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探究,發展學生思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作為教師,必須把握課堂提問的基本方式以及提問藝術,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才能使課堂提問真正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提問方式。有效性的提問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而且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形成師生間的良好互動,從而大大增強課堂的實效性。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筆者深入思考,初步得出了促使課堂高效的幾點策略。
一、關注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使課堂提問能夠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并圍著教師的問題展開探究,就必須關注課堂提問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提出一些能夠引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把學生帶入新知的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在學完新知后,為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和運用,我借助多媒體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動物王國舉行騎車大賽,其中小牛騎的車輪是正方形的,小狗騎的車輪是三角形的,小猴子騎的車輪是圓形的。猜猜看,它們幾個誰會最先到達終點?這樣的問題新穎有趣,生動活潑,富有兒童趣味,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建構與學習。由此可見,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課堂提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提問的主動性
“好學多問”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學生提出問題標志著其思維的萌發。小學生數學問題的提出直接體現學生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學生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法和技巧,課堂表現為“怕提問”。要學生提問,就要培養學生敢于提問的勇氣和膽量。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態度,給學生一個個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自主提出問題的學習行為。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范提問題。
三、把握提問的切入點
1.在知識的重點處提問
一堂課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抓牢教學內容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尤其要緊抓學生易錯點及難點,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如何在教學中做到精問,而又能讓學生對知識的重點印象深刻呢?那就在知識的重點處向學生提問。一個好的問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提高學習的質量。一個不成功的提問卻有可能誤導學生思維,從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2.在新知體驗后提問
在新知體驗后的提問,更能加深學生對新知感知的過程。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體驗之后,教師給出一個恰當的問題,與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次類比、總結、概括,既能使學生掌握新知,又能與舊知建立起良好的橋梁關系,使知識點融入整個學科體系之中。因此,新知體驗后的提問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恰當地把握提問的切人點,會使問題事半功倍,促使課堂高效。
四、加強提問的邏輯性
課堂提問要從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從淺入深、由易到難,按照一定的邏輯循序漸進地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關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①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接成一個完整的圖形,可以是什么圖形?②通過仔細觀察,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是什么?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怎么表示?三個問題之間有內在的邏輯聯系:第一個問題是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第二個問題是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第三個問題是借助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些問題都是環環相扣的,教師在進行提問時要循序漸進,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才更加輕松。
由此可見,設計具有邏輯性的問題對學生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它能將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思考之后能夠掌握教學中的重點內容。
五、注意提問的難易性
教師備課時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提出的問題既不能過于簡單,沒有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使學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又不能提出難度過大的問題,超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這樣也會導致學生不能作答,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例如,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如果提問“長方體有幾條邊、有幾個角”,學生對這樣的問題不會感興趣,因為這樣的問題過于簡單。如果教師在課始這樣提問:“如果要使長方體變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你該怎么操作?”這時學生還沒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回答不出這樣的問題,也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害怕心理,不愿探究所學的新知。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出難易適中的問題,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從而利于學生不斷深入探究新知。
總之,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中必須掌握的教學方法,使它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奏出一曲耐人尋味、波瀾起伏的動人之曲。
參考文獻
[1]郭成祥.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5(5):154-154.
[2]張濤.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技巧[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3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