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婷 張嘯 朱筆
摘 要:依據體育新課程標準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構建了體育課堂合作教學模式;提出了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師師合作三種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并對體育課堂合作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提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對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課堂教學;合作教學;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組織起來的教與學活動的空間形式與時間序列的統一。目前,課堂教學的改革有了一定進展,但新型的合作教學模式未被充分發掘,因而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為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我綜合考慮體育學科特征、學生年齡特點、教材內容以及自身教學風格等因素,嘗試了龍崗區小學體育課堂合作式教學模式構建。
一、構建體育課堂合作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
合作教學模式的體育學理論依據是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即“學生掌握任何動作技能都需經歷一個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一般要經過粗略地掌握動作階段,改進和提高階段,以及鞏固、運用自如階段”。
合作教學模式的教育學理論依據是人本主義教學思想代表人物羅杰斯主張的“教學的中心是學生,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去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每個學生均有學習天賦和潛能,只有引導學生自發學習,他們才會全身心投入,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求答案,才能啟發心智、培養學習興趣,從而喜愛知識,而且將因獲得成功而更加努力”。
二、合作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
根據合作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和中小學體育課的教學特點,本文把合作式教學模式分為以下三種基本形式,即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師師合作。
1.生生合作
生生合作是指學生與學生合作、交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的精神。根據時間階段劃分,主要分為課前合作、課中合作、課后合作。課前學生間交流和溝通,培養學生概括、綜合、分析的能力。課中合作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課后合作,幫助學生解決課堂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師生合作
師生合作還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下進行,師生合作是指師生之間通過相互啟發、相互借鑒、互相幫助,使學生的學習、研究與體驗取得成功,完成學習任務,并獲得積極的體驗。師生合作學習過程有利于增進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學生也對教師有了新的認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師師合作
教師之間的合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集思廣益,每個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都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或者失誤的教訓。教師之間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主動和同事分享,和同事共享研究成果。通過整個過程的交流和相互學習,不斷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
三、合作教學模式的組織與實施
1.準備活動——營造合作氛圍
合作準備是指在體育課的準備部分,讓學生通過合作來進行準備活動的教學環節。例如,在足球單元教學中,教學目標是85%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足球腳內側踢球的技巧,那么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動作學習,可在準備活動部分設計雙人練習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從而為課堂合作奠定基礎。
2.鞏固練習、促進合作——學習模式應用
合作練習是指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組織學生練習實施管理、訓練、保護等分工的教學環節。例如,教學“前滾翻”一課,在學練中,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合力將學生的職責進行分工,確立小組長和保護人員。教師提供具體的學習步驟以及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后,組織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進行分組練習,并掌握動作要領,教師進行循環指導。這樣不但使學生明確了動作的要領,而且使學生把這些要求都一一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
3.相互評價——增強學生自信
合作評價是指在體育課的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共同評價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教學環節。例如,教學“前滾翻”課中,學生在明確了動作的評價標準后,通過相互評比與討論,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展示。接著進行自我評價和組內討論,共同確定動作標準,教師再根據這些意見綜合給出評價結果。整個環節是組評、自評、師評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同時也學會了保護與幫助,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評價能力和增強了團結合作的意識。
4.合作創新——指引學生成功
合作創新是指在體育課的教學中組織學生相互合作、不斷創新的教學環節。例如,在“前滾翻交叉轉體180°接肩肘倒立”一課中,這一內容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前滾翻交叉轉體”和“肩肘倒立”的基礎上,將兩個動作有機地組合再練習,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啟發了學生思維,學生積極思考與創造,然后進行展示。本節課中,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為實施創造性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David W.J ohnson.合作學習[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6.
[3]張春興.教育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8.
[4]張秋生.小學體育合作式教學運用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