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冉
摘要:目的 研究循證護理對胃食管反流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篩選出79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照組39例,研究組患者以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模式干預,B組則以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情況。結果 經過2個月護理觀察,研究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相關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服務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療恢復有很大的幫助,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和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胃食管反流患者;循證護理;焦慮;抑郁;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090-02
胃食管反流(GERD)是胃部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引起胃灼熱、嘔吐癥狀的臨床綜合征,會造成食管狹窄、糜爛Barret 食管[1]等后果。由于對身體持續性不適的刺激,對患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易引起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如何緩解疾病引起的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成為護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對食管反流患者進行循證護理方式干預,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消化科接受治療的胃食管反流患者79例參與本次研究。參與研究患者選取標準:①患者年齡20~70歲,病程>3年以上;②患者均有胃食管反流癥狀,且不受藥物影響;③患者既往無抑郁、焦慮病史,且1 w內未服用過抗抑郁抗焦慮相關藥物;④患者的文化程度、溝通能力能達到與醫護人員正常交流;⑤患者知情并自愿參加此次研究,且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將參與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齡(37.6±5.6)歲,平均病程(5.9±1.4)年;對照組39例,男29例,女10例,平均年齡(38.4±6.4)歲,平均病程(6.5±2.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參與研究工作人員的選取 選取科室有經驗的護理人員10名參與此次研究,研究組對照組護理工作均有此10名護理人員完成,研究開始對此10名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相關的禮儀、技能方面的培訓,以期能在研究中更好的工作。
1.2.2 研究工具的選取 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采用漢化版健康調查量表(SF-36)[2]、護理滿意度調查表。
1.2.3 方法 ①研究開始對所有患者進行培訓,說明并告知此研究相關事宜,患者認真準確填寫SDS、SAS、SF-36、患者滿意度調查表。②此研究為期2個月,參與研究的10名護理人員分別對A組B組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研究組: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飲食、用藥、身體調理等方面的關心指導,加強患者心理護理,組織開展患者交流互動活動等,使患者能心情愉悅,精神積極向上。B組:實施常規護理服務。③研究結束前,組織患者填寫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采用漢化版健康調查量表(SF-36),并統計數據。
1.3觀察指標
記錄并觀察兩組患者SAS、SDS、SF-36數據的變化,統計數據對比結果。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所有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SDS、SAS實驗前后結果比較
根據結果比較,兩組患者實驗前SDS、S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后,研究組患者SDS、SAS評分明顯對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研究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79例患者經過不同的護理后對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對比: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3。
3討論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經過兩個月優質護理,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相比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均有所緩解,患者對醫院基礎護理合格及護理滿意度也提高了不少,使醫院的服務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升,是患者對社會生活更有信心。由此可見,開展循證護理服務將是一種雙贏的服務模式,對患者對醫院都有益處。為了更好地開展循證護理服務,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循證護理服務能夠得到衛生系統的重視,能夠得到院方領導的支持;②加強護理人員自身修養,心理指導能力;③護理部加強對護理人員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與考核;④與患者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使用微信、QQ等各種交流平臺,使患者及家屬認識到護理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護理觀念,幫助加強患者的疾病護理。
綜上所述,開展循證護理模式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治療恢復有很大的幫助和意義,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提高患者的社會生活質量,同時使患者對我院護理服務滿意度得到了提升,是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更有信心,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應該得到推廣和加強。
參考文獻:
[1]衛燕.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與治療[J].亞太傳統醫藥,2008,4(6):86-87.
[2]Devault K R,Castell D O.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9,94(6):2165-2173.
編輯/雷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