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義
摘 要:專業課程體系是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是從事專業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實踐教學體系是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前提和保證。進行精準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是實現高職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也是提高專業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 課程體系 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c)-0-02
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會遇到新專業的開設及現有專業教學計劃的修訂等問題,設計或修訂教學計劃的核心是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是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前提保證。高職實踐課程體系,“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1]。精準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和就業競爭力的增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以本校新開設的《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為例,進行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設計的情況,作一些介紹。
1 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設計原則
設計《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遵循以下原則。
(1)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原則。即所設計制定的實踐教學體系應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一致。
(2)符合職業技能要求原則。即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學生所掌握的技術技能,應是用人單位適用的,也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
(3)利于達成教學目標原則。即所設計制定的實踐教學體系,應能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2 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設計方法及步驟
2.1 調研職業技能
調研職業技能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適用性,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前提。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應建立在職業技能調研的基礎上,依據職業技能要求,來設計實踐教學課目內容,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
《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調研了光伏行業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企業,光伏組件制造企業及光伏電池制造企業,詳細了解了這些光伏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等崗位的設置及技能要求情況,為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提供有力依據。
2.2 分析學情教情
準確把握同行及本校的學情教情現狀,彰顯自己的專業教學特色,是精準設計或調整專業教學內容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充分研究、深入了解當前學情教情的前提下,才能設計出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內涵。
《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雖然是本校新開設的專業,但本校有著堅實的《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基礎,因而在課程體系設計時,重點針對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及智能微電網控制技術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教學研究分析,結合同行教學特點及行業職業技能要求等情況,設計出本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進而設計出《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的專業教學體系。
2.3 設計校內實踐教學體系
校內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應依據校內實踐教學條件來進行。教學設計目標定位在“知識技能應知應會”方向,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結合專業實踐教學特點,將校內專業實踐教學課目,劃分為實驗課目及實訓課目兩大類。實驗課目的開設,是依據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來計劃;實訓課目的開設,要依據專業人才培養對知識技能的需求來設計。對于專業實踐教學需要,但又無實踐條件的實驗實訓,需要安排計劃新建實驗實訓室。
《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依托校內實踐基地,除安排了全部實驗課目外,實訓課目設計了電工實訓,電氣設備自動控制實訓,光伏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實訓,光伏組件生產實訓。在金工實訓課目中,增加了光伏支架測繪與裝調實訓。新建了“光伏智能微電網系統電站”專業實訓室,設計了“光伏智能電站系統安裝、調試與維修”實訓等校內實訓課目。另外以“光伏家用小電站設計”作為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課目。
2.4 設計校外實踐教學體系
校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要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社會教學資源,以彌補校內實踐條件的不足。校外實踐教學主要以生產、品質、技術、管理等崗位技能實訓為主,教學設計目標定位在“職業技能提升”方向,以適應就業需要。
《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依托校企合作單位,設計了光伏電池制造,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光伏組件制造,光伏支架制造(選修)4個校外實訓課目。其中光伏電池制造,光伏支架制造(選修),光伏組件制造3個實訓是保留了《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實訓課目。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實訓是本專業新設計的實訓課目。
2.5 設計專業課程體系
在校內校外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的基礎上,結合本專業的理論課程體系,制訂出《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分布圖(見圖1)。課程體系分布圖包含了主要專業技術課程,校內實驗課目,校內實訓課目,校外實訓課目及畢業設計課目,共五類教學課目,體現了專業實踐課目與專業理論課程之間的結構關系。
2.6 制定實踐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
在完成校內校外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之后,制定出本專業的實踐教學計劃及實踐教學大綱,并完善實踐教學鑒定考核體系。根據專業課程體系分布圖所體現的結構關系,最終制定出《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專業教學計劃。依據專業教學計劃,通過組織與實施各項教學活動,最終達成教學設計的目標任務。
3 結語
“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只有將人才培養所需的職業技能,設置于實踐教學課目之內,學生才能通過實踐教學的實施,掌握相關技能,學生學習技能,才有可行性和適用性,學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企業所歡迎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董濤,劉進英.“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在高職電氣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科技資訊,2017,15(36):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