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禮
所謂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效益的課堂。
一般說來,高效課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課堂效率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能夠受益的知識量。主要表現在課堂的容量和課內外學業負擔等。二是課堂效益最優化,也就是指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興趣培養、習慣養成等方面。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教學效果三個方面有所突破,才能達到負擔輕、消耗低、維度全、質量高的教學目的,才能稱得上“高效課堂”。下面,筆者根據多年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經驗,談談自己在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崗位和企業向智力型轉變,數學知識與技能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數學作為訓練思維的主要途徑,對于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切實做好數學教學工作,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對其今后就業、創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只有讓學生切實認識到數學的實用價值,才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導者,應該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和創新意識。學習數學不是學習一套知識,而是學習一種技能,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教會學生解題方法,由傳授知識轉為培養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由傳統的“滿堂灌”向現在的自主探究轉變,由封閉的教學向開放的教學轉變,這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它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會做題,而且還要會編題和變題,不斷探索數學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開拓數學教學的新途徑。
二、教師要精心策劃,組織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1.抓好課前預習
老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好的預習方法。預習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學好新課程、課堂上緊跟老師講授知識節奏的必要條件。預習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對新課本、新知識進行熟悉,主要途徑是看數學書,但并不是機械地看,而是要求學生在看書時動腦筋,同時還要加以先期練習。主要方法有:
(1)圈畫知識要點。學生在看書時結合書本上的知識概要提示圈畫出知識要點、重點加以熟悉。這些重點、要點包括書中的基本概念、需要注意的提示內容。
(2)做批注。即學生在預習時把自己的預習體會、想法以及暫時看不懂的地方在書的空白處做些批注以備在課堂學習時搞懂、弄明白。
(3)做些簡單的練習。在預習完知識點后學生可以考慮做些簡單的練習以檢驗預習的效果。
(4)分類列出要點。學生在預習時把知識要點分類羅列出來,哪些知識點是通過自己預習掌握了的,哪些知識點是自己預習時有困惑的,需要在課堂上進一步學習和求證的。
2.認真進行備課
(1)認真進行個人備課。我在備課時首先預測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方法的運用所出現的問題,逐步學會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并有針對性設計教法。
(2)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通過學科組成員相互交流合作來進一步明確備課內容在本章、本冊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討論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和思路,討論教法和學法,設計合理的習題、課堂檢測和課后作業。
3.注重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課堂教學的升華,它要求教師在一節課后對本節課從教學的不同環節去再思考,在反思中找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進而構建高效課堂。每堂課后我都認真回顧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和值得改進的地方,以及學生出現的主要問題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及時記錄在課后反思中,這些既可以作為下節課的矯正內容,又可以作為下一次再教時的重要參考資料。
關于有效教學,我們應在更寬廣的視野下進行探索,誰善于在經驗中反思,抓住問題的本質,誰就會使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加智慧和有效。教師除引導學生參與知識點歸納環節外,還應以相應的思考題來考查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把握情況,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以便更好地調整課堂教學設計,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個不斷生成、不斷追求的過程,也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長期堅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變通能力,還需要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和師生默契的配合,同時,還會受到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效課堂是初中數學教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它講究的是簡捷、高效,多、快、好、省。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應該總結經驗,想方設法努力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從而滿足每個學生有效學習的需要。
參考文獻:
許會.淺議新課改形勢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