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嬌

[摘要] 目的 對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方法 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該院內分泌門診就診的80例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糖尿病類型、病史、胰島素使用時間、次數,針頭長度、注射部位以及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記錄。結果 所選患者中使用長度為6~8 mm針頭人數居多占總人數的80.0%;注射時選用胰島素筆的人數較多。大多數注射胰島素時未注重針頭使用次數,注射時大多選用同一部位進行注射,導致注射部位出現淤青甚至出血的情況。結論 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注射技術存在許多問題,應對門診糖尿病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規范其注射技術。
[關鍵詞] 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技術;門診;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b)-0117-02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胰島功能異常導致的內分泌疾病,并且未找到將其治愈的治療措施,患者需要長期通過飲食、藥物、運動對血糖進行控制[1]。隨著近年來人們不良飲食習慣形成,導致糖尿病患者的人數逐年增加。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在該院內分泌門診就診的80例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糖尿病類型、病史、胰島素使用時間、針頭長度、注射部位以及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記錄。選擇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分布在44~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38±4.59)歲,病程時間為3~17年,平均病程為(10.25±3.55)年,注射胰島素年限為1~7年,平均注射年限為(3.59±1.31)年,I型糖尿病患者人數為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68例。所選患者均由臨床確定診斷。該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獲取所選患者及家屬同意,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嚴重疾病,(例如腫瘤等);患有精神類疾病,不能配合該次研究的;既往參加過類似研究的[2]。
1.2 ?方法
使用醫院自制的“胰島素注射針頭使用情況”調查問卷對所選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中需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針頭長度,針頭是否出現重復使用的情況以及具體原因、對于更換下來的針頭的處理措施以及注射部位具體情況。然后將問卷發放給所選擇的患者,在患者完成問卷后進行回收。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使用注射裝置的類型、針頭長度、是否調節過針頭長度、更換針頭原因、重復使用針頭情況、重復使用針頭次數、重復使用針頭原因、更換下來針頭的處理措施、注射部位及注射部位淤青或出血情況出現等進行調查分析[3]。
1.4 ?統計方法
該組數據均經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其表現形式為平均值±標準差(x±s),組間及組內比較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分析,所選患者中使用長度為6~8 mm針頭人數居多占總人數的80.0%;注射時選用胰島素筆的人數較多。大多數注射胰島素時未注重針頭使用次數,注射時大多選用同一部位進行注射,導致注射部位出現淤青甚至出血的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不良飲食習慣逐漸形成,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多,而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程,無法被治愈,因此在家注射胰島素患者的人數也在增加。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唐激素升高,從而使患者糖、脂肪、蛋白出現代謝紊亂,導致患者出現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失衡的情況。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程,至今尚未發現可以將其治愈的治療措施,僅可以通過對患者飲食、運動以及藥物的控制將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于使用飲食、運動、口服藥仍無法將血糖控制平穩的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使其在合理范圍內。而胰島素注射方式在治療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錯誤的注射方式會導致血糖控制不佳,并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4]。醫院應當重視門診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注射技術,做好宣傳及指導工作,囑患者定期更換針頭,盡量避免在同一部位進行注射,可以在大腿及腹部進行注射,避免注射部位出現淤青或者出血的現象,對于更換下來的針頭,蓋好外針帽置入專用容器中,避免針頭刺傷他人。并且患者私自對針頭長度進行調節以及長時間不更換針頭,并選擇同一部位進行注射,會增加患者出現感染的幾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例如導致注射部位出現皮下硬結以及皮下脂肪萎縮的情況,導致注射的胰島素有效劑量減少,不利于患者對血糖的控制[5]。該次研究發現,所選患者中使用長度為6~8 mm針頭人數居多占總人數的80.0%;注射時選用胰島素筆的人數較多。大多數注射胰島素時未注重針頭使用次數,注射時大多選用同一部位進行注射,導致注射部位出現淤青甚至出血的情況。該次調查發現門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時存在許多問題,醫院可以就發現的相關問題,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予以糾正。因此,對于門診糖尿病患者,使用長度適宜的針頭,有助于確保胰島素的治療效果。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于兒童或者是體型瘦長的患者,選擇長度為5 mm的短針頭,否則使用6~8 mm的長針頭。同時對于注射方式不明確患者,可以根據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解答,并告知患者注射胰島素時,不可以將注射部位的皮膚捏起來,垂直進針,確?;颊咦⑸浼夹g的準確性[6]。由于注射部位以及胰島素種類不同,告知患者腹部注射適用于短效(速效)胰島素或者是預混胰島素進行治療;對于中長效胰島素選擇大腿前外側或者是臀部進行注射;不同種類胰島素選擇不同部位進行注射,有助于更好的發揮藥效,降低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幾率,尤其是有效的防止患者夜間低血糖的發生。告知患者胰島素的儲存方法以及外出攜帶的相關注意事項[7-8]。同時告知患者對于胰島素針頭重復使用,針頭容易出現彎曲變形、倒鉤等情況,增加患者注射時的疼痛感,并造成患者局部皮膚出現損傷,增加注射部位出現感染的發生率,引發出血、瘀斑形成以及皮下硬結的情況,影響胰島素治療效果。該次研究發現,針頭重復使用情況過多,與患者的對于疾病認識性不足密切相關,因此應詳細告知患者重復使用針頭的不利影響,杜絕這一現象反復出現。
綜上所述,門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時仍存在許多問題,醫院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規范其注射技術。
[參考文獻]
[1] ?藍穎茹,余桂芳,顧曉燕,等.門診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廢棄胰島素針頭處置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6,23(19):51-53.
[2] ?黃少俊,丁長花,霍翠蘭,等.64例門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的現狀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6(B12):318-320.
[3] ?楊菁華,夏偉珍.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23-26.
[4] ?劉雅靜,陳慧芳,馬沛.院外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注射管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4):114-115.
[5] ?陳燁,陳莉.胰島素注射患者門診期間的健康教育[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97-198.
[6] ?賈海英,李冬梅.社區門診新診斷嚴重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基礎胰島素與基礎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刊,2018,53(1):41-44.
[7] ?劉思嘉.2型糖尿病初期患者門診自我注射預混胰島素療效觀察[J].慢性病學雜志,2017,18(1):113-115.
[8] ?楊駿,唐莉.門診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強化治療難治性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4):28-30.
(收稿日期: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