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梅
一、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國一直以來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將學習的重心放在了文化知識上,尤其是在高中環境中,面臨著升學壓力,很容易忽略了高中體育教學的成效。高中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缺乏重視,僅僅滿足于在課堂上完成運動技術的教學,忽略了高中學生在升學壓力下出現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因人而異,及時指導學生克服消極情緒,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其次,在很多高中的體育課程每周安排的課時過少,有的學校甚至一周只有一節體育課,學生缺乏足夠的鍛煉時間參到體育教學中來,無法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除此以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促進了學生自由選擇學習的體育項目,但是在選擇環節中許多學生會一直選擇某個單一的項目進行學習,不會選擇多項目進行全面地鍛煉,雖然這種自由選擇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聯系的興趣和參與程度,但是不能夠促進學生地全面鍛煉,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水平有了較大的差距。
二、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創新
首先,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制定除了新的體育教學戰略指導理念,創新發展了教育政策和教育方針,將體育學科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不斷拓寬學生的思維和素質水平,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高中體育新的教學指導思想下規劃好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幫助學生緩解巨大的升學壓力和生活壓力,對體育技術和理論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有利于高中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實現創新發展。
其次,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和思維拓展,在體育課堂中合理進行智力教學,促進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和發散思維能力,以跳高教學為例,在示范跳高動作之后,講解一些運動解剖學的理論和肌肉運動相關知識,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才能跳地更高、更加規范,學生在進行跳高練習的同時也獲得了身體機能相關理論地認識,有助于在今后進行球類運動聯系時結合這些認知協調自身身體各個部位的平衡運動。
除此以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某些能力和品質,例如主動性、合作性和競爭意識。新課改下的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發揮體育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高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會互相幫助取得進步,合作能夠在完成體育課堂任務中體現出來,利用競賽和游戲推動學生在合作互助下完成任務。體育本身就帶有一種競技的特點,所以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時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和拼搏精神,推動學生在競爭中不斷奮斗,失敗了不灰心,成功了不驕傲,將體育競技精神不斷融人到體育課堂之中,例如小組一百米跑步的比賽,激發學生爭勝的欲望和友好競爭的意識,在團隊合作中進發出競爭意識。
三、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一)分類教學
很多體育課堂中學生被動地接收體育技巧相關理論,聽從教師的安排進行練習,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在分類教學法下教師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分組進行授課,學生成為了體育教學的主體,能夠根據主觀意志自由選擇想要練習的體育項目和想要學習的體育技巧,通過這種分組授課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個『生和性格特征。當前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都神獸人民群眾的喜愛,乒乓球、足球、籃球等都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并進行學習,所以使用分類教學法,喜愛網球的學生就進行網球技巧地指導,喜愛籃球的學生就進行三步上籃的聯系,充分調動起學生體育鍛煉和項目練習的興趣。
(二)精心設計課堂項目
學生處于高中階段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進行體育項目的選擇時比較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認識,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例如進行問卷調查來得知學生更加喜愛哪像體育項目,在了解之后對體育項目的課堂進行精心設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可以組織一場籃球賽或者分組運球比賽等,在聽取學生的意見之后讓學生對體育項目提出自己的構想,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重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一個教學課堂結束后對學習成果和學習過程進行評估的環節,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不僅包括對體育項目和體育技術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思想認知,更加客觀公正的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
四、結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不斷創新教育指導理念,促進學生更加熱愛體育活動,塑造健康的身心素質,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和競爭意識,在合作中學習思考和學習,有助于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