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祿
摘 要:作業獨立完成是培養學生自主意識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直接反饋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改變作業布置的形式、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以及明確標準的懲罰制度三方面,提升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興趣和成就感,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具體策略
小學是教學的關鍵性階段,同時也是人生學習中最基礎的時期,而作業的布置是教學的關鍵步驟,對了解小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獨立完成作業其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文章從小學生愛玩的習性入手,改善教師留作業的方式,在提高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興趣的基礎上,通過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和對學生實施正確的獎懲方式,促進了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習慣的養成。
一、改善教師留作業的形式,提高小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本身的好玩心比較重,無法長時間地做作業,甚至很多小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經常寫寫作業就會玩一會,不僅降低了作業完成效率,而且還養成不良習慣。另外,教師在留作業上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很多作業都是在不停地重復,導致學生厭倦做作業。對于這種現象,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習性進行作業的布置。比方說,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布置作業,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加減法”教學內容,教師在給學生留作業的時候,可以先通過詢問學生“有一只可愛的兔子,被大灰狼抓住并關在了籠子里,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才能解救兔子趕走大灰狼,你們想不想救小兔子啊?”這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在學生回答“想”之后,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例如每人發一張A4紙,在紙上畫一個大的籠子,籠子內部有一只小兔子,籠子的欄桿中間都是100以內的加減法數學題,學生只有正確完成習題,才能救出小兔子。這樣一來,通過游戲和布置任務的方式,學生不僅對100以內的加減法非常熟練,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效率[1]。
二、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效率
學生能否獨立完成作業,除了教師布置作業的方式之外,家長的輔導同樣重要,家長和教師之間無效的溝通,導致家長對學生的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不夠了解,甚至如今很多家長因為忙于工作給學生找各種補習班等,導致學生無法獨立完成作業,或者根本就沒有時間獨立完成作業,除非家長及時地進行督促,但久而久之也影響了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效率,除了教師自身的努力之外,教師還需要經常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針對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還要有效用好家長會的作用。家長會不是批評學生或者炫耀孩子的場所,而是真正傳播教育知識的地方,所以在家長會上教師不應該拿學生的成績說事,應該更多地傳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相關知識,為家長指引教育方向,并鼓勵成功的家長進行積極發言,在家長之間形成一股教育方法的討論潮流,促進家長之間的教育交流。另外,教師需要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將家長的問題和困惑制作成表格,并將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梳理,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內容。這樣一來,教師家長之間形成有效的溝通,對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效率有所提升[2]。
三、明確獎懲的標準制度,提高小學生完成作業的成就感
獎懲制度是激勵學生進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獎懲制度的制定需要因人而異。小學生本身有非常強烈的好勝心,同時也非常需要成就感,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業獎懲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制定。比方說,小明經常完不成數學作業,經教師觀察,是因為小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低,于是教師降低了小明數學作業的難度,小明開始逐漸地獨立完成作業。教師甚至在學生和家長面前強烈地表揚了小明同學,以此提高了小明獨立完成作業的成就感,之后小明的作業完成得越來越棒。由此可見,教師在檢查學生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并明確獎懲的標準,以此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成就感[3]。
總之,小學生本身對枯燥的事情就沒有太大的長性,所以為了促進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教師需要從自身、家長和學生三個角度尋找原因,通過布置作業、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以及明確學生的獎懲情況三個措施,來提高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興趣、效率和成就感,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丁宇.小學生自覺完成數學作業方法研究[J].教育,2016(29):43.
[2]江域友.芻議如何提高小學生自覺完成作業的興趣[J].新課程(上),2015(9):44-45.
[3]馮遠生.淺談如何讓小學生自覺完成家庭作業[J].新課程學習(上),2014(10):230.
注:基金項目: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S[2017]GHB182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