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勛 鄭春華
【摘 要】本文分析新時代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針對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心理動因、生理動因、從眾動因以及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提出應采取重視思想政治課程中相關內容的融入、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戀愛觀、提高大學生婚戀責任意識、規范社會大眾媒體宣傳行為等對策,以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婚戀觀念和婚戀責任意識,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戀愛和婚姻。
【關鍵詞】大學生? 戀愛心理問題? 動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2C-0029-0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開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大學生戀愛現象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話題之一。大學生戀愛雖然是正常的社會現象,但其存在著潛在的社會問題。大學生并沒有真正步入社會,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戀愛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并不能妥善地解決,甚至有可能因偏差性的戀愛,導致事業和前途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針對大學生戀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充分了解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動因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戀愛是影響大學生個人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必要針對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問題展開研究,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加以引導,以突出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重要性,培養其良好的婚戀觀念和婚戀責任意識,引導其正確對待戀愛和婚姻。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動因
(一)生理動因
當前大學生的年齡狀態基本上處于青春期發育的后期,這一年齡階段的大學生從生理到心理都趨于成熟,對異性比較好奇和渴望,這也是大學生戀愛的內驅動力。在生理不斷成熟的驅動下,大學生對異性產生好感,并希望與異性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觸,這是推動大學生戀愛的根本原因。身心成熟發展的需要,是大學生戀愛生理動因。這也是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更是大學生步入社會、成為社會個體的重要表現。
(二)心理動因
大學生有著強烈的被認可的心理需求,情感上的需要日益濃烈,尤其是異性的肯定會對其產生較大的刺激,提高其心理上的滿意程度。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希望獲得更多的認可,并愿意接受這種刺激,不斷努力學習。而異性的青睞是大學生比較期冀的,大學生希望在異性的認可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并感受到戀愛的幸福。
(三)從眾動因
大學生屬于密集型的社會群體,在人群中容易受到集體活動的影響而產生從眾心理。個體對戀愛的認知會受到群體的影響,部分大學生本沒有戀愛的心理,但在群體環境的影響下,產生了戀愛的動機,并展開相應的追求行動等。
總之,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且不同的因素影響程度不同,甚至出現各個因素的交叉影響。另外,大學生父母對其戀愛觀也構成一定的影響,部分父母支持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戀愛,并尋找合適的伴侶。部分大學生存在攀比心理,希望自己能夠在戀愛上獲得成就。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對大學生的刺激日益增加,這些都使得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四)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東西方文化的融合,時代信息的凝聚,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物質利益,心理虛榮、心態扭曲,希望通過戀愛獲得滿足。社會媒體對于戀愛的夸張渲染等,也容易推動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發展。部分媒體、電視、廣播等為了吸引消費者,對作品進行渲染描述,刺激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在思想上構成戀愛刺激。社會大環境對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影響非常普遍,大學生戀愛也成為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雖然大學生戀愛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但是畢竟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還不夠成熟,容易存在偏離正常思維的戀愛思想,對其事業和人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所以,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戀愛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重視思想政治課程中相關內容的融入
應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融入大學生戀愛相關內容,使得大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積極的戀愛態度,從而正確對待大學中的戀愛對象,增強婚戀責任意識。教師應當向大學生介紹戀愛心理問題的相關內容,讓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時調整戀愛心理上的偏差,避免因戀愛心理扭曲而影響個人的生命健康、事業發展等。例如,可在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適當引入戀愛觀念等教學內容,并將戀愛與婚姻兩個概念加以區分,讓大學生對戀愛形成正確的認知,形成健康的戀愛觀。應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提高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戀愛心理狀態,并提高大學生的戀愛責任意識。
(二)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戀愛觀
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戀愛觀,幫助大學生了解當前自身對于戀愛對象的選擇標準、選擇趨向,摒除社會不良擇偶標準對大學生的影響,為大學生戀愛心理健康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使得大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真正了解戀愛的意義,明確自身對戀愛的認知,并提高健康戀愛的素質。如引導大學生以個人情感為基本擇偶標準,以不影響個人事業和學習發展的戀愛為重要前提,選擇合適的戀愛對象,并提高大學生戀愛的幸福指數。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思想觀念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長應當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大學生能夠接受家長的意見,對戀愛有著客觀的認知,避免戀愛思想下的偏激行為。學校應當給予大學生一定的戀愛心理思想教育,加快他們戀愛思想的成熟,消除消極的戀愛心理,培養健康的戀愛思想,提高認知,突出健康戀愛思想觀念下的內在驅動力,充分發揮戀愛思想觀念的引導和驅動作用。
(三)提高大學生婚戀責任意識
提高大學生婚戀責任意識十分必要,這可以說是促進社會、家庭和諧的關鍵,對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信息爆炸時代,各類負面信息充斥著校園,不可避免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在戀愛心理上,應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婚戀觀,提高大學生婚戀責任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婚戀責任感,避免大學生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可突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為大學生健康婚戀觀的樹立以及責任意識的培養奠定重要的基礎。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讓大學生清楚地了解婚姻與戀愛的責任,明晰二者之間的區別,從而正確對待戀愛和婚姻,合理處理戀愛與學習、工作的關系,有效避免戀愛偏差行為。與此同時,大學生通過良好的婚戀責任意識,可以約束自己的行為,并進一步提高自己步入婚姻后履行責任的能力,提高家庭的和諧程度,有效降低社會離婚率。
(四)規范社會大眾媒體的宣傳行為
首先,社會大眾媒體商品的宣傳行為要避免因過度刺激消費而扭曲婚戀觀念,對大學生造成不良的思想引導。其次,應借助法律的強制力,規范社會媒體以及商家的宣傳行為,引導社會大眾媒體提升綠色健康宣傳意識,開展綠色健康宣傳行為,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戀愛和婚姻,增強社會與家庭的和諧程度。最后,將大眾媒體作為引導大學生構建積極婚戀觀的有效媒介,讓大學生在大眾媒體效應下,對戀愛形成正確的認知,獲得良好的戀愛和婚姻教育,能夠承擔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傊瑢ι鐣蟊娒襟w的規范有其必要性,同時,應借助媒體的廣泛傳播能力,促進整個社會戀愛思想觀念的健康發展,為大學生構建積極健康的婚戀環境,使大學生免受不良觀念的影響,獲得家庭和生活上的幸福。
綜上,當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社會上各種信息良莠不分,大量負面信息充斥在校園內,對大學生個人婚戀觀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強,應加強社會大眾媒體的積極引導,增強大學生戀愛責任意識,解決大學生盲目戀愛的問題。應深入分析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動因,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促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戀愛思想觀念,以最終實現大學生情感與事業的平衡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東蕓,張萬山,魯芳.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學生婚戀觀狀況調查及對策[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3)
[2]邱麗.男女大學生婚戀觀的比較分析——對北京地區兩所高校大三學生的調查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S1)
[3]廖迎春,陳志衡,周愛云.大學生戀愛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引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2)
[4]吳詠梅,車定祥,易國才.論上網對大學生戀愛觀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