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
摘 要: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和綜合素質提升的基礎。語文作文又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文能夠將學生的見聞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在紙上,這是他們以自己的世界觀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然而在當今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學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語言直白,空洞無趣;脫離實際,天馬行空。就當今初中語文教學出現的一些困境做出探討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對策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出現的一些困難
初中語文作文的分值占整張試卷的比重很大,因此作文成績就成為評判語文成績好壞的分水嶺。然而很多老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方法很僵硬,過于模式化,阻礙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對此我們一一來分析造成這些困境的根源。
(一)作文教學的方法老套無序
學生處于模式化的教學中,很難激起寫作熱情。很多老師在教學中,不會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作文授課中,老師會讓學生復印大量的范本,從中摘出個別的段落和事跡進行講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知識,體會不到這些作品的層次感。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寫的作品素材千篇一律,讓人看后索然無味、沒有新意,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寫作的樂趣。在當今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大部分老師著重于作文寫作方法、考試技巧的講解。很少會從學生的認知和世界觀出發,教他們怎樣去組織語言進行寫作。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去學習寫作,背誦大量的素材、大段的優美文字。如果學生只停留在以中考為中心的寫作環境下,不去學習寫作的實質,就很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寫作教學脫離實際
泉無眼則為死水,寫作也是一樣,只是照搬前人的事例,沒有加入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理解,就像沒有源泉的死水沒有生機。很多老師在教學中會給學生一些模板,要求學生套用這些模板,應用一些背誦的素材生搬硬套組織了一篇文章。這樣的文章缺少學生的思想。在這種寫作環境下,學生很難在寫作中寫出自己的一些生活閱歷及對待生活的一些看法。怎樣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讓寫作素材切合實際,是現代寫作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學生缺少積極有效的寫作狀態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大都是在應付考試,嚴肅的創作環境會給學生無形中帶來很多壓力,對他們寫作的興趣會產生很大的困擾。一些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也常常會把作文當作特殊的事情來對待。例如:老師在作文講授中會強調,所寫的作文一定要愛國,愛家,遵守道德。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過分地強調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張口就是愛國、道德。這樣的練習時間長了,學生會產生厭倦逆反的心理。
二、研究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
(一)找準目標,注重順序
在初中的語文寫作教學中,從學生剛開始學習寫作出發,為學生的寫作生涯定好基調。例如:從整體上宏觀把控學生的學習之路。在初一時,就給他們一個寬松的寫作環境,不要給他們施加壓力,鼓勵他們,讓他們對寫作產生興趣;初二時,在學習寫作方法上,對他們的寫作進行單獨指導,規范寫作的形式;初三時,使用各種方法,激勵他們進行寫作創新,寫出自己的風格。這樣有層次的教學方法,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增加了學生自我寫作創新的樂趣。
(二)注重實際,聯系生活
在進行教學時,老師應多讓學生發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和想法。例如:學生講自己以前的一個同學,他是高高瘦瘦的,還是大眼睛、胖嘟嘟的;他的性格比較內向還是比較活潑;他的愛好是打籃球還是看電視等,這是對人物的一些描寫刻畫,這些實際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形象都可以出現在寫作當中。在生活中他們可以觀察到很多事情,比如不少人過馬路不注意紅綠燈,工廠總是冒黑煙……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學生可以把它們很好地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學生從實際出發,能夠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流露到作文中。
(三)打開心扉,放飛自我
老師要引導學生,打開他們的心扉。在平時教學時,就要注意讓學生多發言,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亮點,在課上可以給他們留下時間,分享彼此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老師在講課當中主要是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只要學生的觀點符合實際,態度積極向上,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寬松的創作環境下進行寫作,需要對他們的寫作時間、內容、主旨多加要求。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見聞,用文字訴說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看法,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愛上寫作。
每個人都有一顆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心。那些純真的初中生,也有一顆熱愛自由的心。在語文作文教學時,何不放開他們,給他們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不時地激勵他們,讓他們對自己產生肯定。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產生興趣,讓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寫作。
參考文獻:
[1]陳梅馨.快樂學習科學發展: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A版),2013(11).
[2]王志芳.新課改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方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