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梁榮 周芳華
【摘 要】本文論述信息化手段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認為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和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從教學資源的豐富、教學信息的清晰明確、重新構建學習流程、實訓環節的設計、信息化技術在考試考核中的應用等方面,提出信息化手段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 會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2C-0088-03
一、會計的“道”與“技”
(一)會計之“道”
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是基礎會計,教學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會計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三大部分。該門課程是高職會計專業主要的理論課程,能夠引導學生學原理、學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會計方法和基本會計技能。這些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會計的整體認知,是會計之道。
(二)會計之“技”
會計方法分為會計核算方法和會計分析方法。最基本的是必須掌握會計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賬項調整和編制財務報告。熟練掌握這些日常核算的基本方法,也就掌握了會計之技。
會計專業強調應用性,注重實踐性。一直以來,會計理論課程多用語言描述經濟業務,沒有實物展示,就算有實物,也存在展示難的問題。由于經濟業務復雜,過于抽象,無法反映會計工作原貌,如果沒有仿真的實訓條件,則難以培養學生們的會計操作能力,他們自然就難以勝任會計工作。課程的難點在于,初學者是沒有任何經濟工作經驗的學生,對經濟業務的理解非常困難,特別是對會計管理、會計操作的原理。久而久之,就會對專業課學習感到迷惑甚至厭倦,從而輕視會計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一些學生急功近利,認為學習是為了考試拿高分,注重課程知識點的學習,輕視實際操作能力的練習,致使部分學生難以完成學業,部分學生到了實習單位或是就業后往往束手無策,這不是合格的會計人才。只有進行課程內容改革,在課程考核上達到考核評價的道技并重,才能增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正確認識,從而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雖然會計電算化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但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性,會計基礎知識對于會計專業的文化傳承都不可忽視,這是會計之道的重點。會計之技的難點在于會計實務操作。于是,必須架設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橋梁。
(三)運用信息技術,使道與技相融
牢固掌握會計實務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是職業發展的第一步,也是進一步發展的牢固根基。知識目標不僅要掌握初級會計理論,掌握各知識點,而且要注意各知識點的融會貫通,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訓掌握會計的核算流程與方法,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采用信息化手段,借助課程的網絡課件,克服課堂上經濟業務展示難的局限性。實現在網絡上操作實訓,相當于把實訓室延伸,方式方法多樣,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從而使會計理論與實際操作一體化。
二、課程建設的理實一體
理論與實際脫離的情況在各門課程都會存在。近年來,我們針對會計課程的特點,遵循“以崗位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分別建設了會計基本技能、財務報表分析、納稅實務操作、結算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實務操作技能等網絡課件。運用信息化手段,針對會計知識講解難、展示難的問題,主講教師可以深入淺出地在多媒體課件上講授,利用模擬軟件為學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課件內容按照近年來財稅法規、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不斷變化,進行全面更新,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將多個連續、完整的案例貫穿課程內容的教學,便于學生反復學習,了解整個會計日常核算。信息化手段使教學方法更直觀,將枯燥的知識講授得生動、有趣,可以提升教學效果,縮短了從書本到實際的距離。
從2017年開始,財政部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曾經作為會計行業的準入資格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證向來被認為是行業敲門磚。于是,初級會計資格就成了新的準入門檻,初級會計資格是要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并通過才能取得,而初級會計實務又是初級會計資格考試中專業性最強、難度最大的一門課程。會計實務操作技能網絡課件就是順應會計形勢發展的需要而建設的。我們首先關注學生通過初級會計資格考試這一目標,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把初級會計實務課程中的重、難點通過視頻、動畫、課件、網絡實訓等多種手段,非常有針對性地進行展示和解答,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問題。以直觀、反復等傳統課堂教學無法提供的優勢,幫助學生掃清學習備考中的最大障礙,很好地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核算方法。
高職高專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要實現學校學習與今后工作無縫對接,就要做到“教學過程即工作流程”,以達到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學目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網絡課件在解決會計之“道”學習的同時,抓住了會計實務操作的核心“技”,課件整合了會計基本技能、納稅實務、出納實務等課程建設而完成,將會計工作任務分成典型任務,讓學生通過典型任務的賬務處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快速掌握會計的核算技能,達到獨自完成財務、稅務網絡納稅申報的全盤操作工作要求,真正實現道與技的結合。
網絡課件完成后,我們在16級會計各班進行了推廣應用,數據證明該課件在指導學生開展會計綜合實訓、會計專業技能比賽訓練、會計初級資格考試復習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教學內容的理實一體
近年來,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每一門會計課程,線上課程一直在建設,翻轉課堂、微課、幕課建設和教學網絡課件的制作,這些信息化手段都具有鮮明的特點。下面以課程網絡課件為例,對這些技術手段進行歸納。
(一)豐富的教學資源
在課程課件中,集中了各種資源,有微課、音視頻、FLASH動漫等,教學視頻短小精悍,形象地演示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或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的變化過程和理論模型等。
(二)教學信息清晰明確,提高學習效率
采用信息化手段,在網絡課件中設計了實務訓練素材,使得知識點的講解更加貼近企業的實際工作。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讓網絡課件作為個別知識點輔導的工具。如賬務處理指導模塊和實務操作模塊,教師與學生討論習題,對某個知識點在操作上達到手把手指導,包括情景引例、任務布置、操作指導和評價展示,實現全面復習,逐一突破,學會為止。課件設計上的企業雖然是虛擬的,但是業務有針對性,貼近實際,數據調整有邏輯性,符合工作常理和企業特點,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初步掌握了實務操作技能,提高了專業能力。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是基本的會計技能。影響會計從業人員的信息技術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這些問題都需要會計教育及會計從業人員持續地關注和思考。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最主要的特征將是業務和財務的界限消失,會計從業人員應該不斷學習和加強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三)重新構建學習流程,復習檢測方便快捷
在課程中,學生可以反復聽課,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可以隨時請教,還可以大膽討論。在教學網站有大量的練習軟件和測驗軟件,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教學。個別輔導中軟件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學生的差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內容反復學習,又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了解自己的學習程度。教師既能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借助技術的手段,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檢驗,有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實訓環節的設計
會計人員是要進行具體會計核算的,必須要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在會計課程設計上,理論和實踐課程各占50%,除了理論考試還有實訓操作考試,兩部分結合起來評定。理論有展示的平臺,有內容豐富的“百一測評”、網中網等會計專業軟件,有題海覆蓋,可全面復習,有靈活、有趣的QQ交流,可在線上隨時互動。通過微信小程序能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和改革動向。實訓課程不僅有課堂實訓,也有網絡實訓。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實操模擬,實現課后提升。應對考試,需要理論復習和習題鞏固,操作練習可以借助課件展示,掌握核算流程以及總結評價。從會計工作的具體場景引申到會計技能,再從會計技能中總結和升華會計理論,由技入道,實現由道生技。
(五)信息化技術在考試、考核中的應用
在課程學習中,利用作業考試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考核。近年來所有的會計課程都實行了無紙化考試。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在教學工作中的運用,解決了教師們的閱、改卷工作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定實現了公平、公正。我們的網絡課件還建設有實訓拓展平臺,學生可以登錄實訓拓展平臺進行模擬實訓,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掌握,適應各類全國的專業考試。課件在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初級資格的考試,在選拔各類技能比賽人才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超星平臺建立了“會計工作室”,專門指導會計系頂崗實習指導課程,關聯到在外畢業實習的每個同學的學習通APP,可以方便教師發布頂崗實習相關文件、通知、就業信息等,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專業問題也可以發帖提問,然后老師們解答,或請教專家后解答。“會計工作室”的工作內容目前包括指導學生實習就業、解答已實習或就業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專業問題,下一步將邀請行業專家到平臺開直播課,指導在校學生參加真賬實訓、聯合創業園孵化創業項目等。這樣,學生的專業指導與考評又多一個渠道。
四、信息化時代會計教學的反思
首先,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資源環境,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在課程負責人的統籌下,教師們可以集體備課,可以建立課程討論群,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交流自己在課程教學中的經驗體會。還可以幫助學生在網上建立項目學習小組,對共同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探索和討論。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提供指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提問題或者交作業。在進行某個領域的學習時,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該領域的一流專家或者企業會計。
其次,信息技術能不斷擴充教學資源,用各種相關資源來充實課堂教學,例如,將財務會計核算與稅務申報及籌劃結合起來。稅收核算的內容在會計核算中是重要的內容,稅負的高低意味著企業成本的高低,稅收優惠對于企業肯定是有利因素,會計從業人員必須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凡是涉稅業務都采用最新的稅務政策,借助信息化手段能更快、更準確解讀這些政策,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再次,曾經的會計工作關注點在會計核算上,現在會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信息分析、業績評價、財務預測等有助于企業效益提升方面。會計人員需要轉型升級已成為普遍共識,而轉型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充分掌握相關的工具使用和技術手段的操作。
最后,要認識到會計是一個學科體系,同時會計也是一個信息系統。在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上,長期以來管理會計課程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兩年我們把管理會計從選修課改為必修課,開設了“互聯網+會計”相關課程。
科技推動著各個行業的發展,在會計信息化的形勢下,學生應當了解信息技術給社會各領域帶來的變化及問題,知道信息技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應該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認知工具,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對象。在豐富的資源環境下學習,培養學生在信息中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這是更高的要求及提升。
總之,通過采用信息化手段,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形象化,難以操作的部分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得以訓練,提高會計核算能力,同時又深化對會計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理解,充實教學資源,學生掌握了更多的會計之道,進而轉為會計之技,達到會計專業理實一體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