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然
摘 要:智障兒童語言訓練對智障兒童適應生活、融入社會有重要作用。通過對一例智障兒童的語言訓練進行研究分析,希望為智障兒童的語言發展提供可參考的策略。
關鍵詞:智障兒童;語言訓練;個案
大部分智障兒童在語言方面存在發展落后的現象。他們的語言發展較晚,較遲鈍。在詞匯掌握上詞匯量貧乏,語言理解能力較差,語言表達更為困難。語言發展的落后嚴重阻礙了他們融入社會、回歸主流的步伐。
一、個案基本情況
小浩,男,8歲,唐氏綜合癥。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文化程度較低。現與奶奶共同生活,奶奶不識字。目前,小浩就讀于培智學校一年級。該生主動語言少,語言理解能力較低,執行簡單的指令較困難。但模仿能力較強,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粗大運動發展較好,動手能力強。
二、個案語言水平分析
1.語言現有水平
通過評估發現,在語音方面小浩模仿發音較清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聲調和音量。在詞匯量和模仿句子長度上,小浩的詞匯量極少,對于日常生活中的詞匯及句子理解力較低。在模仿句子長度上,只能模仿一個字的短語,超過一個字會出現舌頭打結的情況。在語用方面,口頭語言少,不能主動提問和發起交流。非語言的溝通較多,當有需要時會用手勢或喊叫表達。綜合以上各方面,小浩目前的語言發育水平處于事物的基礎概念階段的低級水平,即他尚無語言,但開始了解常用物品和事物的某些狀態。他能夠根據一些事物的功能進行簡單的操作,如用勺子吃飯、喝湯。
2.語言發育遲緩原因分析
唐氏綜合癥導致小浩自身語言發展缺陷。與此同時,家庭教育落后也是限制其語言發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其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家中只有文化程度較低的奶奶撫養小浩,導致小浩被發現為智力障礙的時間晚。家長對小浩投入的教育時間短,與小浩交流機會少,使小浩沒有較好的語言環境,這些原因共同阻礙了小浩語言能力的發展,使其語言發展嚴重落后。
三、語言訓練的實施及效果
1.語言前期訓練
語言前期訓練是指為兒童說話而做的準備訓練,包括注意力的訓練、聽簡單指令、動作模仿、培養交流愿望等。針對小浩現有的語言狀況,首先從他感興趣的物品入手,以此為基礎培養他的注視能力以及注意力。待他有一定時間的注意以后則訓練他聽從簡單指令的能力,指示他把某物拿起或給某人,在訓練有了積極的結果時立即給予獎勵強化效果。在動作模仿中,利用各種有趣的游戲,讓小浩在愉快的氣氛中玩中學。通過實物教學使小浩理解常用單詞,為后期語言訓練打下基礎。同時用各種手段促進小浩和教師形成良好的關系。
2.發音訓練
語音發展是語言發展的前提,任何兒童要獲得有聲語言,首先要進行發音練習。小浩在前期訓練中已和教師建立了積極的關系,能夠執行簡單的一步指令。根據小浩的狀況,教師從呼吸、舌部、口部、嗓音和四聲幾個方面對其進行一對一訓練。在訓練中結合游戲、動作、表情帶動其學習積極性,使其有良好的學習主動性。根據“小步子,多循環”的原則不斷強化鞏固已掌握詞匯、句子。
3.語言訓練效果分析
通過一個學期的語言訓練,小浩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能夠較清晰地模仿拼音、短語。目前小浩能夠正確清晰地發出元音和b、p、m、f等幾個音,可以較好地連說二字詞語,會說句子“我要……”“老師好!”“早上好!”“老師再見!”“我是……”等日常用語。在語言理解方面,對于簡單的指令基本能夠理解并做出相應反應,如“指指……”“把……拿來”等。在語言溝通方面,小浩變得積極主動,能主動和老師進行問候告別等。但由于其認知能力有限,對于復雜的長句理解起來仍有較大困難,而交流也僅限于其熟悉的人。
四、討論與思考
1.語言訓練前期的評估十分重要
每個兒童之間都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在語言訓練前要做好評估以確定教育的起點。只有做到全面、真實、有效地評估,才能真實地了解兒童的現有水平,以此制定適合的教育計劃。本個案在制訂語言訓練方案時分析評估了小浩的語言現有發育水平,確定了訓練起點,從而使其訓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語言訓練應堅持循序漸進、以兒童為本的原則
本案例根據兒童語言發展的順序以及小浩自身的特點,從單音模仿開始訓練發音,逐漸過渡到雙音模仿,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對智障兒童進行語言訓練時,一定要按兒童語言發展規律去做,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方法多示范、多重復、少糾正。只有這樣才能使語言訓練取得從量到質的飛躍。
3.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語言的掌握是一個習得的過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運用、去交流才能熟能生巧。本案例中,小浩在校時很好,但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導致其在家很少有機會去運用,從而影響訓練效果。可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語言發展有積極作用。所以,教師在對智障兒童進行語言訓練時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把語言訓練滲透在生活中的每一時刻。
參考文獻:
[1]茅于燕.智力落后兒童早期教育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盧紅云,黃昭鳴.口部運動治療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王輝.特殊兒童教育診斷與評估[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