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翠
摘 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付出是最多的,但是有時候效果并不好。初中的學生處于青春期,也是叛逆期,加之現在的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從小受家里人寵愛,自尊心與個性都要強一些,一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對立情緒,不利于班級管理與學生成長。研究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為班主任的班級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途徑。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生;自主管理
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是以教師、班主任為中心,對班級管理嚴格,在防止學生出現意外情況、保證學習環境的同時,也讓大部分學生形成了順從心理,同時也有一些學生產生了對立情緒,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現在新課改進一步深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要改革,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目的。
一、中學生班級管理參與度不高的原因
1.應試教育壓力
我們目前的教育現狀沒有為中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提供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學生學業壓力較大,面對成績與升學壓力,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之中,同時學生也擔心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會耽誤自己的學習。而且家長也樂意看到學生將精力投入學生,管理較為嚴格,不愿意學生參與更多的其他活動。
2.青春期的學生心理特點
青春期的學生是既合群也“孤獨”,由于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已經形成,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情感,不愿意對他人敞開心扉,顯得“孤獨”;同時在集體生活中,又渴望能得到他人的注意,因此雖然參與集體活動,積極性卻并不高。
二、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分析
1.對班級管理工作認識有待提高
我們的傳統教育觀念是培養“人才”,判斷標準是學生成績與升學率,其影響到了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本質認識,班主任對學生的成績管理和班級秩序管理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班主任自然無法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自主管理”也只能淪為空談。
2.應試教育的“枷鎖”
應試教育不止影響到家長學生,對教師的影響同樣深遠,這也是我們當前的教育現狀,學校將成績、升學作為教師考核尤其是班主任考核的重要甚至唯一標準,并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相連。班主任作為班級學科的任課教師,同樣面對這些問題,起早貪黑、加班加點,使班主任老師沒有精力再學習管理知識。
3.形式主義檢查
一個班主任老師在班級工作中應接受檢查的工作有很多。其中從晨會開始到早操到班會屬固定工作,把思想教育課、勞動綜合課納入班主任的附屬工作范圍,在這樣沉重的負擔下,如何激發班主任愛崗、敬業,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班級管理理論呢?
三、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思考
1.對不同年級制定不同的指導策略
初一學生進入新的環境需要一個快速適應的方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生互幫互助“共生圈”的初步形成;初二的學生主要是注意早戀問題,青春期的學生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我們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科學合理地解決早戀問題,同時改善學生的怠惰心理;初三學生主要面臨的是中考的壓力,工作重點在緩解學生學習壓力,通過指導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等,構建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互幫互助“共生圈”的穩定和發揮作用。
對初一新生來說,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與主人翁意識。可以從班干部選舉入手,并且與各科教師溝通協調,第一學期結束培養并初步形成“互助共生”合作小組。對初二的學生來說,早戀問題是常見的,班主任在處理時要低調穩妥,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與學生對話,并且做好家長工作,防止謾罵和暴力行為。同時在中間階段注意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改善學生的學習怠惰心理。初三學生面臨中考,壓力陡然增大,這個時期班主任要發揮學生學習“共生圈”的作用,讓學生感受集體的關愛與力量,同時協調學科教師因材施教,取長補短,保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心理狀態面對中考。
2.班主任家長聯動支持
中學生的主要學習生活場所就是學校、家庭,因此要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就需要班主任、家長的支持。班主任在學校管理任務下容易忽略學生的心理感受以及能力培養;現在家長的攀比心理較為嚴重,經常對學生進行比較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常見的例子,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學生的自卑心理與逆反心理。因此要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需要班主任、家長的聯動支持。
3.重視對學生的指導
學校與教師都希望學生可以進入好的高中、大學以進一步深造,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主要分以下幾方面:(1)學習方法指導,通過指導要使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制訂學習計劃,會進行自我檢查、評定,不斷進行自我反饋,調整自己的學習等;(2)心理指導,青春期的學生心理波動大,渴望獨立的空間,不習慣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對家長特別逆反。尤其是初三學生面臨中考,需要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以幫助學生做好總結與復習。
對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這一課題的研究可以發現,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被調動起來,對班主任而言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真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狀態與能力,使他們能夠真正獨立、勇敢地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滿足了中學生發展的需要,也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參考文獻:
冉紀云.班主任指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1):22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