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位數進位加法》是浙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認識三位數,會計算兩位數進位加法和三位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學習三位數的進位加法。它是多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學生進行了前測,分別為49+35、15+55、18+75以及134+253、604+175、452+513,105名二年級的學生參與測試,三位數不進位加法全對,兩位數進位加法有兩位學生算錯,一名忘記進位,一名多加了1個進位。由此可見,學生對于此前的知識已經掌握。基于此,教學時,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探索,建構自己的算法系統。
(三)教學目標、重難點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制定了教學目標和本節課的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并通過溝通多種算法,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法,正確計算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2)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難點
理解三位數進位加法算理;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二、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環節有:
(一)復習引入
通過59+27、135+221兩個豎式的計算,復習兩位數進位加法和三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強調列豎式計算的方法:數位對齊;個位算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二)新知學習
出示本節課的主題圖,學生聯系實際經驗,會想到得到的票數的多少衡量書的受歡迎程度。怎么樣才能知道哪一本書的票多呢?就有了引入三位數進位加法筆算的必要性。請學生選擇數據,分別計算三種書的票數,列出橫式。
【設計意圖】結合書中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獲取有用信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環節分3步走,第一步,計算《西游記》的票數,165+241。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索算法。展示多種方法。展示每一種算法,并溝通每種算法與列豎式的算法。如:第一種算法的100+200、65+41與豎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第三種算法5+1、60+40、100+200與豎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用點子圖,動態展示本題計算的過程,并思考“個位上5加1是6,為什么百位1加2是4呢?”學生初步掌握“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嘗試、探索算法,倡導算法的多樣性,溝通多種算法,并溝通點子圖和列豎式,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各種算法。
第二步,計算《十萬個為什么》和《世界童話選》的票數。學生用列豎式的方法自主計算,并與同桌交流算法。這兩個算式都是連續進位加法,容易出現錯例,因此,重點進行典型錯例的分析。
【設計意圖】連續進位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通過學生介紹計算的過程、分析錯例突破難點。
第三步,出示新學習的三個豎式,與以前學習過的豎式進行對比,揭示本課的主題“三位數進位加法”,并板書主題;三個豎式進行比較,發現哪些異同?(連續進位)
【設計意圖】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揭示本節課的主題。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安排兩個層次的練習。
(三)鞏固練習
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練習,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加法,鞏固這節課所學習的列豎式的方法。在練習中,檢查學生的作業情況,并找到典型的錯例進行分析。
第二個層次是拓展練習,找出豎式中隱藏的數字,這個題型的練習為了在掌握列豎式計算三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變式訓練。最后一題為開放性題目,答案不唯一,學生自主嘗試,全班一起討論,得出有序解決本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達人”的基本練習,鞏固算法,形成技能,突破是用“0”占位、千位突破等難點;通過“填數”的練習,在鞏固算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逆向、開放、有序的思維能力。
(四)小結拓展
總結收獲,本節課學習了三位數的進位加法,以及“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的算理,并追問:你想一想,百位滿十呢?千位滿十呢?
【設計意圖】百位滿十,向千位進一;千位滿十,向萬位進一……為后續多位數的進位加法奠定基礎。
三、反思總結
通過課堂教學,對于本節課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關注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節課設計了:學習自主探索、同桌交流、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等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關注了學生的發展。
(二)數形結合
低年級的孩子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溝通算理、算法的環節,運用點子動態展示計算過程,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本節課的重點。
(三)練習多樣
練習題目設計有基礎練習并進行錯例分析,有拓展練習,更有開放性的練習,在這些題目的完成過程中不僅鞏固了本節課的新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逆向、開放、有序的思維。
學生學習過程中,在連續進位、用“0”占位等情況時容易出現錯誤,反思問題發現:對于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情況,反饋不夠到位,在學生用拆分的方法計算165+241的時候,出現1+5=6、6+4=10、1+2=3的情況,在此處應該更加深度解析,并說明每個數字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意義。重難點迂回不夠。對于本節課的重、難點,尤其是連續進位的練習中,一次進位—連續進位—疊加進位,沒有放大剖析,不夠踏實,連續進位的訓練深度不夠。用“0”占位等易錯點、難點的迂回不夠。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