個字落實到實處的教師也是具有高尚師德的人。其實要達到“教書”這一目的相較于“育人”來說要簡單一些,而“育人”則是整個教師教學生涯中最主要的研究課題。那么,怎樣做到育人呢?在筆者看來,潛移默化的育人比長篇大論的道德灌輸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培養學生“親情”意識時,我沒有直接給學生說,家長多么的不容易,家長是多么的愛我們等,因為我知道這種枯燥的講述是不能觸及學生心靈的,也是不利于學生正確的親情觀的形成的。所以,我選擇了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即表演活動。從劇本的編寫到表演,全程都讓學生進行參與,讓學生從回憶和感悟中去理解親情的價值,去感受父母愛的無私,這樣很輕松地就達到了“育人”的效果。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了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也達到了“教書”的目的。教書育人是師德的體現,學生在教書育人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更是師德衍生價值的表達。
師德是無聲的,是無私的,是樸素的。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不求回報,不求感恩,只愿學生健康成長。所以,做好師德建設,并借助師德之力來促使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淑華.小學教學中教師師德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5.
[2]楊軼.小學青年教師師德現狀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