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招 林春麗


[摘要] 目的 研究血脂異常與妊娠期糖尿?。℅DM)的危害關聯性。方法 選擇4組同期同段人群及同孕期血脂檢查結果,以2組合1對,共2對進行比對分析,即:①正常妊娠與GDM者;②GDM中血脂異常與正常者,后者還進一步比對產婦與新生兒并發癥等發生率。結果 ?GDM比正常妊娠者血脂異常水平高,GDM中血脂異常較正常者產婦與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孕婦有血脂異常者,發生GDM風險及孕產婦與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高,從而推測妊娠期血脂異常與GDM具有很強相關性,故可通過觀察孕婦血脂異常的方法,推測、了解,從而預防(如飲食調控,藥物等干預血脂升高)GMD,體現出臨床借鑒和推廣的科學性。
[關鍵詞] 妊娠;血脂升高;GDM;關聯;預防
[中圖分類號] R7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b)-0032-02
GDM被臨床定義為糖代謝紊亂,機體的血脂水平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如得不到及時的、合理的治療,很有可能提升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加重病情,甚至對其生命產生威脅。如果該病在早期能及時的發現和診斷,經過合理的控制血糖的水平,可以防止病情不斷加重,減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對改善和緩解病情的意義深遠?;谝陨系脑瓌t,以追根溯源,“倒”看血脂,從而追溯“糖”源之角度為探索切入點,可能有助于GDM預見、預防,為此該文進行以下統計、分析及論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調查2014年4月—2017年12月期間該院該科按正規程序進行產前體檢的孕婦人群,根據鑒別診斷的原則,排除具有GDM的高危因素人群:①孕婦因素:年齡≥35歲、妊娠前超重或肥胖、糖耐量異常史、多囊卵巢綜合征;②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③妊娠分娩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流產史、巨大兒分娩史、胎兒畸形和羊水過多史、GDM史;④該次妊娠因素:妊娠期發現胎兒大于孕周、羊水過多;反復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者。在該研究選取的3 670名孕婦中,健康妊娠的為3 522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148例中,血脂異常111例,血脂正常37例。
1.2 血脂標本及其檢驗
1.2.1 ?血脂標本簡介 ?檢驗儀器為日本日立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貝克曼AU480;試劑由北京利德曼有限公司提供,配套應用的實驗試劑對分離后的血清進行檢驗,所有的試劑均在有效期內。
1.2.2 ?檢驗方法 ?①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和配套應用的實驗試劑對分離后的血清進行檢驗;②酶法檢驗。應用酶法檢驗TC和TG;直接法-表面活性劑清除法檢測LDL-C;直接法-抑制法檢測HDL-C。
1.2.3 ?血脂取樣時間及抽樣規則 ?為妊娠24~28周之間,如孕婦在此期間有單次檢查即列入;如有2次檢查,則取末次;如多次檢查,如檢查次數為奇數,取其中間一次;如為偶數,取其中間2位數的后一位次。以取材實際時間計算相應的孕周,統計入列。
1.3 ?GDM診斷標準及方法
1.4 ?血脂升高診斷標準
見《血脂異常指南》即:①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②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14 mmol/L;③甘油三酯(TG)≥2.26 mmol/L;④總膽固醇(TC)≥6.22 mmol/L。血脂檢測指標①②③④四項中,只要有1項以上異常者即屬于入選對象[2]。
1.5 ?鑒別診斷原則
GDM必需與糖尿病合并妊娠相鑒別診斷,即是指孕前即已發現糖耐量降低或有明確的糖尿病史者,其中包括胰島素依賴型和非胰島素依賴型2種。此外還應排除孕前及孕后有繼發糖尿病的基礎疾病[3]。
1.6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中所有采集后的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計算,所有統計者血脂指標各項數據均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對比
以上兩組基本資料數據互比,年齡、孕周及產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脂異常對比
GDM組與健康妊娠互比,前者HDL-C水平低,且 LDL-C、TC、TGL水平高,兩組互比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GDM兩組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并發癥
GDM兩組孕產婦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GDM兩組胎兒及新生兒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GDM是指婦女在妊娠期間并發糖尿病,該病的發生率占總妊娠婦女的1%~5%左右,但是近些年來,因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該病的發生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一旦發生嚴重影響母嬰的健康[4]。
綜合GDM的臨床和病因學特點,GDM是于妊娠期診斷的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的總和。GDM與2型糖尿病在許多方面相似,胰島素缺陷和胰島素抵抗是重要的發病機制。另外,妊娠后在特殊的生理條件下如內分泌和代謝的改變均能影響或促成GDM的發生[5]。
妊娠時,孕婦處在特殊時期,一方面,生理期性雌孕激素水平不斷升高,促使脂肪降解能力增強,而肝臟合成TG增多后,引發肝臟脂蛋白酶及卵磷脂酰基轉移酶活力下降減弱內源性脂質代謝,故引發生理性血脂逐漸升高。另一方面,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一些孕婦因缺乏營養學相關知識,盲目地添加營養,特別是一味地增加動物類食物的攝入,均容易造成體內血脂升高。升高后的血脂和血糖不斷的作用,即血糖與血脂同時雙高,血糖增高引起血脂升高,血脂升高又引起血糖增高,以上三者相互影響,互相作用,不斷發生反應。存在重疊,互動。所以,一旦發生GDM后,糖代謝會發生紊亂,而糖代謝紊亂后一定會引發脂代謝紊亂,兩者之間互為因果,血糖高引起血脂升高,升高的血脂會產生脂毒性,脂毒性的分泌會直接損傷胰島的分泌功能而減低胰島素的作用,從而減低人體最為重要的糖代謝功能,又引起血糖升高,故兩者間的聯系密切,難以分清誰是因誰是果,醫學中將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定義為糖脂病[6]。
綜上所述,以此類推,GDM確診前可能已存在血脂升高,反過來說,血脂升高是GDM的誘發因素。所以,臨床上對妊娠期糖尿病者密切觀察血脂變化,有助于GDM的診斷,該文對一般資料無差異的妊娠人群見表1,分別將發生了GDM者與健康妊娠人群血脂比對(表2),以及GDM人群中血脂異常與正常人群的產婦與新生兒并發癥比對(表4),發現GDM比正常人群血脂水平高,GDM血脂高者比正常血脂者孕產婦與新生兒并發癥高。從而得出,GDM患者,在發病之前體內可能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血脂代謝水平異常的信號。觀察妊娠期血脂水平,不僅可以推測、預防,從而減低GMD及其并發癥的發生,亦能達到對GMD及其并發癥早關注、早推測、早預防、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的目的,故該種檢測方法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 ?李穎.妊娠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8):33-34.
[3] ?段曉晶.妊娠糖尿病血脂檢驗的應用及診斷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2):62.
[4] ?張戰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11):124.
[5] ?李微.妊娠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2(3):85-86.
[6] ?張利紅,田楠.妊娠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的臨床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9):984-985.
(收稿日期: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