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雯
摘要:進修學習是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醫務人員提高臨床實踐能力、更新知識儲備和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本文分析了本院新生兒科2011~2015年所招進修醫師在完成進修并返回原單位后的個人綜合能力提升狀況,包括臨床實踐和帶教能力的提升以及進修學習內容的應用和實施情況等方面,再根據我院經驗總結提出了優化進修醫師管理制度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新生兒科;進修醫師;教學管理;綜合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011-04
Abstract:Continuing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tinue medical education and an effective way for medical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update their knowledge base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person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improvement of the recruited physicians recruited from the Neonatology section of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5 after completing the advanced study and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unit,including clinical practice and teaching ability to enhance and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content and so on,and the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ur hospital to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of physician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Neonatology;Advanced physicians;Teaching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ability improvement
醫師進修制度是提升醫師整體醫術和醫德的重要制度,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為踐行該制度做出了長期的努力,并收獲了珍貴的經驗和實踐數據。我科室由我國著名新生兒學家金漢珍教授于1953年創建,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專業,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現有床位100多張,設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30張、早產兒和足月兒病房70張,2005年成立衛生部新生兒疾病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最大的新生兒醫療中心之一。我院新生兒科是全國新生兒專科醫生主要培訓中心之一。1960年開始招收新生兒專業研究生,擁有6名博士生導師,至今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80多名,現每年招收新生兒專業博士和碩士生5~6名,目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20多名,每年舉辦2~3次新生兒專業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每年學員人數達200余名。未來2年內與加拿大全國新生兒協作網合作,建立國際新生兒-圍產醫學培訓中心,每期2年,第1年在我院培訓,第2年在加拿大醫院NICU臨床工作,每期面向全國招收學員6~8名。接納進修醫生也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招收全國各地的新生兒專科進修醫生30多名,短期(3個月)參觀學習者30多名,進修護士20名。這對于提高進修醫生專業技能、增強帶教導師教學水平及醫院知名度都有重要意義。通過導師現場指導教學,進修醫生可在日常醫療管理、臨床醫療技能、醫德等綜合素質方面得到提升。由于進修學習具有針對性、適用性、靈活性、效益性、先進性的特點,且培訓周期短、實用性強、見效快,故能滿足不同層次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需要。同時,進修醫生可配合科室完成許多臨床醫療任務,緩解了人力短缺的壓力。我院新生兒科2011~2015年度進修人數遞增,迫切需要總結經驗,加強對進修醫師的教育管理,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情況下最大程度提升進修醫師的醫術、人品和綜合能力,有鑒于此,十分有必要系統的評估進修醫師在完成進修并返回原單位后的個人綜合能力提升狀況,為完善該制度提供有力的實證證據。下文先評估了2011~2015年度我院新生兒科進修醫師的成果,再根據本院的經驗總結提出了優化進修醫師管理制度的若干措施。
1 2011~2015年我院新生兒科進修人員情況分析
1.1進修人數
圖1 反映了2011~2015年我院新生兒科培訓進修醫生的情況,隨著兒科醫院新生兒科規模的擴大,來我院進修學習的醫師也大體上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進修醫師數量的提升反映了此時間段內我院在新生兒科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及學術影響力,而醫院的進修醫生管理水平則在我院今后擴大學術影響力和擴展醫療市場等方面起著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并為同行業提供可資參考的標準。
高水平的進修醫生管理工作之所以重要,還因為這樣可以使進修醫生融入所進修醫院的文化氛圍之中,使其成為“自己人”,從而更容易使其在學術上和科研上融入所在醫院的團隊,是進修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提升進修生的質量的同時更有利于提升我國醫療行業的整體質量和聲譽,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完善管理體制,健全教學組織與管理制度。
我們對在我院新生兒科進修過的醫生進行了隨訪抽樣調查。在本次調查中,下發了150份問卷,回收127份,回收率84.70%。分析進修醫師的原單位等級后發現(見圖2),58.33%是來自三級甲等醫院,二級甲等占24.17%,其次是來自三級乙等占11.67%,其他層級的醫院所占比例很少。說明我院的進修生生源基本上來自二級甲等以上的醫院。endprint
另外,這些醫師從事新生兒科專業年限大多為6~10年,占總調查人數52.76%。新生兒專業是一個高度緊張和高要求的專業,進修醫師必須從事新生兒專業超過一定年限才能更好從事該專業,深度研究和學習。從事1~5年的醫師占37.80%。我院嚴格把關,招收合格學員進行高質量培養,在進修期限方面,進修6個月的人數占了85.04%,有11.81%的人進修“6+6”個月。從進修醫師的學習反饋效果看,通過參與臨床實踐和灌輸最新的醫學知識,半年的進修時間已經足夠實行可操作的進修計劃,為進修生提供一個提升的空間。
1.2地域分布
2011~2015年進修醫師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次是華南地帶,其他地域來新生兒科進修的相對較少。此外,進修招生地域范圍在逐漸擴大,進修醫師遍布全國33個省市,見表1。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提高兄弟醫院新生兒科的臨床技能和科研的能力,用我們有限的力量最大程度改善其他地域的醫療水平。
1.3新生兒科進修醫生基本綜合能力情況
由于新生兒病房是一個危重患者密集、病情多變,急救知識密集,先進醫療設備密集的地方,這對進修醫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醫師基本來自二甲以上級別醫院(見圖2),以中高級職稱為主(見表2),本科和研究生學歷占大多數,年齡大都在45歲以下。這說明,大多數進修醫師都是所在單位選派的優秀人才和學科骨干,希望通過外送進修學習進行重點培養。同時,這個年齡段的醫師精力充沛,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扎實,接受能力強,熱情較高,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希望通過進修學習來提升醫術。正是這樣不斷增加的需求使得我院的進修生數量也在逐年上升,為此,我院也在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訓方式。
2011~2015年度來我院新生兒科進修的進修醫生職稱情況(見表2):0.79%是主任醫師,8.66%是副主任醫師,主要是主治醫師,所占62.20%,住院醫師占26.77%,在我院進修后回原單位后(見表3),有0.67%晉升為主任醫師,18.79%的進修生晉升為副主任醫師,有36.24%的進修生晉升為主治醫師,44.30%的進修生沒有變動。
2011~2015年來我院新生兒科進修的進修醫生行政職務方面(見表4):副院長占0.79%,科主任占3.94%,科副主任占3.15%,剩下大多數是沒有行政職務的,占92.12%。在行政職務方面,進修生回原單位后變化不大。此外,進修醫生進修結束后返回所在醫院,大都成為了所進修醫院忠實的“客戶”,對于擴大進修醫院在原醫院及其所在地的影響力起這重要的作用,而進修帶來的效果也會更容易被同行認可。
2 完善進修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進修生綜合能力
管理的目的是力求有效的提高質量。在工作中我們采用“抓兩頭帶中間”的管理方式。
2.1嚴把入學關
我院新生兒科接收進修學員時,一方面要求申請人具備一定的資質,比如調查顯示,入選醫師基本上都是本科學歷以上,另一方面申請必須從事新生兒專業臨床工作實踐經驗5年以上,并且具有在原單位醫務科的從業證明,然后學員才可以自行在我院官網上下載并且填寫《進修申請表》和考試試卷,經由原單位審核蓋章后將所需資質材料一并郵寄到我院教育培訓部,我院教育培訓部再進行資格審查和試卷的打分,在審查合格后,擇優錄取,并在官網上公布名單,再發《進修通知書》。
2.2抓好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是對進修醫師進行指導與教育的第一課。我院的進修醫師來自全國各地,其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生活習慣都存在差異,加之初來新環境,對我院的工作環境、規章制度等也需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每期新生兒科進修生入學我們都要進行為期三天的崗前教育,兩天全部進修生一起培訓,一天接受新生兒科室的培訓,介紹我院的人員結構、醫療技術、科研及帶教水平,讓學員對我院的概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能最快進入角色。
2.3制定措施,強化計劃落實,嚴把考核
我院在入科前將對學員進行考核(以病例分析題為主)以了解其臨床專業水平,在面對面充分交流后共同確定一個或多個可達成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可包括臨床技能掌握、科研文章撰寫和教學能力等。每位學員將配備一名高年資醫師作為指導老師。一個月后我院對于授權的醫生會組織專門的考試,考試合格才予以授權。我院一方面加強管理,將進修工作納入科室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下發相關書籍供他們學習,并要求每個進修生在進修結束前完整填寫一本考核手冊,由我院科主任審核簽字后寄回原單位,進修合格者發給進修結業證書。
2.4強化臨床三基本訓練
三基本訓練即基礎知識、 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臨床帶教醫師要嚴格把握三基本訓練,定期對進修醫生進行培訓和考核。新生兒抵抗力差,病情變化快,易發生交叉感染。院內感染直接事關學科的生命和發展,應常抓不懈。每位進修醫生都被要求熟練掌握并應用6步洗手法,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讓手衛生觀念時刻牢記心頭。科室帶教老師積極督促進修學員學習醫療基本知識,有些地區的進修學員基礎知識相對較弱,按成人繼續教育的規律與特點,有計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專題講座,進修教育作為成人繼續教育的組成部分,其規律和特點可表述為:在良好的進修教育環境下,進修醫師積極自學,輔以指導與講授,使其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提高自我思想素質與業務素質。
在我院,新生兒科根據進修醫師的狀況和要求以及專業的實際和進展,合理安排了教學內容和專題講座。新生兒科內有每周1次的進修醫生講座,每月1次疑難病例討論,每月1次科室業務學習,包括病例分析討論,診療常規解讀,放射科讀片,及各類專題講座等。在3個月內需參加10~15次業務學習或講座。我院對指導老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十分重視。作為教學醫院的醫師應當是合格的教師,在授業中除了具有高質量的講課水平外,工作中的熱情指點和耐心啟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此外,我院同時要求進修醫師發揮自身優勢,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和行醫環境。endprint
2.5提高臨床操作和教學能力
①所有新生兒進修生都需完成BLS培訓并獲得BLS合格證書,每位醫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該項基本技能。②所有新生兒專科學員需完成最新的新生兒NRP技能培訓和考核,每位學員必須熟練掌握并至少完成1次模擬實踐操作。③根據學員實際能力和學習目標,將學員分配進入新生兒室和NICU的臨床診療工作。每位學員在進入病房前必須完成BLS和NRP的培訓并考核合格。每位學員由1名高年住院以上醫師帶教,在老師帶教下分管病人,完成簡單操作如TCB,血糖,血氣分析,或根據實際情況在老師帶領下完成腰穿等操作。熟悉掌握新生兒常見疾病的診療規范,如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低血糖癥等,并初步了解呼吸機支持原則和用氧原則。臨床教學能力培養,每位學員在學習期間由帶教老師或自己命題,在老師幫助下完成1次臨床小講課,并由導師組成員指導、點評。
2.6最后進行進修生結業考核
進修生需完成培養手冊的填寫,并由新生兒科主任、院部領導分別審核,了解是否完成學習目標,發現并解決問題,提出今后學習的建議和方向。考核合格方可發放進修結業證書。所有上述制度安排都體現了我院對進修醫師的制度保障。醫學是一門科學,必須遵循科學規律,醫療活動關系到患者安危,必須有嚴格的制度支撐。我們提倡工作激勵,并不否認制度的作用。激勵與制度并重是醫院管理工作的兩條腿,沒有制度約束的激勵是無序的激勵,沒有激勵配合的制度是無活力的制度,兩者缺一不可。
3總結
進修醫師是教學醫院一支不可忽視的醫療力量,進修醫生的教育更是反映醫院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嚴格把關進修學員的生源,逐步擴大招生范圍,加強崗前培訓、實行個性化帶教、注重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加強三基本訓練,把問題式教學、哲學思維和EBM 應用到臨床帶教踐中,切實加強考核和管理制度是進修醫生成功帶教的必備條件。對進修醫生帶教時,必須做到讓其真正學會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方法,拓寬其臨床思維,提高其臨床工作能力(包括醫患溝通能力),使其回原單位后更好的為患者服務,以期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通過不斷完善嚴格科學的進修制度,絕大部分到我院新生兒科進修的學員都可以獲得拓寬基本知識和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的“雙贏”,為帶動本單位以及其它地區的醫療水平改善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鐵夫,許學敏,王鐵軍,等.SWOT分析法在醫院進修醫生管理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03):003-004.
[2]楊寧燕,汪紅,黃建鳳.從管理層面入手提高進修醫師培養質量[J].現代醫院管理,2010,34(01):069-071.
[3]張崇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簡介[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6,1(2):134.
[4]史文峰.加強對臨床進修醫生組織與管理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06(10):1301.
[5]丁文藝,馬群,洪新建.加強進修教學管理 提高進修教學質量[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1995,06(05):256.
[6]常華遠,馮超,張衛東.加強進修醫師管理與教育的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0(06):354,379.
[7]王建平.進修醫師管理工作中的幾點體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6,17(04):031-032.
[8]木霄挺,葉良,進修醫師信息化管理平臺在醫院的構建與應用[J].醫療裝備,2008(05):041-042.
[9]焦青,王和天,巫熙南.淺談醫院進修醫師的管理與效果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10):769-771.
[10]魏培忠.如何提高兒科進修醫生的專業技能[J].醫藥管理,2015(10):006.
[11]苗小平.探索適合21世紀進修管理工作的新路[J].醫學教育管理,2003,19(09):559-560.
[13]趙玉祥.新型綜合培養模式在新生兒科進修醫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5,06(22):149-151.
[14]夏歐東.醫院信息化進修管理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01):090-093.
編輯/錢洪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