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仕雄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已經融入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主要針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希望可以讓合作學習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當代學生的物理學實驗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應用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初中生的邏輯思維發展水平來說,關于物理學概念原理及規律的認識會比較困難一些,單純依靠課堂理論知識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物理學實驗當中,在合作與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主要指的是學生為了能夠完成共同的任務,學生之間有組織地聯系在一起,開始有明確分工的互助學習,通過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將個人的學習目標同班級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比如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操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組織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一起探索和發現物理現象規律,這也是合作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現實意義所在,能夠更好地調動初中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思維和學習習慣,可以將物理課堂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各種物理問題的解決當中,提高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綜合素質。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構建合作學習小組
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課程中,首先需要完成對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主要講究的是科學分組原則,
也就是要讓學習小組中的成員既要有物理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要有物理基礎比較差的后進生。這樣可以使得各小組的競爭實力都均等,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每位小組成員都能夠保持同樣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力學彈簧測力計的測力實驗中,可以由比較細心的同學來負責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由另一位同學負責記錄下來每次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刻度值,由一名同學負責垂直拿著彈簧測力計,由第一名同學來負責實驗的監督工作,比比看哪一小組的同學配合最默契,哪一小組的測量結果最準確。
(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
在初中物理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要重點體現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參與物理學習項目的主動性,從這一點角度出發的話,物理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方式,來為學生創造出一種物理實驗的學習環境,例如,在初中物理《光的現象》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動手操作,完后對小孔成像、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學習,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教學實驗道具,由一名同學負責對實驗時的光照控制,由另一名負責觀察實驗現象,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并發現光在傳播過程中的現象和規律,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各種光學現象的獨特魅力。
(三)保證教學順序的合理性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應用中,還需要通過確認合作學習的內容,來讓學生明確本單元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進而合理安排和統籌規劃教學的順序,對于物理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最好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安排好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時間,提高活動的趣味性,例如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時,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環境下受到的浮力值大小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重量間的關系,在合作學習時,學生可以在了解物體的質量、密度和容積等概念以后,再進一步針對物體的浮力受力狀態展開分析,通過探索實驗以后,學生可以發現物體所受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
(四)全面對學生展開評價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可以針對學生在物理學實驗操作中的表現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綜合性的評價,同時物理教師還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指出學生在物理學實驗中失誤的地方,正如在“水的沸騰”實驗中,要求學生能夠觀察水在沸騰前后的氣泡變化情況,了解水的沸點和氣壓值之間的關系,還有讀取溫度計上面的示數等,這些實驗操作都是要由小組中的全體成員一起努力來完成的,充分考驗著同學之間的默契配合度,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除了教師評價以外,還可以進行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足。
綜上所述,既然我們已經意識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那么在今后的物理教學活動中,更應該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在小組合作的物理學實驗操作
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和配合,從而營造出一種自由、和諧的物理課堂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周仁勝.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44):174.
[2]鄭代建.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22):79-8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