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曉敏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育事業也越發看重。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優秀人才的場所,其教育質量與教學體系尤為重要。輔導員作為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領導者,擔負著極大的責任,所以一定要嚴格進行選拔,保證隊伍的整體素質。文章通過對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進行現狀分析,對其職業化建設路徑進行了探析。希望能夠幫助隊伍建設得越來越完善,能夠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出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 輔導員隊伍 現狀分析 職業化建設 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c)-0-02
一所院校想要有一個好的教育質量,除了客觀因素外,還需要有一只良好的師資隊伍。輔導員作為整個教師隊伍的組成部分,其在思想政治上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但就當前而言,輔導員隊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隊伍作用的發揮,也降低了整體的教學質量。所以,針對這一情況,需要對隊伍的職業化建設路徑進行探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精進隊伍的組成和結構,使其能夠滿足高職教育的需要。
1 輔導員隊伍現狀分析
1.1 組成結構不合理
大部分高職院校由于創辦時間不長,很多學校還是通過原來的中專學校升格而成,一直沿用的是之前的教育教學模式,所以根基并不穩固,結構也不夠合理。當前所采用的體系是無法達到高職院校的要求的,尤其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模塊,普遍存在著缺乏相應的工作機制和工作隊伍的情況。現有的隊伍的整體素質也不夠高,人員調整幅度也較大,人員安排極不穩定。
1.2 工作任務強度大
輔導員工作是十分繁雜的,他需要就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都進行管理。而且高職學生的自由空間較大,這就更加加大對了管理的范圍和難度。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學校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希望培養出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希望學生能夠有更好的發展。而學校的這些舉措想要落實下去,也就需要輔導員們進行安排。輔導員工作任務的強度可見一斑。而由于高職院校的根基不夠牢固,很多輔導員工作并沒有進行明確,只要和學生有關的事項,一般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輔導員。有些事情可能并不屬于輔導員管理,但是由于找不到相關的負責人員,也在思維上默認是輔導員的事[1]。
1.3 工作任務難度高
出了工作任務強度大以外,輔導員工作的難度也很高。高職院校的學生千千萬,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在學習上有問題,有些人在經濟上有困難,有些人在心理上有阻礙,這些問題都需要輔導員去進行了解,并和學生進行適當的溝通。不僅如此,由于教育方式和社會背景的改變,很多學生都有自己個性化的思想,一些學生缺乏整體觀念,責任心較差,容易引發矛盾和糾紛。且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比較大[2]。
1.4 職位承擔責任大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需要保證絕對的安全和穩定。高職院校的人員流動較大,難免會出現某些事故。院校領導會將保證校園安全穩定的要求提出,而具體的執行就要靠輔導員來進行管理。畢竟一個年級人數眾多,即使輔導員認真負責的工作。
1.5 未來發展機會少
當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很多都是專職的,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轉變成為一個專職教師是十分困難的,機會十分渺茫。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講,很多的領導崗位都需要高職稱人員,而這些職位的競爭壓力很大,不僅是輔導員,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也會來競爭。這就導致了輔導員的未來發展機會大大減少[3]。
1.6 人員配備不足夠
隨著當前人們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學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這就是的高校在不斷的進行擴招。而恰恰相反的是,高職院校輔導員由于編制政策等問題,數量卻一年比一年少。按照當前國家教育部的規定,輔導員與學生的數量一般來說是1∶200。但是由于現實因素的制約,很多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和學生數量比是1∶500,甚至以上。
2 加強隊伍建設的路徑探析
2.1 提高輔導員的精神層次
就提高輔導員的精神層次,具體而言,可以從職業精神出發,即在活動中應該具備的職業觀念、態度、紀律和作風等。職業精神的表現在于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職業風范和精神境界。要對其進行增強,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不同的輔導員所擁有的思想境界都不同,要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來對輔導員的道德品質和精神人格進行培養,從而解決輔導員職業精神與輔導員個人選擇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矛盾。要提高輔導員的精神層次,除了在理論層面進行學習,將書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以外,還要向現實中的道德榜樣看齊。
其次,除了上述的學習方式,還應該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輔導員的職業精神培養不僅需要理論的指導,還需要教育教學的實踐。教師的道德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不停的訓練和改進來塑造。
最后,除了外部的精神學習,還需要內部的自我剖析與修養。俗話說“吾日三省吾身”,想要能夠不斷進步,需要進行自我反省,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進行批判性改進。如果在反省的時候發現自己存在著一些錯誤或者說不符合要求的行為,就需要及時糾正,并不斷朝著好的方向改進。
2.2 提升輔導員的整體素養
輔導員除了在精神層面上需要提升之外,還應該對整體素質進行培養。因為高職院校輔導員不僅德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是學生的生活顧問,在平時與學生的大量接觸中,輔導員的整體素養和能力是潛移默化的在影響著學生的。所以,只有擁有良好的整體素質,才能夠更好地勝任這份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首先,要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輔導員大多也是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與高職學生在年齡、愛好和思維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做起學生工作來也比較親近,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也同樣是一知半解的,這樣在對學生進行知道的時候,會缺乏理論上的依據,無法做到以理服人。
其次,還可以對輔導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增強其職業技能。開展輔導員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其綜合素質的直接方式與手段。無論是定期的培訓還是短期的緊急培訓,都會不斷提升輔導員的能力,使其能夠更加勝任這份工作。
2.3 優化隊伍結構,加強隊伍建設
要優化輔導員的隊伍結構,加強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有多種方式和途徑。具體可以有3點:第一,通過學習和培訓,提升輔導員隊伍的業務素養與學歷結構。第二,在實際工作的時候會輔導員進行培養,要從其角度出發,換位思考,保障輔導員的切身利益。第三,加強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朝著造就高水平的專業化與職業化輔導員隊伍不斷努力。
3 結語
綜上可知,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存在著組成結構不合理;工作任務強度大、難度高;職位承擔責任大;未來發展機會少和人員配備不足夠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隊伍的作用無法最大程度上發揮,也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針對這些情況,可以從提高輔導員的精神層次、提升輔導員的整體素養和優化隊伍結構,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對隊伍建設進行路徑探析,從而優化隊伍結構,促進輔導員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孫愛華.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思考[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30(6):157-162.
[2] 張建生.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研究[J].河北職業教育,2016,5(1):133-134.
[3] 邢潤歧.試論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J].新西部月刊,2016(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