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 要:幼兒園的四周環境是幼兒課程中的部分之一,在創設環境的時候要考慮幼兒的教育性,讓環境創設的目標跟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一樣的,幼兒的身心發展不僅僅有賴于系統中的教學,更受到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這種熏陶影響都是有益的,要為幼兒創造更好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幼兒;環境創設;有效性
幼兒階段是長身體、智力水平迅速提高的黃金時期,在環境的創設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幼兒與老師的合作過程,老師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意識,并善于交往,行為更具有理性,也更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是幼兒重要的生存條件,教師應該為幼兒成長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達到價值最高的早期兒童教育基礎。
一、班級環境創設的教育作用
幼兒園環境如同教師一樣,對幼兒的認知是具有一定激勵性的,使幼兒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發現的狀態,在環境中所使用的材料和發現的一些未解決問題,從而會獲取對幼兒園的另一種認識;環境是占更大關鍵性因素的,無論是幼兒與幼兒間還是與教師間,對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是存在極大影響的。
二、班級環境創設的內容
1.班級環境創設理念
班級環境創設要與幼兒園整體的環境和創立理念相結合,同時也要突出本年級的特色,幼兒教育的總目標是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所以班級環境的創立要關系到這幾點,同時班級創設展示要與教育計劃相一致,更要根據幼兒的需求時常更新,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的主要積極性,從中發現幼兒與環境間的互動,教師也要多關注幼兒,觀察幼兒的興趣點與需求。
2.促進幼兒認知發展
根據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幼兒剛入園不久,秋天就快要到了,樹葉慢慢變黃掉落,大地的小草即將枯萎,這種變化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與興趣。同時,可以根據季節與幼兒園目標,以秋天為主題設計《秋天的故事》:在樹林里,美麗溫馨的小屋,可愛漂亮的小動物。可以把這些內容的成品展示在幼兒園的教室或走廊兩側,手動制作的幾棵大樹,在樹上粘貼掉落的樹葉,同時加入立體設計,讓畫面更有立體感和真實感。如:卡片做的一些立體護欄,動物,打開的門等。通過硬性環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展現學習內容,延長學習活動時間,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在其中感受好的熏陶,好的教育,也提高了環境帶來的教育價值。
3.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創設的目的,就是利用環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接、形象和綜合的教育,讓環境對幼兒進行全方位信息的激發,幼兒依賴周圍的環境進行交流,才能了解自己,了解四周環境,得到的是情感上的體驗與知識的啟迪,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總的來說,環境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起著很重要的意義,物質環境創設的同時也保證幼兒的安全,這是每個幼兒園的首要職責。
三、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有效性策略
1.智能的啟發性
在創設幼兒園班級環境的過程中,首先要以豐富幼兒的知識以及增強幼兒的能力為前提,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在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下,教學活動會根據幼兒的年齡以及心理情緒變化來設計符合的活動形式以及主題。比如,在愛祖國、愛家鄉的主題互動中,我們可以設計出幼兒喜歡的環保話題,“水”“多彩的樹”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就可以影響幼兒對環境的保護,并進一步提高幼兒在認知上的發展能力。
2.在行為上激勵幼兒
班級環境創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勵幼兒向上的氣氛。幼兒喜歡涂涂畫畫,他們的繪畫作品充滿了快樂以及兒童世界,這些完美的作品就可以用來裝扮班級的環境,從而達到增強幼兒信心的效果。當自己的作品可以被教師展示出來的時候,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然而,在創設班級環境的時候,應該注意根據幼兒的特點以及學習現狀來創設,這就是一個獲得喜悅的過程。
3.在活動中體現幼兒的自主性
在新課改的教學大綱中,要求創設的班級環境要適應教育的大環境,而且要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幼兒提供活動的條件以及機會。因此,根據我國特有的幼兒園環境,可以建立區域性的活動環境,這是一種比較開放的活動形式,所以會受到幼兒的深刻喜歡。在區域性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為幼兒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以及充足的時間,從而幫助幼兒創造出合理且輕松愉悅的氣氛,并體現出幼兒的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師要給予幼兒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觀察、行動的范圍,主動了解幼兒的活動問題,并給予一定的幫助。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是一種比較隱形的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開發幼兒的智力。班級環境創設可以作為影響幼兒發展的條件,因此,幼兒班級環境創設有一定的價值。本文在分析了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方案以及內容之后,為了提高其有效性,可以從智能的啟發性、在行為上激勵幼兒以及在活動上體現幼兒的自主性三個方面來展現。
參考文獻:
[1]王榮.談幼兒園班級環境的布置[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1).
[2]高美華.淺析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有效性[J].素質教育論壇,2010(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