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馮麗麗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
2.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出幾分之一。
3.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有關數的問題,看這些數,你能從中選一個說句子嗎?
(生都很猶豫。)
師:怎么都被難住了,沒關系,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樣的數,這些到底是什么數呢?(板書分數。)
師:分數到底是怎么來的?它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幫助呢?讓我們帶著對分數的期待和疑問共同來體驗。
二、教學二分之一
師:(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生:月餅。
師:什么時候吃月餅?
生:中秋節(jié)。
師:我們就來分月餅。
師: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
生:兩塊。
師:怎樣列式呢?
生:4÷2=2。
師: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
生:1塊。
師:怎樣列式呢?
生:2÷2=1。
師:剛才我們都是怎么分月餅的?
生:平均分。
師: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現在月餅只有1塊,怎么平均分給2個人呢?(板書把1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
生:從中間分,這樣就平均分了。
師:同意嗎?伸出你們的右手當刀,聽老師口令:三、二、一,切。月餅被我們平均分成了2份,每人得到多少?
生:一半。
師:姐姐和妹妹各得到月餅的一半。怎樣列式呢?
生:1÷2=?
師:等于幾呢?一半用什么數來表示呢?
師:老師把小月餅換成一個大的,它已經被我們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可以用畫陰影的方式表示。還可以怎么表示呢?
(對于新出現的數,教師首先直接介紹怎樣用符號表示、怎么讀、怎么寫,效率高,學生印象深刻。)
(全班學生自由地用動作相互描述: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這樣的一份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
生1:把一個大月餅平均分成兩份,這樣的一份是二分之一。
師:誰能說得更完整一點?
(其他學生糾正,并突出是“平均分”。)
師:我們都有自己名字,分數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如這條橫線是平均分的意思,叫什么線?
生:分數線。
師:分數線下面的數表示平均分了多少份,叫作分母,分數線上面的數與分母密切相關,叫作分子。分數從分母讀起。
四、模仿練習
1.說一說。
(出示圖片)長方形的一半、正方形的一半、三角形的一半。
(生發(fā)言,大家補充。)
2.折二分之一。
(讓學生把折好的紙片貼到黑板上,要求不能重復。)
師:你們都是怎么找到二分之一的?
生:對折。
師:為什么對折?
生:要平均分。
師:誰還有不一樣的折法?
五、學習幾分之幾
師:這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可用什么來表示?
生:四分之一。
師:誰能寫?
生: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師:看來分數一定要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才能得到,不管平均分了幾份,都能找到幾分之一。
師:你們還想試試嗎?我們來個折幾分之一的比賽吧!
六、練習訓練
(師出示幾幅圖,圖略。)
師:為什么圖1和圖4不能呢?
生:分的不一樣。
師:有補充的嗎?
生:沒有平均分。
2.師:陰影部分表示幾分之一?
師:你們有什么發(fā)現嗎?分子是1是什么意思呢?
(揭示平均分的份數是幾,分母就是幾。)
4.生活中的分數。
師:國旗中都藏了什么分數?
生:2個。
師:你有什么發(fā)現?
5.感受分數的產生。
(配圖,生讀文字。)
七、總結
師:數學服務于生活,更來源于生活。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能發(fā)現許多的數學知識,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1:我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平均分。
生2:我還知道了分數各部分之間的名字。
生3:我學會了讀分數。
…………
師:這節(jié)課,我們只是簡單了解了分數,分數之間能比較大小嗎?分數之間能進行計算嗎?在今后的數學課中我們會繼續(xù)研究,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
評析:
1.加強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本課首先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再現生活中“分月餅”的場景,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了“平均分”,為下面教學幾分之一的意義做了鋪墊,并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景認識二分之一,體會分數產生于實際生活,知道二分之一是分數。
2.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姜老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
3.自主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在認識月餅的二分之一之后,讓學生用長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認一認,通過交流比較進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在折一折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用不同的折法能表示長方形的二分之一,這里面存在一個數學的求同思想。求同存異,它有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那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學生通過思考,給出答案,它們都是對折的,都是平均分成兩份。
編輯/魏繼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