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艷
摘 要: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教育部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新課程改革后,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發生了極大轉變,各項創新教學方案隨之產生,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創造了良好契機。然而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仍舊存在,導致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弊端日漸突出,受到多種滯后教育思想的制約,學生的學習質量低、學習效果始終不盡人意。本文針對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問題的改進策略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教學方案的優化調整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漢語拼音;課堂教學;問題;策略
一、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掌握基礎技能、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利用先進教學方法,趣味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中養成端正學習態度,建立明確學習目標,從一點一滴中強化提高學生的漢語拼音綜合能力,以便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下優質基礎,全方位推動小學教育改革的長遠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是解決漢語拼音教學問題的最佳方式。
二、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
小學生天性活潑,喜歡參與富有動態色彩的教學活動,他們對于外界新鮮事物充滿了濃厚的求知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但是生活經驗不足,閱歷不甚豐富,無論是面對學習還是面對生活,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問題,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限制影響。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沒有及時了解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教學指導過于表面化、形式化,導致學生理解能力不同,認知水平不同,學習質量自然相差較大。此外,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及成長需求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漢語拼音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過分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緊抓重點、難點內容刺激學生興奮點,集中學生注意力,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單一落后的教學模式,極大的消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漢語拼音教學問題日益嚴重。
(二)教師方面
教師作為知識傳播的主體,既要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又要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二者對學生的教育同樣重要缺一不可。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許多教師未能做到二者兼具。這表現在專業水平不高和教學思想落后兩個方面。專業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許多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活動,忽視了發音基本方法和各個器官配合對拼音教學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師教學模式單調難以提起學生學習興趣,這是由于過度依賴自身經驗不去創新,反復使用一種教學模式或者拼音教學游戲,使學生失去新鮮感,覺得枯燥。
三、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問題的改進策略
(一)觀察記憶
教材有大量插圖,教師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插圖,教學生記憶每個字母的字形,練習發音。尤其是那些字形易混淆的拼音字母,要特別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并嘗試用兒歌來記憶。
(二)辨別比較
指導學生對易混字母進行比較,培養學生運用比較分辨的方法記憶。如:f、t的字形易混淆,請學生拿雨傘表演,雨傘沖上就是t,雨傘沖下,像拐棍的就是f。根據字母的特點讓學生自編動作,編兒歌,然后邊說邊比劃:“傘把兒t,拐棍f”,加強了對形近字母的記憶。這種直觀比較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腦、眼、手、口,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緊抓合作
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拼音教學中能不能進行合作式教學研究,我們在邊教邊摸索。通過實踐,我們漸漸明白,拼音教學同樣可以進行合作式學習。只不過要找準合作點,教會學生合作討論問題,同時注意合作人數以2~4人為易。如:我們有位老師在教學中找出合作點:①這幅圖畫的什么?②圖下的音節讀什么?③音節由什么組成的?讓學生同座之間討論。剛開始,學生同座之間不知所云。茫然坐在那里。于是這位老師手把手教兩人討論,并在全班做示范。于是學生學會了討論。經討論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語句完整多了,學習自主性也較好的體現出來。看一幅老虎圖,學生說出了“一只兇猛的老虎正在四處尋食”的完整句子。然后再指導學生用音節組詞,學生在合作學習實踐中互相幫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長足進步!
(四)發掘經驗
拼讀音節既是學習拼音的關鍵,又是一個難點。六歲的孩子入學前就會說很多話了,從拼音角度來講,他們已經會發很多音節的音了,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和理解為什么要分解音節,如看見一只狗,他們認識狗(gou),卻不會將(gou)分出聲母g,韻母ou。更不會有意識地將聲母和韻母連成音節進行四聲拼讀,因此,音節的拼讀成了孩子們拼音入門的學習難點。根據新教材增加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的音節的編排特點,教師可以調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切入音節,拼讀難點。當學生理解困難時,再用課件分別展示出聲母和相拼的韻母以及聲調,對應擺放在圖片下面。最后啟發學生:這些聲母、韻母“相碰”成一個音節。再用“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這句簡單的歌訣來幫助學生理解拼音的拼讀方法。這樣,學生在拼讀音節的同時,就會反復揣摩“前音短、后音重和兩音相碰”的意義,很快掌握拼讀拼音的技巧。
四、結語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樹立創新精神,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在實踐運用中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董淑紅.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4).
[2]呂宗偉.學齡前兒童游戲界面設計初探[J].設計,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