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華
在邵陽市北塔區陳家橋學校初中部173班教室里,經常會看到一個“奇特”的景象:一位老師一邊打點滴一邊上課。
這位老師名叫李海勇,因為患上一種怪病,只能一邊輸液一邊上課。陳家橋學校的師生都心疼地稱呼他為“點滴老師”。學生們動情地說:“我們每天從李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僅有知識,還有許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言傳身教,點亮學生
1998年從邵陽師范畢業后,李海勇曾在北塔區位置比較偏遠的田莊小學、雙樹小學任教。2004年,他被破格選調進陳家橋中學擔任數學教師。
20年來,李海勇一直擔任班主任。他經常進行家訪,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和學生父母面對面交流。
在李海勇的辦公桌上,有八個文件夾格外醒目,其中四本黃色的是教案,四本藍色的是導學案。翻開這些教案和導學案,看到的是整潔清爽的內容,很少有涂改和圈劃的痕跡,有如精美的印刷品。他說:“之所以這么精心準備,一是為了讓自己有一種工作成就感;二是為了給學生做示范,讓他們知道老師做‘作業很嚴謹、很認真。”
李海勇家中擺放著一疊陳舊的“學生留言紙片”,他說:“沒事的時候,翻出這些留言看一看,就會覺得病痛都減輕了。”筆者隨手翻出一張,上面寫道:“我曾是一個不太聽話的孩子,能夠走出邵陽見到外面寬廣的世界,完全是因為李老師點亮了我。”挑戰生命,癡心講臺
2012年春,李海勇被確診為克羅恩病。這是一種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癥狀為腹痛、腹瀉、消化功能減退等。這種病易反復發作,需要長期服藥,且無法治愈。面對如此怪病,李海勇依然放不下心愛的學生們。第一次住院,他提前辦理了出院手續,為的是早點回到他心心念念的三尺講臺。臨上講臺前,他再次暈倒在地。第二次住院期間,李海勇收到了兩個瓶子,瓶子里裝著學生們親手折的祈福千紙鶴,上面寫滿了學生對他的思念和祝福。看到這些千紙鶴,李海勇非常感動。病情稍有好轉,他又提前出院,回到了教室。他說:“我的生命在講臺上,在學生中。”
現在的李海勇又瘦又黑,頭發斑白,看起來像個小老頭。按醫生的建議,李海勇在飲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一日三餐的攝入量都不能過高。但繁忙的工作又需要他不斷補充營養。這個矛盾對李海勇來說,是一種涉及身心健康的巨大挑戰。同事和家人都希望他能夠減輕工作量,但他都沒有同意,依然堅持上課,堅持當班主任,并在工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5年,他被授予“邵陽市最可愛的鄉村教師”稱號。2017年上學期,他所教班級的數學成績位列北塔區農村中學第一名。
有人問李海勇為何如此執著。他淡定地說:“人的生命是基因決定的,也許難以改變。但人的意志是可以控制的,一個人的意志永遠不能垮。我會一直堅持教育的初心,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