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語文閱讀在語文課程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怎樣進行有效的提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的學習興趣,這將直接影響著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現狀;有效;技巧
問是學的開端,也是教師與學生最主要的知識交流途徑。提問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的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度的高低以及教學效果的有效情況。好的課堂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加強知識點間的聯系,反饋教學信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p>
然而,我們卻發現語文課堂提問似乎并沒有完全發揮“問”的巨大教育潛能,而是進入了一種誤區,沒有掌握好提問的藝術。有的教師懂得課堂提問引導的重要性,但是只是將無數個問題不加甄別地拋給學生,在課堂上碎問碎答,不加選擇。大量無營養的問題讓學生感到厭煩甚至害怕回答。其次,語文學科的知識聯系性特別緊密,特別是對于中低程度的學生來講其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此時更需要教師高屋建瓴地幫助他們建立起縝密的學習思維。但是部分語文教師的提問脫節不關聯,致使學生不能很好地把知識點相關聯。也有的教師的提問非常隨意,不懂得把握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規律,以至于導致“不該問卻問,該問卻不問”的情況出現。有時有的問題不加“雕飾”,枯燥直白的提問難以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當前人們力推翻轉課堂,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背景下,“問”這種師生交流方式在語文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只有注重提問的藝術,把握好提問的時機、語言、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技巧,讓其在語文學習中養成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習慣;總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語文課堂“藝術提問”的應用方法,從而對于語文領域的教學、翻轉課堂等先進教學理念有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地認識。
在語文課堂中應當問什么,可將語文課堂提問分為線索之問、激趣之問、核查之問、秩序之問、延拓之問。線索之問,教師需在課前備課中就設計好提問方式和提問時機,隨后根據課堂走向進行施用,引導學生跟隨課堂走向完成教學組織。激趣之問,問題設計一定要新穎有趣,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究興趣。核查之問,一定要能夠把握之前講解重點,能夠檢查學生在前面幾分鐘、十幾分鐘的學習效果。核查之問要能夠引導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點,帶出當堂新知識。這里問題教材中就大量存在,可以進行適當改編和靈活運用。秩序之問,要根據課堂氛圍適時運用,在學生走神時發問提醒,在課堂沉悶時引發互動等。
進入初中的學生,學習個性已經凸顯,同一提問方式對于不同學生來說往往意味著不同的指導效果。因此怎么問也是教師在課堂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從整體上說,語文課堂的提問一定要“少而精”。因為過多的問題會大量占用課堂時間,學生無法深入思考回答,還容易導致課堂氛圍過熱;問題設計粗糙、缺乏精致構思則會降低問答學習效率。教師的提問需要注重科學性和藝術性,設計構思問題要把握啟發性、情感性、變通性或挑戰性,要問的有意義,只有這有才能真正幫學生做出教學指導,拓展他們的思維寬度,深化他們的思維層次。
從課堂提問的對象來說,語文課堂的提問難度一定要適度合理,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側重基礎不佳的學生。在問題的提問、解答,尤其是板演中,要多鼓勵支持學困生進行參與,對于他們的解答多予以鼓勵和點撥,幫助其逐漸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為了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提問要講究層次,能使所有學生都積極自主地進行思考。
在語文課堂上提問的時間也要合理安排,學生課前預習階段的設疑引導時;針對課前的預習和自學時段,教師的主要提問時機為學生自學前的設疑,即教師提出幾個簡單但需要自主思考的問題,作為學生自學的目標任務,激勵他們通過自學探究答案。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渴望進行表達交流時;學生自學完后必然會產生一些疑惑,教師也要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發問,然后推動其他學生共同探究答案。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無法理解或思維矛盾,產生疑惑和不解時;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疑惑不解通常表現為大面積議論,這時候教師借助提問可以獲得學生的疑難,更好地完成解析。
完整的課堂提問不僅包括教師的“問”,也包括學生的“答”。對于學生的回答做到認真傾聽、藝術反饋也是課堂提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必須做好傾聽,不僅僅是聽完學生的回答,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和重視。對于一些學困生錯誤的回答,不能感到不耐煩,要適當從其他角度出發給予一定的鼓勵,隨后再耐心給其指出其理解的誤區,利用其他時間幫助其補習知識點。此外,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優等生和學困生同樣的支持鼓勵,在傾聽學生回答時,不僅要態度認真,更要適當進行追問、補充和贊賞,讓學生把教師的關注作為下階段學習的動力,繼續深化思考問題的回答,從而把課堂提問發展成為學生學習的階梯,推動其成為課堂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霍旭光.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化[J].學周刊,2017(8).
[2]韓月喬.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藝術策略[J].文學教育,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