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紅
摘 要:當前初中學生作文評價中的問題有:評價標準有點粗略,評價內容過于片面,評價主體較為單一,評價方式不夠科學。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落實四種對策,即細化評價標準,擴大評價內容,增加評價主體,創新評價形式。
關鍵詞:初中作文;評價;問題;對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評價綜合考查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重視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提倡建立寫作檔案。”然而初中寫作教學中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卻與新課標的要求相去甚遠,其最為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初中作文評價存在的問題
1.評價標準有點粗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說明課程目標的寫作目標時將7~9年級(初一至初三)作為一個整體學段來說明,沒有更具體的細化。很多老師在平時的作文訓練與考試中過早地引入中考作文評價標準。很顯然,依據一個標準來評價不同學段作文的做法的確有點粗放。這樣做既不能客觀地評價學生的作文水平,也不能準確地引領學生的努力方向,甚至會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2.評價內容過于片面
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只注重學生習作的結果,缺乏對習作過程的關注,缺乏對作文情感、寫作態度的關注。這種只注重作文結果的評價,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長遠發展,也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作用,而且可能會強化學生的功利意識,促使學生弄虛作假或者逃避寫作。
3.評價主體較為單一
很多老師在評價作文時很用功,篇篇精批細改,次次全批全閱。這種做法往往吃力不討好,因為這樣做忽視了評價作文的其他主體。老師越俎代庖,讓真正寫作的主人成為評價過程的看客。這樣做往往會使學生習作的過程在上交作文的那一刻就結束了,修改和評價基本無效,發揮不了評價的激勵、診斷作用。
4.評價方式不夠科學
很多老師在評價作文時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附加一點評語,但是由于時間關系,老師的評語往往大而不當,不能切中肯綮。有時老師也會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但是由于學生的評價水平有限,往往不能準確評價學生的作文。這樣,當學生看到自己作文的評語、分數或等級時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作文的問題是什么,更不想今后該怎么辦。大部分老師不能利用新媒體技術評價作文,評價方式有點落后。
二、解決初中作文評價問題的對策
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落實下面四種對策:
1.細化評價標準
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葉黎明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在具體的條件下建構具體的評價標準。”[1]根據葉教授的建議,我有下面兩點看法:一是學生平時作文訓練的評價標準要不同于考試作文的評價標準;二是不同學段的作文評價標準要不同于中考作文的評價標準。這就要求我們要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分類和細化作文評價標準。以人教版教材為例,七年級學段作文訓練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自由抒寫真實的生活經歷,能運用語言文字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對學習生活的所見所聞和真實感受。據此再細化訓練目標,例如第一次的訓練目標是“讓文章層次分明”,相應的評分標準就是“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2.擴大評價內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對學生習作的評價中要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作文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要落實此要求,除了對學生的習作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習作者本人進行評價。因此我們必須擴大評價的范圍:一是要評價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二是要評價學生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三是要評價學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情況;四是要評價學生的作文反思和改進措施。
3.增加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評價學生作文的主體不僅僅有老師,還有學生本人,有同學。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學生家長也可以成為作文的評價者。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將使學生真正成為習作的主人,促使學生真正理解作文評價標準,掌握作文評改方法,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4.創新評價形式
要使評價多樣化、活潑化、可操作性強,就要創新作文評價形式。對于評價形式,有四種新方法切實可行。
(1)設計學生作文評價表
根據不同的學段設計不同的作文評價表,評價表中要將學生的材料準備、構思過程、自評情況等項目單列,將訓練目標和評價標準分列,每項均列出具體標準,并設計自評和互評欄,讓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有章可循,易于操作。
(2)開創小組合作評價方式
在作文訓練中利用學習小組開展合作互評。利用群體的智慧,相互借鑒,相互競爭,將使每個學生習作的優點盡可能地被發現,不足也全部得以彌補。將小組合作評價的結果以“作文評價記錄表”的形式匯總,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極大地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提高了評改效率。
(3)建立學生作文水平成長記錄袋
建立學生作文水平成長記錄袋,用成長袋的形式記錄學生作文水平的成長歷程是對學生的尊重和激勵,能增強他們寫好作文的信心。“它符合現代心理學對學習的研究,是一種新的作文評價范式。”[2]
(4)融合現代教育技術評價學生作文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如今很多學校已經建立了各種現代教育技術平臺,例如“優教通”“樂教樂學”等,還有學生普遍使用QQ等,作文評價也應該融合新媒體,把學生的優秀習作上傳到這些平臺中,讓優秀作文在網絡平臺中展示,讓學生和學生家長利用網絡繼續參與到評價中,這將會極大地提高評價的效能。
參考文獻:
[1]葉黎明,陶本一.作文評價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06(8):29-32.
[2]汪巧葦.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注:本文為甘肅省武威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初中學生作文評價標準與評價形式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15]GH09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