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哲
摘 要:識字教學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能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做好識字教學工作,優化識字教學策略,提升學生識字技能,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關鍵詞:識字教學;語文;策略;技能
識字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識字是學生生活與發展的關鍵。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所以學生需要通過識字來獲取豐富的知識,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語文漢字繁多、課堂教學活動無趣等原因,使得一些課堂識字教學效率低下,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對此,我提出了以下幾點識字教學優化策略。
一、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未發育成熟,在進入陌生的學習環境后很容易產生不適心理,這無疑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如果教師對學生要求過于嚴格,那么勢必會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識字教學中一定要遵循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利用學生生性好動的性格特點,開展豐富的游戲教學活動。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消除學生的不適心理,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菜園里”時,我組織開展了“畫圖猜字”的游戲活動。游戲規則如下:兩個學生進行看圖猜字游戲。教師向其中一個學生展示課文中的漢字,要求學生根據漢字意思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圖畫。另一個學生則要對圖畫進行辨識,并在黑板上寫出正確的漢字。游戲時間只有2分鐘,游戲中不能出現語言對話,答對一題積一分,答錯不扣分,獲勝者會有神秘大獎?;顒娱_始后,有兩個同學自告奮勇地來參加游戲,我給出的漢字是“豆角”,只見一個同學立刻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個又細又長的“東西”,另外一個學生快速說出了答案,并正確書寫在黑板上……活動最后,我為獲勝的前6名頒發了筆記本的獎勵,并授予了他們“猜字小達人”的榮譽。雖然學生的繪畫水平有限,但卻抓住了事物的明顯特征,而這也是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的體現。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更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提升識字教學效率
一些教師在識字教學指導時,為了盡快完成識字教學任務,經常引導學生反復地誦讀課文,并進行大量的生字習題練習,這樣雖然能幫助學生更牢固地掌握一些字詞句,但卻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而現階段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一體機等先進設備來輔助識字教學工作,利用生動的畫面、優美的旋律來增強學生課堂注意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
例如,在教學“操場上”時,我利用了多媒體來輔助識字教學活動。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上節課的內容,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摘蘋果”的導入情境,多媒體課件中顯示的是一顆長滿果實的蘋果樹,學生每念出一個蘋果上的生字,我就把該蘋果摘到籃子里,最終在共同的努力下,我們摘下了所有的蘋果,這也就表示我們圓滿地完成了上節課的復習任務。這樣生動的摘蘋果課件讓學生眼前一亮,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授環節中,為了引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字詞含義,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再現了生活中真實的操場活動場景,并在場景下方標注了學生要認讀的字詞。當學生看到多媒體視頻中學生拔河的場景時,自然就理解了“拔河”二字的含義。這樣利用多媒體來幫助學生認讀和理解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提升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重視識字方法指導,提升學生識字技能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小學語文教師的識字教學任務可謂是任重而道遠。眾所周知,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才能掌握識字的精髓。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重視識字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認識生字的方法,如,查字典、歸類識字、結構識字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識字技能。
例如,我在教學指導時經常引導學生把相同偏旁的漢字進行統一歸類來學習,如:打、撿、拍、撞、拔、挑、摔、搖、抄等,這些文字都有同樣的偏旁,且字面意思都與動作相關,歸納在一起進行學習能有效提升識字的效率。此外,我在教學指導時經常利用漢字的結構來引導學生學習,如,“會”屬于上下結構,由“人”和“云”兩部分組成,“云”在古代的意思是“說”,所以,我引導學生這樣理解:有很多人在說話,他們可能是在開會。通過這樣的結構識字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和樂趣。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象形字來引導學生認識漢字,如,月、日、山、明等,這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識字能力。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識字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的識字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其日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白潔.文化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王建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法創新[J].求知導刊,2013(4):121-12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