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
2014年10月,我第一次參加市優質課這樣的重要比賽,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當我拿到《我就是我》這個課題時,一下子懵了,小學二年級學生自我意識正在初步發展,他們的認知和思維方式的特點,不可能非常理性地審視自我,該如何著手這節課呢?從備課到上課只不過短短的一星期時間,但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一星期至今還閃現在我的腦海,似有一部微型攝像機時時在我眼前播放一個個難忘的畫面。
實錄一:解讀教材,積極備課
毋庸置疑,要想擁有一堂成功的公開課,必須在備課上下苦功,于是在知道課題的第一時間,我便鉆研起了教材:
《我就是我》選自浙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通過一次次地解讀教材,我把以下三點定為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從外貌、愛好、想法等方面了解一個獨特的自我,知道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從內到外的差異。
(2)進一步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學會欣賞自己,悅納自己。
(3)不盲目模仿別人,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
實錄二:博采眾長,完善教案
在一次次的修改之后,新的教案“新鮮出爐”。仔細審視新的教案,我覺得在課程理念、教材處理和教法運用上都合情合理,各有特點。總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課題導入,貼近生活
學生的自我意識形成還處于簡單階段,很難馬上說出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個性的特別之處,于是我由孩子們熟知的《爸爸去哪兒》的童星Kimi為切入口,讓學生發現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就是我,從而引出課題。采用這樣揭題的方法,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能使課堂更有實效性。
2.由表及里,層層深入
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多種情境設置組織教學。
安排的第一個環節是:外貌不同——我就是我。旨在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長相,喜歡自己。第二個環節是:愛好不同——我就是我。旨在表達自己的愛好,悅納自己。第三個環節是:想法不同——我就是我。旨在畫出自己的想法,賞識自己。
3.繪本、視頻,突破提升
學生的課堂應該是開放的課堂,如何在短短40分鐘時間達成本課的既定目標,突破重難點呢?我采用了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讓學生在邊聽邊感受中明白做自己,最快樂!接著通過視頻播放《明明的故事》,利用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例,挖掘學生日常生活的元素,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產生共鳴。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澄清了自己的觀點,自己得出不能盲目跟從別人的結論,點明本課的主題“我就是我”,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最后,我把夜空中的星星當做禮物送給孩子們,讓他們唱一唱,在唱中感受自己的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真正地學會欣賞自己,喜歡自己。
實錄三:正式上課,尷尬不斷
回放一:怯場
孩子們,除了外貌長相不一樣,我們還有哪些方面不一樣呢?
(1)集體交流:還有性格、脾氣、愛好、習慣等等都是不一樣的。
(2)指名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當其中一位學生介紹后,我問:“那你愿不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呢?”學生沉默……我再次鼓勵:“請大家給他點鼓勵吧!”掌聲過后,學生還是搖了搖頭……無奈,我只得叫了下一位舉手的學生……
回放二:wifi失效
剛才小朋友們玩“學做木頭人”時的表現都很棒,玩得也很開心,想不想再玩個游戲?那這回老師要增加點難度,要請你們用大腦來做運動,來一次“超級變變變”!
(1)老師講解游戲規則。變什么呢?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張白紙,看看上面畫了什么?(出示要求)請你動動腦,再動動手,在圓圈上畫上幾筆,讓它超級變變變,變成其他的東西。
(2)學生動手畫(播放音樂),教師巡視。
(3)你用這個圓變出了什么呢?你變的又是什么呢?還有變得不一樣的嗎?
(4)其實,剛才在你們創作的時候,老師已經把你們變出來的畫傳到了電腦上,想不想看一下?
學生們都興高采烈地回答:“想!”意外發生了,我用手機拍的圖片怎么也傳不到電腦上,一直處于傳送狀態。課前嘗試了好幾遍,wifi確保無誤,可是真正上課卻一下子失靈了!我冷靜下來,帶著深深的遺憾用投影儀展示了學生的圖畫,完成了這一環節。
實錄四:調整心態,認真反思
1.激勵和表揚,我抓住了嗎
從第一個教學片段可以看出,當孩子對我提出的要求有些畏懼,不敢表達時,我沒有進行更多語言上的激勵。如果我抓住時機,對這個孩子加以表揚“是呀,你真是一個勇敢的孩子,敢于舉手說出自己的愛好,真好!”如果我再加以激勵引導“如果你能把愛好展示給同學們,肯定會更棒!”相信那一只小手會被積極調動起來。
2.面對突發情況,我適時調整教案了嗎
那天我是早上第一節課,中途突然停電,而后又重新發電了,恰逢我上到“超級變變變”這一環節,原先設想的是手機和電腦同時登錄QQ,在巡視學生畫畫的過程中,用手機直接把圖畫拍下來,及時傳送到電腦上。既節省了時間,又能更好地展示,給學生一個視覺沖突。誰知在電一停一開的過程中,需要至少30分鐘時間恢復無線網絡的連接和正常使用,我在嘗試了三次傳送失敗后,最后決定用投影機投射。有人說:教師要有“敏銳嗅覺”。其實在第一次圖片傳送中,我就已經感覺到網絡出問題,這一預設環節會出錯,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能“汗顏”,只能“手足無措”,并沒有及時調整教案,導致了三次“傳送”三次“冷場”的悲慘情景。現在想起來,如果當時發現問題,馬上調整教案,直接用投影儀來代替手機傳送,既能節省時間,也能體現出課堂機智。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