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艷萍
摘 要:初中英語新授課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大多數被定義為讀寫整合課,需要兩個課時,其設計目的就是“以讀促寫”。“以讀促寫”是開展從讀到寫的指導性寫作和模仿性寫作,由于初中生的語言積累和生活體驗有限,“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路徑比較切合實際。教材中的許多閱讀文本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主題、文體、謀篇布局、段落策劃、語言的恰當表達方式等方面的案例和支架。另外可借助于報刊等課外閱讀延伸和拓展課堂所學的各種題材的閱讀和寫作方法。本文針對初中英語寫作的現狀,通過幾個具體案例的分析,論述了如何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促進初中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關鍵詞:英語 閱讀 提升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c)-0-02
作為英語語言聽、說、讀、寫4種基本技能之一,寫是語言輸出的重要途徑,能客觀地反應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初中是寫作的基礎階段,《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聽、說、讀、寫在語言技能、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迄今為止,語言學家圍繞閱讀與寫作教學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閱讀與寫作教學可以相互貫通。語言學習者可以通過閱讀習得寫作技巧。離開了“讀”的輸入途徑,“寫”的技能就成為無源之水。只有把輸入與輸出、閱讀和寫作緊緊結合起來,學習者的寫作能力才能提高。
1 研究文本特點,選擇以表達為中心的閱讀課
不是所有的閱讀材料都適合模仿寫作,閱讀課有以信息為中心的閱讀課,以語言為中心的閱讀課,以技能為中心的閱讀課以及以寫作為中心的閱讀課。教師應該認真研究閱讀文本的特色,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以寫作為中心(writing-focus reading)的閱讀課的素材,引導學生批判性閱讀。如《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模塊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 2, Sally即將來到中國和從未謀面的Lingling見面,在信中,Sally介紹了自己的外貌特點以便Lingling 接機時能立即認出她,然后介紹了她的愛好以及要來到中國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其實這篇小文章是屬于一篇自我介紹的應用文,寫作背景非常真實,不是生硬的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的外貌是為了“I hope you will know me form my photo when I arrive at the airport.”; 介紹自己的愛好是由于“Thanks for telling me about your hobbies.”; 最后一部分是由Lingling在信中的問題 You asked me“How do you feel about coming to China?”引出的。引導學生學習應用文的寫作特點,開頭結尾,最重要的是學習怎樣生動地介紹自己或他人。教師在設計寫作任務時也要注意設計任務的真實性和寫的必要性。如,在學習課文后,在設計書面表達題目時可設計像下面的題目:某英語學習俱樂部要搞一次暑期夏利營活動,現招募志愿者,要求競聘者用英語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
2 評價先于教學,準確確定教學目標
在設計一個讀寫整合課時,應該依據《課程標準》先制定好評價內容和標準,依此制定好準確的教學目標。《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階段寫作目標進行了較詳盡的描述。例如五級寫作目標是: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使用常見的連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和事件等。《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六模塊“Problems”, 是教會學生正確面對和解決生活中遇到問題的很好的文章,文體也是應用文,是學生用書信的形式描述自己的問題并尋求幫助。在教學設計前,筆者先設計好評價題目:2014年大連市中考二模書面表達題目:分享成長經歷,傳遞正能量。
3 精彩語段賞析,開展模仿寫作
Swan &Lapin(1998)認為,外語學習基本上是一個將他人語言變為自己語言的過程,是學會以他人使用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思想的過程。所以教師可以將精讀的切入口放在精彩語段賞析上,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邏輯以及遣詞造句,輔以仿寫、創寫等寫作操練。模仿是語言學習的基本途徑之一,仿寫是一種基礎而有效的寫作訓練形式。仿寫可“仿結構”“仿句子”。“仿結構”是教師通過分析文本結構,帶領學生了解文本的謀篇布局,引導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寫作框架。“仿句子”是引導學生觀察精彩句子和作者圍繞中心的詞匯選擇,模仿寫作。
4 全方位解讀文本,幫助學生掌握不同體裁文章的謀篇布局
從英語寫作的文體來看,我們通常將文章分為4種: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描寫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和梳理不同文體的寫作特點和框架結構。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理解單個句子意義的基礎上,進而關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主題句與支撐細節之間的關系、首段與尾段之間的關系、標題與正文之間的關系、插圖與文本之間的關系等。從語篇的思維邏輯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作者在表達語義時所使用的因果關系、對比關系、轉折關系、并列關系、增補關系、指代關系、時空順序、觀點與事實的關系等。
在《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模塊 Hero的讀寫設計課中,我把教學重點打在人物的寫作上,讓學生通過閱讀自主歸納寫人物傳記的方法。如在本篇課文“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我引導學生抓本文的中心句,既第一段的一個句子“He came to China to help the Chinese people and died for them.”,讓學生找哪幾個段落是寫關于白求恩對中國人民的幫助,哪幾個段落是寫他為中國人民獻身的。通過這種分析,讓學生了知寫人物要聚焦主要精神,并圍繞主要精神提供相應的素材,不能隨隨便便,想哪寫哪。
5 開展報刊閱讀,夯實鞏固課堂所學,開拓學生視野
《課標》要求的初中課外閱讀量七年級4萬詞以上;八年級10萬詞以上;九年級15萬詞以上,所以開發學生課外閱讀資源非常必要。另外,正如北京外國語大學程曉堂教授在一次專訪中說,我們英語教學中使用真實的閱讀材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學習語言是學習真實的語言,而不是想象的虛假的語言,那么報刊閱讀就是一個真實的語言素材來源,報刊的文章更新的快,內容往往是學生感興趣的。
6 結語
總之,以讀促寫是結合閱讀教學進行寫作練習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幫助學生將語言學習和運用緊密結合的重要途徑。以讀促寫既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英語學習的潛力,又能幫助學生學習文本中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內化語言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另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教材中來,到生活中去”,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體現語言的真實運用。
參考文獻
[1] 任鳴.初中英語“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2016,16(3):134-140.
[2] 劉燕華.“以讀促寫”寫作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聊城大學,2017.
[3] 李軍.以讀促寫優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