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林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且重要性課程,其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中高年級的作業有利于學生鞏固學習知識以及延伸學生的學習能力,作業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想要提高以及鞏固學生的基礎學習,需要布置學生的課后作業。優質的課后作業能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能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業,從而使得學生熱愛。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作業設計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建立多元體系的評價體系,要著重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作業是一門能夠體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同時也是作為課堂教學的鞏固以及眼神,教師在課后布置作業能夠使得學生對知識的加以鞏固以及熱愛這門學科,擴展自身的思維素養以及學科的靈活程度,能夠讓教師得以充分的發揮。對此本文將對小學數學作業進行探討。
1擴展性作業的內涵
擴展性作業不同于普通作業,它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以及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以及實踐性特點。學生進行擴展性作業能夠有效的擴展學生的學習知識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的參與到作業中來,主動思考數學,通過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進而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解決數學的過程中感到愉快以及開心。
擴展性作業主要側重于自主研究,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要針對學科進行設計,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學會質疑以及敢于創新,能夠超越過去。
2擴展性作業的設計
2.1設計親近學生、張揚個性的作業
由于學生處在一個發展成長的階段,其心智還尚未成熟,個性處于活潑好動。對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性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以及人性化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掌握數學知識,盡可能的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教學中。例如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趣味性作業主要是寄于故事情節中,進而開展的問題情境。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尤其熱愛故事,對此教師可在數學活動中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活動中,從而能夠吸引到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例如教師在進行“旋轉圖形”這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圖形的形狀,在自己喜歡形狀中找到喜歡的點,讓學生圍繞圖形的點進行旋轉,可逆時針也可順時針。將連續轉動幾次,即可畫出圖形,例如一部分的學生畫出了風車,另一部分的學生則畫出了花朵。教師也可將題目轉化成帶有趣味性的故事,采取“螞蟻回家”等故事情節的方式進行作業。這樣學生在接觸數學的過程中能夠覺得數學是一門具有趣味性的學科,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擴展學習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教師也可設計具有人性化的作業。人性化的作業能夠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教師可鼓勵學生多練多學,將自己最拿手的領域學的出神入化以及爐火純青。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不同層次的作業,一些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解答問題中可進行分解以及綜合式。但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則可開拓思維,運用多種解題方法進行解答。這樣能夠讓學生互補互助,共同進步。
2.2設計生活性的拓展性作業,讓學生勇于實踐
我們通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但事實上,任何一門科目都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在我們的周圍中充滿著數學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將數學問題聯系在生活中,學生才能在熟悉的問題環境中學會運用方法去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才能體現出數學的魅力。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讓學生每日寫一篇日記,當然這是一篇數學日記。對此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要課內的知識以及課外的知識進行結合,在生活中發現問題以及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一課時,教師可進行這樣的作業設計,讓學生將不規則物體積解決掉你身邊的數學問題。例如學生喜歡吃蘋果,那么學生可根據數學知識從而算出蘋果的體積。但由于蘋果不是具有規則性物體,對此學生可利于魚缸的水算出蘋果的體積,首先先在魚缸中放入水,其次測量水的體積,根據長寬高的方式進行計算,接著將蘋果放入水中,這時水會上漲,那么學生可將兩次測量的高度進行相減,其得出的結果就是蘋果的體積。教師設計生活擴展作業,能夠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就在生活周圍中。
2.3設計靈活型拓展性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成長的發展階段,在這個年齡段中有著極強的好勝心,對周圍的事物都感到新鮮,但坐不住。對此教師在進行簡單的作業,會讓學生感到乏味,且沒有趣。對此教師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可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進而設計靈活性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五官都活躍起來,從而獲得數學經驗。例如教師在上平面圖形的時候,學生由于沒有任何的數學經驗,對此沒有辦法畫出所觀察的平面圖形。教師可讓學生回家時能夠找出相似的圖形,從正、反、側以及上方進行觀察,觀察所得到的圖形。這樣學生就能夠準確的畫出平面圖形了。
3結語
設計擴展作業能夠體現教師的智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擴展作業能夠有效的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想象空間,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使得數學具有一定的靈動性,富有相對靈活性,使得數學具有生活化,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能夠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獨立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何光明.小學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的思考[J].考試與評價,2016,89(7):78.
[2]張衛國.小學數學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9):90-91.
[3]林凡英.小學數學有效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4):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