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娜+譚桂煌+曹雪群
[摘要]目的 探索積極有效的基礎護理教學模式,提高護理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方法 抽取我校2016級大專護理1、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1班為對照組,2班為實驗組。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講授式理論課堂教學,實驗組采取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模式教學。學期結束時使用相同試卷進行理論考核,并使用自制調查問卷開展教學效果的調查。結果 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綜合能力以及對教學改革的認同度均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采用臨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有利于學校和學科的發展。
[關鍵詞]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教學質量;職業核心能力
[中圖分類號] R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c)-0163-04
Probe on basic nursing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a4nd teaching
XU Gui-na1 TAN Gui-huang1 CAO Xue-qun2
1.Department of Nursing,Yiyang Medical College,Hunan Province,Yiyang 413000,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Zhuji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tive and effective basic nursing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Methods The students of grade 2016 in class 1 and 2 of junior college in our school were exacted as object.Class 1 was randomly chosed as be the control group,and class 2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ory classroom teaching,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he combination mode of clin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and clinical clerkship.In the end of the semester,the same papers were used for theoretical assessment,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arried out the teaching effect.Results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learning interest,understanding ability,thinking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cooperation ability,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Teaching mode of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teaching use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student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disciplines.
[Key words]Basic nursing;Teaching mode;Teaching quality;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基礎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它提供學生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一門從理論到實踐過渡的橋梁課程[1],因此,護理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本門課程。在基礎護理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又要同時注重培養護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近年來,護理教學主要方式仍采取課堂授課、實踐演示以及臨床見習等方法[2],使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脫節,這是長期困擾護理教育的一個難題[3],特別是在臨床與教學相結合的背景下社會對護理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在目前的基礎護理教學中學生整體的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水平不高,缺乏臨床真實情境感,缺乏護理思維,那么如何提高臨教結合背景下的基礎護理教學質量,是每位護理教師關心的重大問題,因此,筆者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積極進行護理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endprint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校護理系2016級大專護理2個班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1班62名學生為對照組,年齡為18~22歲,平均(19.11±0.52)歲;2班57名學生為實驗組,年齡為17~22歲,平均(19.25±0.47)歲,經知情同意后參與研究者均自愿參與。參與者全部為女生,均通過高考錄取。兩組的第1學期已學課程平均成績[實驗組為(71.61±5.97)分,對照組為(71.53±6.64)分]和第一學期《基礎護理學》課程成績[實驗組為(76.53±5.90)分,對照組為(76.68±5.47)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學生均接受1個學期的同一版本的基礎護理學學習。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講授為主的理論課堂教學。
1.2.2實驗組 采用多元化的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方法,即教師課前設置臨床病例情境并分配任務由學生通過課前見習、收集和查找資料,根據教學內容在課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代表發言等多種方法相結合完成各項任務,最后由老師精點點撥和補充,對于教學內容涉及到臨床操作技能則安排相應臨床見習課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和領會。一學期結束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理論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自制調查問卷表對學生進行教學效果的調查。發放試卷119份、調查問卷119份,回收有效試卷119份、有效調查問卷119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觀察指標
學期結束時按照教考分離的原則使用相同的試卷對兩組護生進行理論考核,采用相同技能操作考核標準對兩組進行操作考核;參考模擬教學效果評價問卷[4]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兩組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項目主要包括學習興趣、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綜合能力和學生對教學改革的認同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高職護生理論和操作成的比較
實驗組高職護生的基礎護理學理論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的高職護生的基礎護理技能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兩組高職護生對教學效果評價及教學改革認同度的比較
實驗組高職護生對學習興趣,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及綜合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對教學改革的認同度高于對照組(P<0.01)(表2)。
3 討論
3.1 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認知理論:操作技能的學習既是一個身體過程,又是一個心理過程[5]。操作者必須先理解與操作技能相關的理論知識后進行練習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是一種被動式的“填鴨”,學生習慣了用耳朵聽,缺少思考;基礎差,聽不懂;加上缺少互動,很容易在課堂上形成學生瞌睡和玩手機的不良現象。恰當的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臨床模擬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貼近臨床,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習源于興趣,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這是任何一所學校維持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生命線。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枯燥的理論學習與形象的臨床工作緊密相連,使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實用化、易掌握。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給予了學生極大的思考空間,盡可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本次研究中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看出臨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增加;遇到問題時的思維能力提高;在臨床情境中學生根據分配的任務進行角色扮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86%的實驗組學生認為多元化的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兩組學生的理論考核成績比較中顯示實驗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優于對照組學生的理論成績(P<0.01);兩組學生的操作考核成績比較中實驗組學生的操作考核強于對照組學生(P<0.01);88%的實驗組護生認同多元化臨教結合的教學模式。由此可見,多元化的臨教結合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是學生認同的教學改革。
3.2 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
研究明確提出了護理職業必備的6種核心能力為: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態度、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6],這6種核心能力在不同護理專科領域得到關注和研究[7-9],顯示護士核心能力對未來的臨床工作有影響。Kelly等[10]關于情境模擬教學研究的結果顯示,護生表示模擬教學的經歷使他們認識到小組間的有效合作需要個人跨出自己內心的舒適區,去和其他自己不熟悉或不同背景的成員進行溝通,而這項溝通技能正是實際臨床工作中所需要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護生的靈活性和個性思維的發展,不利于護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的積極思考、動手操作、運用溝通技巧、相互配合等,這都可以讓學生有很大的能力培養空間,并且這種教學模式融入了大量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專業態度。帶著見習后的問題進入課堂讓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習的注意力,課堂中通過臨床病例情境模擬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運用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完成從評估到評價的護理過程,并且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研究中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表明多元化臨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通過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提高護患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由以往的被動變為主動參與探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能使護生盡快適應臨床工作崗位需求,有利于護士職業核心能力的提升,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具有積極作用。endprint
3.3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可以提升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是指以患者的價值觀、喜好和需求為出發點,由患者、家屬及健康照護者三者共同合作并共同完成的照護行為[11],“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已在臨床廣泛推廣并證實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12-14]。威廉奧斯勒倡導“床邊教學”,鼓勵醫學生將臨床知識從單純的課本走向圍繞患者的臨床實踐[15]。傳統的課堂教學被動灌輸知識和理念給學生,往往學生不能理解或養成眼高手低的壞習慣。多元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除了將課堂還給了學生,還給他們創設了真實的臨床案例情境并進行了臨床見習,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互動與反思討論意識到自身在給患者提供照護的過程中,存在過分重視醫囑給予的任務而忽略了與患者的溝通的現象或者缺乏患者的實際需求表達的了解或者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反饋等。學生通過多次的模擬實踐參與、反思討論學習和臨床見習的過程,能逐步認識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內涵和重要性,認識到醫護人員不僅僅只是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要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實際需求和心理變化并能給予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從而適應醫院開展整體護理的迫切需要。
4 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不再著眼于培養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注重護生潛在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以儲備必需知識、增強適應能力、塑造整體素質為基本出發點[16],因此,高職院校護生的培養應加強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適應社會的發展。在高職護理教學中,應積極克服在校生源多,見習基地少的困難,積極開展臨床模擬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既需要院校加強對“教學-臨床”雙師隊伍的建設,也需要醫院對臨床帶教老師的規范化帶教培訓,將提升護士職業核心能力滲透到護理教育的全過程,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和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萍華.《護理學基礎》考核方法改革的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7):75.
[2]陽麗霞.《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4,11(8):41-42.
[3]李芳.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護理專業情景模擬教學的實施與觀摩啟示[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7):1607-1608.
[4]須玉紅,阿依夏木古·沙得,金露,等.模擬教學法在《傳染病護理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0):125-127.
[5]賀敏.標準化病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在中醫基礎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 11(22):95-95.
[6]孫曉霞,牟英君,馬國平,等.構建基于提升護士職業核心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6):84-85.
[7]歐盡南.護士核心能力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6,31(3):98-101.
[8]陳莎,歐艷,楊小莉.急診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華西醫學,2017,32(8):1282-1285.
[9]李苗苗,陳育紅.乳腺腫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4):1305-1308.
[10]Kelly MA,Fry M.Master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n innovative simul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J].Clin Simula Nurs,2013,9(10):127-133.
[11]陳秋麗.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7):125.
[12]王婷婷.門診分診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的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6):120-122.
[13]吳偉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在老年消化系統腫瘤等疾病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7,25(5):463-466.
[14]張艷花,張瑞麗,徐桂芝,等.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白血病患兒生命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13):2045-2049.
[15]田鵬,劉海杰,李正紅,等.美國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我過全科醫學教育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3):38-39.
[16]張海燕,楊支蘭,郭心愛.情境模擬教學在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能綜合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3):830-831.
(收稿日期:2017-09-25 本文編輯:許俊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