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澤芳
摘 要:高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為社會所用的技術技能人才。將項目教學法引入高職英語教學,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適應今后的崗位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吻合。文章針對高職英語開展項目教學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F270;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1-182-02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在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要更注重培養語言的實際應用技能,特別是運用英語開展日常交流和相關業務活動的能力。綜合英語課程雖然是一門文化基礎課,但課程教學應強調打好語言基礎和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并重,教學設計應反映工作崗位對從業者在英語方面的具體要求,為學生在以后工作崗位上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打下基礎。因此,本文針對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通過開展項目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進行了探索。
一、項目教學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并盛行于德國職業教育領域。它是在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的“做中學”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和學相互促進的模式。它是當今教育界流行的一種教學法,是行為導向教學的一種模式。其特點是以實踐為導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從職業實際需要為出發點,選擇具有典型性的項目為教學內容,通過師生共同實施這一項目進行教學活動。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轉變為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形式。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主動學習的意愿比較低,在經歷9年義務教育后,已經厭煩了初中、高中時填鴨式的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形式,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時改進、創新教學模式。而項目教學法通過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布置完整的項目,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相應知識,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利用豐富的情境創設來鍛煉學生的交際交流能力,是改善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2.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的英語應用能力。高職學生總體上思維較活躍,有自己的思想,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對感興趣的東西討論比較活躍。因此,合理的項目設置,在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能極大地增加學生鍛煉英語聽說能力的機會,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3.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創造機會。項目教學法通常采用工作小組的方式,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合作,發揮學生個人的作用,呈現團隊集體的成果。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導,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特定情境中的英語運用能力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項目教學法能較好地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體現了高職教育的人本性和職業性要求。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項目教學設計原則
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高職英語教學在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前提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因此,項目教學要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側重培養在職場環境下的語言交際能力。課堂活動項目設計要注重提高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1.項目設計必須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其中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打好英語語言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項目設計時,必須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學生通過參與小組項目,熟悉該項目中英語應用的場景,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同時通過擔任項目中的角色,自主探索解決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鍛煉團隊協作、自主學習、創新意識、人際溝通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在語言項目技能訓練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并潛移默化地獲得職業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2.項目內容要與職場內容相銜接。在設置項目時要與行業英語、職場英語相銜接,選取來自真實工作情景下的語言材料。項目設置要考慮到該專業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使教學過程與具體的工作項目融為一體,讓學生通過項目的訓練,體會未來的工作場景,做到學以致用。
四、項目教學的應用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適應中小企業的實用性人才。英語教學的項目設置也應該跟專業相結合,注重實用性。下面就英語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進行闡述。
1.項目實施前準備:分析調研,制定計劃。項目教學實施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結合專業學生和教材的特點制定實施計劃。項目的制定要充分考慮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課程組教師分析研討專業學生的職業崗位要求,明確專業相關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再結合教材內容,設置與專業、教材內容雙關聯的項目。其次,項目的設置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太難會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太簡單又不能達到人才培養的要求。最后,作為一門傳授語言知識為主的英語課程,項目的開展不能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根據教學時間的長短,一學期一般安排三至四個小項目,基本按照一個月一個項目的進度進行。
2.項目實施中:布置任務,宏觀掌控。根據項目實施計劃,在某個章節主要知識點講授結束后,引入該章節內容相關聯的項目,布置任務。各小組在課后根據任務要求準備項目材料。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按照小組成員的特長分別進行圖片材料的搜索、資料的查找、ppt的制作、介紹詞撰寫等。教師通過小組長在幕后宏觀了解各小組項目準備情況,以確保項目完成的時間和質量。
3.項目展示后:評價反饋,反思改進。各小組在完成項目后,教師根據班級小組的數量選取1~2個課時進行集中項目展示。項目小組或通過PPT介紹或通過短劇表演完成項目展示。展示結束后,教師要對每個項目進行點評。認真提煉每個小組項目的特色和亮點,不惜贊揚學生在項目展示時所表(下轉第184頁)(上接第182頁)現出來的特點和優點,從知識,技能,學習態度、過程、方法,情感等多維度評價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為項目付出的努力。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對項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見建議。以便改進和提高下次項目的質量。
4.注意事項。為更好地推廣項目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發揮其對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在項目教學法開展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首先是合理分組。合理分組對項目的順利開展以及項目的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很多教師為尊重學生的意愿,分組通常讓學生自由組合。這樣容易出現小組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些小組匯集了班級中學習態度端正、成績較好的學生,積極性較高,項目質量也相對高;長此以往,會打擊那些成績相對較差的成員組合,甚至最后會放棄項目。因此在分組之前,教師要做大量的調研工作。要分析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從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個性特點、個人特長等方面綜合考慮,是每個組的成員都具一定的特長。這樣才能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循環,促進項目質量的不斷提高。
其次,項目任務布置要明確。項目教學法雖然已成為一項各課程中普遍應用的教學方法,但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都沒有接觸過,對大一新生而言他們還停留在教師講授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項目布置過程中,要清楚傳達項目的目標、任務、以及相關要求等,使學生在明確任務要求的前提下發揮創造力,確保項目實施時能夠順利進行。
最后,在宏觀掌控的同時,要及時調整。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雖然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能過于干涉,但要注意宏觀大方向的掌控和把握,教師要通過小組長了解學生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要時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處理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項目展示環節的精彩。
五、結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它摒棄了傳統教學教師講、學生聽的僵硬教學模式,使師生雙方角色發生了互換,學生的主體增強,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際工作場景為載體開展項目教學,在鍛煉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同時,創造了職業能力培養的機會。本文結合目前高職英語人才培養要求,對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提出建議和看法,項目教學法作為目前教育界較為普遍的教學方法,高職教師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改進,使項目教學在英語課堂上得到推廣,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職業技術教育,2005(22):46-50
[3] 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43-44
[4] 雷術海.摹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研究[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5] 高星.改進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析英語課堂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赤子(上中旬),2015(3)
[6] 黃成夫.高職英語課堂項目教學實踐模式的探索.遼寧高職學報,2011(2)
[7] 鐵軼,馮興華.三年制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昆明衛生職業學院為例.課程教育研究,2017(2)
(作者單位: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